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措施。方法对24例患者实施麻醉处理,人室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必要时建立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麻醉选择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24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合理有效的容量复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为手术止血创造良好条件,是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总结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 对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接诊后首先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为快速扩容、维持有效灌注压做好准备.其次在尽可能的少用缩血管活性药的前提下选择麻醉措施要用时短,造成循环干扰少,保持有效氧的供给,最后要尽快配合麻醉药物的应用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结果 在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及麻醉措施均获得成功.结论 对失血病人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麻醉药物及方法,为手术及止血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2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 对32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1)缩短手术等待时间;(2)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3)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保证氧供,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4)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32例病人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 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处理得当,可提高休克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宫外孕失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其处理原则是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及早手术控制出血。护理方法的选择有赖于出血的程度,若麻醉方法及药物选择不当,对循环干扰较大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对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护理方案选择得当时,可减小对循环的干扰,维持循环稳定,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容量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伟  周安舜  马云康  张连英  唐兴军 《西部医学》2008,20(1):170-170,176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活措施。方法对198例患者实施麻醉处理、扩容治疗及手术处置。结果除5例因血源不足、严重广泛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于术中死亡,4例因脑水肿及脏器功能衰竭等于术后死亡外,189例抢救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合理有效的容量复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为手术止血创造良好条件,是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8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结果:4例因严重失血术中死亡,6例术后死于重型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存活75例,成功率88.14%.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急救、快速液体复苏、及时处理并发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为手术止血创造良好条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院对225例休克病人行麻醉手术,经麻醉前的合理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术中和术后处理及时,仅30例死亡。首先,术前和术中积极抗休克,适量快速补液和输血。休克病人麻醉选择原则:(1)尽量减少对循环、呼吸及肝肾功能的抑制;(2)积极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3)发挥几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救治资料,分析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20例患者手术过程中肌松效果及麻醉镇痛效果均满意,血流动力学及血压、心率维持在满意范围内,未出现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术后顺利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早期快速扩容、有效麻醉后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需根据患者实际损伤病情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结果4例因严重失血术中死亡,6例术后死于重型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存活76例,成功率为88.37%。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急救、快速液体复苏、及时处理并发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玉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0):1130-1131
目的:分析98例出血性休克手术患者选择麻醉方法和药物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出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用不同麻醉方法和药物处理后病人在术中和术后MAP、HR、R的变化。结果:在术中和术后能有效的控制MAP、HR、R,无麻醉直接死亡。结论:应根据其出血部分和休克程度选择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又能符合手术操作要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其中选用低浓度、小剂量对心血管抑制作用小的药品,有利于尽早纠正休克,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措施以及麻醉处理。方法对60例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同时选用对循环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实施全身麻醉,以利尽早手术修复止血。麻醉选择要求安全平稳,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呼吸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麻醉管理和手术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57康复,3例于术后4d内死亡。结论采用合理有效的容量复苏,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为手术止血修复创造良好条件,是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华风 《中外医疗》2011,30(6):100-100
目的观察硬膜外与氯胺酮麻醉合用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应用硬膜外合用氯胺酮麻醉进行手术,对术中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全部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与氯胺酮麻醉合用适用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18例该类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处理和术中治疗是否妥善直接影响病人的愈后和死亡率.结论 合理进行容量治疗,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减轻麻醉药物对循环的抑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于颖  李杨 《当代医学》2009,15(33):38-38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8例该类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处理和术中治疗是否妥善直接影响病人的愈后和死亡率。结论合理进行容量治疗,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减轻麻醉药物对循环的抑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抗体克措施。方法:总结5年来这类手术麻醉病人共84倒,术前了解休克分类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调控措施和液体复苏。结果:84例休克中I、Ⅱ级46例,Ⅲ级34例。Ⅳ级4例。持硬麻45例,仝麻36例。神经阻滞2例,局麻1例。84例复苏成功,2例死亡,成功率97.6%。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关键,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腹腔内出血休克病人麻醉处理的最佳措施。方法:96例患者入室后均予快速输液扩充血容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其中65例采用气管内麻醉,31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应用大剂量血定安扩容并行气管内麻醉的病人基本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影响较大,且阻滞范围有限,有4例术中改用气管麻醉,结论:血定安能迅速有效补充循环血容量,大剂量应用能更好的为抢救休克病人赢得时间和机会,休克程度较轻的病人,可在改善循环的基础上选用硬膜外麻醉,休克严重的病人则应禁用,气管内麻醉对循环抑制小,麻醉效果好,是外伤性腹腔内出血休克病人最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正确方式,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麻醉效果与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预后与生命安全。方法:对2012年度我院接诊的1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麻醉处理方法、手术治疗结果、死亡情况等,对所得结果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7例患者大多发生严重失血性休克(52.94%),仅有11.76%患者发生轻度失血性休克情况;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率为82.36%,死亡率为17.6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原因主要为术中严重肾衰竭、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肺水肿颅内高压等。结论:出血性休克患者应及时给予正确麻醉措施并实施手术治疗,从而可达到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术前应根据患者休克程度及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措施,提高麻醉效果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李心宽 《吉林医学》2010,31(17):2605-2606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措施。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容量复苏,恢复患者的循环容量,在抗休克的同时,选择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氟醚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原发病。结果:166例休克患者,1例肝破裂患者术后因胆漏转上级医院治疗外(与麻醉处理无关),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休克患者采取快速有效的容量复苏,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麻醉药,为手术治疗原发病创造良好的条件,是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对28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由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病情紧急,多为复合创伤,并且需要急诊手术。而麻醉的选择尤为重要,失血性休克的麻醉处理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0例,男性23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岁,中青年192例,占68.2%。按致伤原因,坠跌伤75例,交通伤76例,击伤54例,刀刺伤34例,挤压伤21例,其它20例。按脏器受伤性质,脾破裂143例,消化道穿孔52例,肝破裂42例,血管破裂5例,肾及膀优损伤10例,其它28例。根据创伤病人的循环、呼吸、尿量和中枢神经系统情况,我们把失…  相似文献   

20.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的麻醉处理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柏学民,李秀琳,王志贵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病情危重,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极大。我院自1989年2月至1993年4月对17例并发失血性休克的宫外孕患者施行了急诊手术。现就此麻醉处理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