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NT-3)对脊髓半横断后背根神经节c-Jun表达的影响,探索NT-3促进脊髓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NT-3注射组,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背根神经节c-Jun的表达,并计数细胞核完整的神经元数目。结果:脊髓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的细胞内c-Jun的表达上调;NT-3注射组脊髓损伤侧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c-Jun表达明显上调,背根神经节内细胞核呈完整状态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结论:(1)c-Jun在轴突损伤后表达上调。(2)NT-3对轴突损伤后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3)NT-3可能通过使c-Jun表达上调而发挥其促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表达变化及胰岛素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1,3月组,胰岛素治疗1,3月组,STZ 腹腔注射制模,测体重与血糖值并取海马行 HE 和免疫组化 SABC 法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血糖在糖尿病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胰岛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海马各区 NT-3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阳性强度在糖尿病组有不同程度降低,以 CA1区最明显。胰岛素组则不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 NT-3表达减弱,胰岛素治疗可使海马神经元 NT-3表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内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和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先对50只雄性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之后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9周后建立CCL4肝性脑病模型,分别取两组大鼠肝、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Nissl染色及NADPH-d染色。结果:(1)肉眼下可见模型组肝脏普遍呈坏死性肝硬化;(2)HE模型组血氨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Nissl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染色较浅,胞浆内Nissl体减少或消失;(4)NADPH-d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可见粗大轴突着色,树突联系广泛;对照组则少有粗大轴突着色,树突间联系不如实验组广泛。实验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为紫蓝或深蓝色,且阳性神经元的数目较多。结论:(1)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之一;(2)肝性脑病时海马受到损伤,并且一氧化氮(NO)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对体外机械性损伤的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及其神经突起生长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20 ng/ml NT-3组和40 ng/ml NT-3组。培养4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建立划痕损伤模型。在划痕损伤后,对照组不做处理,另外2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20 ng/mlNT-3和40 ng/ml NT-3继续培养。直至培养第6 d,应用4%多聚甲醛固定4组细胞。固定后的细胞分别做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鸟苷-生物素刻痕末端标记(TUNEL)、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划痕损伤的神经元凋亡及其神经突起生长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用NT-3处理的2组可以显著降低划痕损伤后的脊髓神经元凋亡率,并促进其神经突起生长。尤其是40 ng/mlNT-3组的神经元凋亡率最低,其神经突起可穿过划痕损伤边界。结论 NT-3能够促进体外机械性损伤的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及其神经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移植在脊髓损伤处的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及维甲酸(RA)预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潜能.方法 将MSCs、RA诱导的MSCs、LacZ基因修饰的MSCs、NT-3基因修饰的MSCs和NT-3基因修饰及RA预诱导的MSCs分别立即移植到脊髓全横断处(T10脊髓),术后67d取材和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SCs的分化潜能,计算各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移植的MSCs在受损伤的脊髓内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stin阳性)、神经胶质样细胞(GFAP阳性)和神经元样细胞(NF和MAP2阳性),有些还可以向含有某种神经递质和有形成突触潜能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ChAT、5-HT和PSD95阳性).联合应用NT-3基因修饰和RA预诱导的MSCs能在受损伤的脊髓内更有效地提高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论 NT-3基因修饰和RA预诱导的MSCs能在脊髓损伤处更好地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尼莫地平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与学习记忆在1型糖尿病脑病发生中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干预组、载体组及正常对照组。用链脲佐菌素成功建立成1型糖尿病模型12周后,对干预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3 IU)、腹腔注射尼莫地平(20 mg/kg),连续用药6周,在相同条件下对载体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无药物液体,但对糖尿病组或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进行任何处理。应用Morris水迷宫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垂直支、斜角带核水平支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均明显减少(P<0.05),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大鼠以上三个核团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与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大于糖尿病组大鼠(P<0.05),但干预组的各项指标仍然明显低于载体组大鼠或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长期自然发展过程中,若不进行治疗则可累及到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导致学习记忆障碍,这可能是引发1型糖尿病脑病的一个负性因素;此时联合应用胰岛素与尼莫地平仍可有效遏制该脑病向纵深发展的恶性势头。  相似文献   

7.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神经营养素-3在红核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神经营养素-3(NT-3)在红核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脊髓横断组:大鼠脊髓在胸10~11节段之间完全横断,按存活时间不同又分为术后1、3、7及14d组;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术);正常对照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点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NT-3在红核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红核有NT-3阳性细胞。脊髓全横断后红核NT-3的表达逐渐增高,于术后7d达高峰,后缓慢下降。结论:脊髓全横断后红核对NT-3的表达增加,内源性NT-3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受损的红核内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8.
挤压伤后脊髓神经元NT-3和NT-4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脊髓挤压伤后 ,脊髓神经元 NT-3和 NT-4的早期变化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阳性神经元计数 ,结果在大鼠脊髓证明了 NT-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在胞核着色 ,NT-4则胞浆及胞核均着色。腹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数在脊髓挤压伤后 7d组和 2 1d组较正常组和 2 4h组明显增高 ( P<0 .0 1) ;背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仅 2 1d组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 ( P<0 .0 1)。腹角的 NT-4阳性神经元数在损伤后 2 4h组、7d组和 2 1d组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 ( P<0 .0 5 ) ,且随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 ( P<0 .0 5 ) ;背角的 NT-4阳性神经元数 7d组和 2 1d组较正常组和 2 4h组显著增加 ( P<0 .0 1) ,随时间延长仍有增加趋势 ( P<0 .0 1)。结论 :在脊髓挤压伤后的早期腹、背角 NT-3和 NT-4阳性神经元数均有增多 ,提示内源性 NT-3和 NT-4增加可能与脊髓损伤的早期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施万细胞(SCs)对植入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处的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将NSCs单独移植或与NT-3基因修饰SCs、LacZ基因修饰SCs和SCs联合移植到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处,67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NSCs的分化,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结果NSCs在损伤脊髓内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与未基因修饰的SCs的作用相比,NT-3基因修饰的SCs能更有效地提高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而LacZ基因修饰的SCs与未修饰SCs没有明显区别。结论NT-3基因修饰SCs能促进NSCs在损伤脊髓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刘冀  王晓宇  孙杨  郭秀英  庞胤 《解剖学报》2014,45(2):181-184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50只,实验开始前所有动物均进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之后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9周后建立CCL4肝性脑病模型,分别取两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染色。结果尼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染色较浅,胞质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NADPH-d染色发现,实验组可见粗大轴突着色,树突联系广泛;对照组则少有粗大轴突着色,树突间联系不如实验组广泛。实验组NOS阳性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为紫蓝或深蓝色(强阳性及阳性),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多;而对照组染色浅淡,呈浅蓝或与背景同色,为弱阳性。结论肝性脑病时海马受到损伤,NO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损伤并参与了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发病,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HE)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糖条件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的机制.方法: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及放血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显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对比观察注射性高血糖和糖尿病性高血糖大鼠神经元变性以及凋亡.结果:缺血敏感区额叶皮质和海马CA1区可见,各实验组在缺血15 min,再灌注1、3、6h各时间点变性和凋亡神经元数量均多于假手术组(P<0.01).但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在缺血15 min,再灌注1、3、6h各时间点,变性和凋亡神经元的数目与正常血糖组接近.在缺血耐受区扣带皮质和海马CA3区,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在缺血15 min,再灌注1、3、6h各时间点,变性和凋亡神经元的数目多于正常血糖组(P<0.05).在糖尿病组和高血糖组之间,各时间点变性和凋亡神经元数量无差异.结论:不论是急性高血糖还是糖尿病性高血糖,均可加重暂时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特别是在高血糖条件下,大鼠脑缺血不敏感区扣带皮质和海马CA3区变性及凋亡神经元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施万细胞(SCs)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NSCs)分别与NT-3基因修饰SCs(NT-3-SCs)、LacZ基因基因修饰SCs(LacZ-SCs)和SCs在体外共培养,7d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NSCs的分化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结果:NSCs在体外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F阳性)和神经胶质样细胞(GFAP阳性),与未基因修饰的SCs相比,NT-3-SCs能更有效地提高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而LacZ-SCs与SCs没有明显区别。结论:NT-3-SCs能促进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板层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旋葡萄糖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谷氨酸离子型受体GluR2/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培养至第9 d时,给予不同浓度右旋葡萄糖刺激。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表达,通过RT-PCR检测GluR2、GluR3、GluR4 mRNA表达变化。结果: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至第9 d时,可见GluR2呈阳性表达,右旋葡萄糖刺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mRNA、GluR4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GluR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右旋葡萄糖刺激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受体下调,表现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性影响,可能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孟步亮  尹昭  李明  杨力  郭泽云  王延华 《解剖学杂志》2006,29(2):220-222,226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tSCI)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3、NT-4)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染4种神经因子并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胞核,BDNF、NT-4与NT-3主要分布于胞浆。htSCI前后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范围没有变化。BDNF、NGF与NT-3的3 d在损伤尾侧段脊髓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BDNF与NGF的14 d的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NT-3与NT-4的14 d~21 d的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BDNF7~21 d以及NGF14 d的健侧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分别多于相应的伤侧。结论:内源性BDNF、NGF、NT-3、NT-4增加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BDNF和NGF在健侧表达的增加说明健侧代偿功能的活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分析姜黄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姜黄素组(B组)、糖尿病脑病组(C组)和姜黄素治疗组(D组)。以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脑病模型,姜黄素持续灌胃12周。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IGF-1及IGF-1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A组和B组大鼠相比,C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体质量下降,海马区IGF-1表达明显减少(P<0.05),同样海马神经元IGF-1R表达减少(P<0.05)。经姜黄素治疗后,D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体质量增加,血糖变化不大,海马神经元IGF-1表达增多(P<0.05),随之海马神经元IGF-1R表达增多(P<0.05)。结论大鼠海马IGF-1/IGF-1R表达的减少可能在糖尿病脑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姜黄素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GF-1信号通路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与方法:用D-半乳糖(D-gal)复制脑老化模型,给模型小鼠皮下注射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319-335肽段(APP17p),8周后应用水迷宫实验、神经免疫组化法,观察APP17肽对D-gal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结果:(1)水迷宫实验D-gal组小鼠游完全程时间及错误反应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APP17肽组小鼠游完全程时间及错误反应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D-gal组。(2)APP17肽组海马神经元NT-3、NGF表达高于C组和D-gal组(P<0.01)。结论:D-半乳糖性脑老化模型小鼠存在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海马神经元NT-3、NGF表达降低;APP17肽有保护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其海马神经元NT-3、NGF表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5只正常成年雄性猫双侧L1~L7背根节(DRG)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显微镜观察计数,比较左、右DRG 神经元数量,为神经系统损伤后对神经元的存活和再生影响的研究提供DRG神经元计数资料.结果1)每只动物各节段左、右DRG神经元数量比较,比率在0.70~1.26 之间,个别节段两侧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每只动物左、右DRG神经元总数比较,比率在0.93-1.02(P>0.5),两侧无显著性差异.2)5只动物L1 ~L7各节段左、右DRG神经元均数比较,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成年猫L1~L7各节段两侧DRG神经元数量呈对称性分布.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后神经元损伤与细胞死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细胞死亡形式,以及在糖尿病作为附加因素时,对于神经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在糖尿病模型及中脑动脉阻塞(MCAO)/再灌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病理形态,FCM,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检测手段对脑缺血及再灌后脑细胞死亡形式进行综合判定。结果:局灶脑缺血再灌损伤过程中既存在细胞坏死,又存在细胞凋亡。其凋亡的神经细胞主要分布在重度缺血区域的边缘(半影区)附近。缺血中心区主要表现为坏死。另外还证明了合并糖尿病组可明显加重缺血性脑损伤,而且与诱导半影区、中线区的细胞凋亡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后神经元损伤包括坏死与凋亡,中心区以前者为主,而半影区则以后者为主,二者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并有糖尿病时,可以明显加重缺血再灌性脑损伤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可  曾园山  秦丽娜  刘洲  丁英  阮经文 《解剖学研究》2012,34(6):411-414,423,482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对早期受损伤的脊髓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定位.方法 成年雌性大鼠分为损伤组和电针加损伤组.全横断损伤两组大鼠的脊髓1d后,开始对电针+损伤组大鼠进行督脉电针,损伤组大鼠不做督脉电针.电针加损伤组在电针后1、3和7d时间点取出脊髓损伤区组织,损伤组也在相应时间点取出损伤区组织,用ELISA方法检测损伤区组织NT-3水平.再取电针后7d大鼠脊髓损伤区及其邻近组织切片做NT-3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染色.结果 电针加损伤组和损伤组的脊髓损伤区组织NT-3表达在时间上基本一致;在前3 d,NT-3水平是下降的,在后3 d,NT-3水平是增高的.但是,与损伤组相比,电针加损伤组的NT-3水平是明显增高(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有NT-3的表达.结论 督脉电针可以促进受损伤早期的脊髓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内源性NT-3,这可能是督脉电针促进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适宜微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