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生境主要宿主动物密度进行调查,为动物鼠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整理2000—2016年疫源地鼠疫监测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6年在疫源地内的草滩、耕地(农田)、荒地、林带、人工草场、山坡等生境共调查单公顷样方2 979 ha,捕获长爪沙鼠3 536只,平均密度为1.19只/ha,达乌尔黄鼠1 811只,平均密度为0.61只/ha。各类生境中,长爪沙鼠密度在耕地和荒地较高分别为2.60和1.62只/ha,达乌尔黄鼠密度在草滩和山坡较高分别为0.90和1.05只/ha。结论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耕地和荒地为长爪沙鼠的最适生境,草滩和山坡是达乌尔黄鼠的最适生境,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在疫源地内各种生境中分布有所不同,在动物鼠疫防控和常规鼠疫监测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的最适生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候气象因素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长爪沙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990-2013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主要宿主动物长爪沙鼠密度和同期气象数据,利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与长爪沙鼠密度的相关性及是否存在滞后作用。结果 1990-2013年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密度为0~3.75只/hm2,气象因素中前一年的降水量、前一年平均相对湿度、前一年日降水量≥0.1 mm的日数与长爪沙鼠密度密切相关。结论气象因素可能是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密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对长爪沙鼠密度变化存在着一年时间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动物鼠疫主要的流行特点之一,就是随着长爪沙鼠数量的增加,出现动物鼠疫的流行。流行时长爪沙鼠的平均密度一般都在每公顷10只以上,有的地区密度高时可超过30只。因此往往把长爪沙鼠的数量变化作为预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然而,由于沙鼠疫源地地域广阔,生境类型复杂,宿主和媒介的多样性,在不同地区间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有的地区长爪沙鼠低密度时仍可出现较多频次的动物鼠疫流行。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就是二连浩特市周围地区,在低密度条件下,多次出现过动物鼠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干预性灭鼠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及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长爪沙鼠密度调查采取一日弓形夹法;长爪沙鼠密度预测采用动物经典的数量预测预报公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预警;灭鼠药选用抗凝血剂溴鼠灵,毒饵浓度0.008%,采用鼠洞投药方式.结果 平均每公顷投毒饵约10 kg,14d后灭效达99%以上,长爪沙鼠平均密度从灭前的31只/hm2下降至灭后的0.25只/hm2.结论 采用溴鼠灵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高风险区域实施干预性灭鼠措施,能有效降低鼠疫主要宿主密度,消除该地区动物间鼠疫暴发流行的可能及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鼠疫监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地处北京周围,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并与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相毗连.河北省康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上述两大疫源地的交错地带,面积约1 000 km2,主要宿主动物为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近年来长爪沙鼠为优势种,鼠疫菌为鄂尔多斯高原型.疫源地位于人口相对稠密地区,辖3个乡的37个自然村和1个牧场3个分场共有16万人.尚义、张北、沽源和围场等5个县,目前虽然未定为疫源县,但均与鼠疫自然疫源地相毗连,毗连地带的地理景观、植被、主要宿主动物分布与疫源地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年与非流行年宿主密度差异及关系,为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0—2020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宿主密度正态性检验使用矩法,动物间鼠疫流行年和非流行年宿主密度差异比较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宿主密度和动物间鼠疫流行关系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长爪沙鼠密度在非流行年呈非正态分布,而在流行年呈正态分布;流行年长爪沙鼠密度高于非流行年(u=2.08,P﹤0.05),长爪沙鼠密度和动物间鼠疫流行正相关(r’s=0.38,P﹤0.05)。结论长爪沙鼠密度升高是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动物间鼠疫发生风险,应密切关注长爪沙鼠的密度变化,及时采取灭鼠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毙鼠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中的作用,为动物间鼠疫监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宁夏回族自治区2001-2010年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各县(区)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长爪沙鼠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结果 2001-2010年共捕获野鼠8675只,隶属5科7属15种,以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10年来动物间鼠疫共发生4年次流行,其中自毙鼠检菌阳性率高达61.54%,捕获鼠检菌率为2.31/万,建立了宁夏2001-2010年沙鼠鼠疫疫源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结论自毙鼠在沙鼠鼠疫疫源地的发现,是动物鼠疫流行的早期迹象。  相似文献   

8.
长爪沙鼠是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从该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96%来自于长爪沙鼠。为防止鼠疫的发生,我们于2 0 0 3年3~5月选择不同生境集中投药,以比较不同时间的灭鼠效果。1 材料与方法 0 .5 %溴敌隆原液,购自张家口鼠药厂;饵料选择优质小麦。2 0 0 3年3~5月选择远离2 0 0 2年小麦地不同生境的高密度集落样地,每鼠洞投药5g ,第2~3天用2 4h夹日法连续捕鼠,单只装袋带回实验室解剖,取胃内容物自然晾干、分类。2 结果与讨论 3个月在不同生境共布放1190夹次,捕鼠2 0 0只,平均捕鼠率为16.81%(表1)。以4月份捕鼠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中旬,宁夏同族自治区(宁夏)平罗县陶乐地区、银川市月牙湖地区发现动物鼠疫流行,这些地区属于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西南边缘地带,该地多次受鄂托克前旗鼠疫流行的影响和波及.现将此次疫情的实验窒检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媒介现状,为科学控制长爪沙鼠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2000-2011年鼠疫媒介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共检蚤96411匹(24 040组),阳性蚤1657匹(533组),阳性率为1.72%(组阳性率为2.22%).结论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非常活跃,是中国鼠疫动物病流行强度最大的疫区之一,蚤类在内蒙古人间鼠疫的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对疫源地进行长期、系统地监测,才能有效地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2003-2012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蚤类的监测结果,为分析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特点及有效地开展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 在内蒙古24个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以旗(县)为单位开展监测,按不同生境分层进行抽样,将捕获的各种鼠类体外寄生蚤全部在低倍镜下进行不透明标本分类鉴定,用探蚤棒对长爪沙鼠洞干进行蚤类采集和鉴定,挖掘代表性的鼠巢收集蚤类;对获取的蚤类,按照《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GB 16883-1997和GB 16883-1997附录B),采用鼠疫细菌学培养方法进行检验.应用Excel2003软件分别对蚤种类、数量及其感染鼠疫情况按不同年代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在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共获蚤类3总科5科14属37种(亚种)82 410匹,各年度获蚤种类波动在26~32种之间,各年度蚤数量波动在6375~9891匹之间,平均每年捕获8241匹.共从14种(亚种)930匹蚤类中检出鼠疫菌;各年度从蚤类中检出鼠疫菌的种类波动在0~9种之间;各年度检出鼠疫菌的蚤数量波动在0~278匹之间,平均每年为93匹.在该疫源地首次发现短距狭蚤.结论 由于近年来该疫源地区生态环境受到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寄生蚤种类、数量及染疫情况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作为传播鼠疫的媒介蚤类,今后应进一步对其加强监测和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省北部与内蒙相毗邻,被我国的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包围,且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每年在我省北部地区设8个固定鼠疫监测点,开展鼠疫监测工作。现将1988~1992年农村居室游离蚤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长爪沙鼠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20世纪70年代初由内蒙古哲里木盟进入我省西部,主要分布于我省的通榆、乾安、长岭、双辽4个县(市),现正以每年18.25km的速度向东扩散,已成为该地区啮齿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爪沙鼠的迁入导致了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为河北省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整理2000—2017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体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7年共检长爪沙鼠3 739只,带蚤长爪沙鼠1 016只,检获各种蚤1 813匹,隶属3科8属15种,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分别占41.59%和36.68%。长爪沙鼠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季节消长趋势整体十分相似,全年呈单峰型。长爪沙鼠体蚤多样性、均匀性较为稳定,波动幅度较小,生态优势度在2011年之前较为稳定,2011年以后波动较大。优势度2005年、2010—2011年、2014—2017年出现小高峰。结论长爪沙鼠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季节消长趋势明显,长爪沙鼠体蚤均匀性较低、优势度较高时,更容易发生动物间鼠疫。  相似文献   

15.
巩固长爪沙鼠疫区灭鼠效果的探讨陈猷富,郭秀兰(内蒙古包头市郊区卫生防疫站)长爪沙鼠(Merionsunguiculatus以下简称沙土鼠)是我国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包头地区80年代初暴发流行沙土鼠鼠疫,为控制流行,在疫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探讨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季节分布特征。方法运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对动物鼠疫发生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2019年全年剖验各种动物18 547只,检验媒介昆虫4 604组,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法检验各种动物血清3 936份,共计判定阳性材料123份。其中1月、2月、4月及6月未检出阳性材料,其他各个月份均有阳性材料,集中在11月(36份)、9月(31份)和8月(27份)。集中度(M=0.807)为0.7~0.9,说明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有明显的季节性;圆形分布法存在角均数α=96.73°,r=0.670 5,Z=55.300 6,P0.001。结论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均能较真实地反映动物鼠疫发生的季节性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内蒙古半干旱地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气候因子、植被对鼠疫宿主—媒介—病原系统的影响效应。方法采用广义可加模型对1980-2006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气温与降雨量对当地鼠疫宿主长爪沙鼠种群密度、媒介密度和鼠疫感染率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效应。鼠疫宿主密度与媒介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对鼠疫流行存在正效应。其中,当地降雨量显著影响鼠疫流行(F3,25.66=16.22,P<0.01)和鼠体蚤指数(F2.28,25.31=8.73,P<0.01)。上年气温显著影响鼠类种群密度(F2.35,45.21=3.52,P<0.05)和体蚤指数(F2.93,25.31=3.96,P<0.01)。结论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鼠疫流行风险随气候变化而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8.
双甲敌鼠铵盐、溴杀灵等杀鼠剂杀灭长爪沙鼠的现场试验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武英,刘和平,刘献铭,杨长安,段术琴内蒙古灭鼠灭虫公司董建秋长爪沙鼠(MerlonesunguiculatusM-E)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主要疫源地之一,广泛分布在内蒙...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河北省北部康保县,属于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1 000 km2,1971年12月确定该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截至2016年底该地共有4次动物鼠疫暴发流行。通过检测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康保县鼠疫历史疫点土壤中铁、钙、钴、钛的含量,探寻动物鼠疫流行与土壤元素含量的关系,为监测鼠疫疫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北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媒介蚤群体演变规律河北省鼠疫防治所(张家口,075000)王日旭,李玉贵河北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与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重叠地区。在1950~1990年间,主要宿主动物的主要寄生蚤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