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乌头赤石脂丸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乌头赤石脂丸各剂量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均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ISO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给药2 w。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胃30 min后,于0℃~4℃冰水中游泳3 min~5 min。末次游泳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 U/kg,24 h后颈总动脉采血,检测血液黏度、TXB2、6-keto-PGF1α、ET、NO、SOD及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头赤石脂丸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ET合成分泌、全血、血浆黏度(P<0.01,P<0.05),乌头赤石脂丸中、高剂量组TXB2、NO的水平增加(P<0.01),高剂量组6-keto-PGF1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的水平提高(P<0.05)。结论: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NO扩张血管物质、抑制ET缩血管物质产生,从而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辨证分型中药穴位注射对慢性肾炎中医证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穴位注射在慢性肾炎治疗中对中医症候的影响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将辨证为脾肾气虚证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对证取穴和选药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方面的短期和长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中药穴位注射对慢性肾炎中医症候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中药组,每组20例。针药组采用针刺配合消风散(加味)内服,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采用消风散(加味)内服,10 d为1个疗程。结果在临床总疗效方面,针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在瘙痒症候疗效方面,针药组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在皮损症候疗效方面,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在临床症候积分疗效方面,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0.05),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坐浴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O.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消除症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和血液粘度影响。方法:冰水游泳14d加末日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U/kg造成大鼠寒凝胸痹模型。注射垂体后叶素30min内描记Ⅱ导联心电图变化;24h后,颈总动脉采血,检测血中CK、LDH水平和血液粘稠度,并取下心脏,观察心室形态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预先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组及乌头赤石脂丸中、高剂量组能减缓Ⅱ导联J点上抬(P<0.05),降低血清CK、LDH含量和血液粘稠度(P<0.05),减轻心室肌组织受损程度。结论:乌头赤石脂丸能减轻寒凝胸痹大鼠的缺血心肌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并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这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健肾宝治疗肾虚阳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肾宝治疗肾虚阳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研究的方法,观察健肾宝对大鼠生殖器官及雄性激素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表明,健肾宝治疗虚阳萎的显效率为88.3%;动物实验表明,健肾宝对大鼠生殖功能及雄性激素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疗法,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可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提高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加例,常规口服美沙拉嗪;B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C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B、C组综合疗效及症候疗效均优于西药A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好,起效快,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最显著。西医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中医治疗采用复方口服、灌肠、外敷等多途径联合治疗,能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针刺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口服治疗;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6.67%、78.33%,治疗组与中药组、针刺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中药组、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地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中医症候,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寻找辨证客观化指标。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单纯血瘀证组和血瘀兼气滞证组多见单支病变,血瘀兼痰浊证组和血瘀兼寒凝证组多见3支以上病变。阴虚证组以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为主,阳虚证组以双支病变、3支以上病变为主。标实证、本虚证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芩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的66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35)。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芩连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潜伏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际总睡眠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效率提高(P<0.01);对照组患者的N2期时间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患者的N1期、N2期与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芩连温胆汤与艾司唑仑片对痰热扰心型失眠均有一定疗效,但芩连温胆汤对改善失眠中医证候积分、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及白天功能紊乱的效果更显著,并可延长N1、N2及快速眼动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蜡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状况。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缓解病人的病痛具有重要作用,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麻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麻汤口服,连续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肢体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麻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藤祛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口服五藤祛湿汤治疗,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判定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每2月后均进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关节CT检查,并记录患者关节压痛个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关节肿胀个数(tender joint count,TJC),对疾病的全面评分,疾病活动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有效率为7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SJC、TJC、全面评分、DAS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藤祛湿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阴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气熄风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受试对象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益气熄风胶囊,对照组予以多奈哌齐,两组均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中医证候积分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积分、BBS积分、ADL积分、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中医次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次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熄风胶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与多奈哌齐相当,且在改善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次要证候方面优于多奈哌齐组。益气熄风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76.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闷胸痛,夜间加重,面色紫暗,劳则诱发,瘀点瘀斑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具有补益心肾,活血止痛之功效,能够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清痰化瘀方对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痰化瘀方,对照组继续采用原有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3)d。疗程结束后评价对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计分(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的影响,同时评价心绞痛计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计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计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经治疗后前者心绞痛计分(P<0.05)、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后者(P<0.01);两组间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痰化瘀方能有效改善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