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11月杭州艾玛妇产医院收治的329例妊娠梅毒患者,其中治疗组200例,未治疗组129例,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和先天梅毒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①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的足月妊娠率达93.5%,显著高于未治疗组(P<0.01);治疗组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低体质量儿和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②治疗前和分娩前母血TRUST滴度≥1∶8时,会导致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③孕周小于16周开始接受治疗效果最好,正常新生儿的出生率可达92.9%,显著高于治疗时孕周在16周以后的患者(P<0.01).结论:妊娠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情况,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梅毒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引产和分娩的27 461例孕、产妇的检查结果.根据是否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进行苄星青霉素治疗,非治疗组患者未进行抗梅毒治疗.结果 妊娠合并梅毒检出210例,其中10例为Ⅰ期梅毒,200例为潜伏期梅毒,发病率为0.76%.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5.21%和52.85%,两组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差异(P<0.01).梅毒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和93.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规范的驱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梅毒儿的发生;应该对高危人群进行性健康教育和梅毒血清学筛查.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梅毒126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妇产科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126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行驱梅治疗,将90例接受治疗的孕妇作为治疗组,36例未治疗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孕妇中仅53.97%(68/126)接受了常规产前检查,38例孕早期开始驱梅治疗.治疗组足月产率达93.33%(84/90),对照组足月产率仅55.56%(2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0,P<0.01).孕早期治疗组未出现流产、死胎及新生儿异常.孕中晚期治疗组上述情况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4%:44.44%,x2=12.30,P<0.05);孕中晚期治疗组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3.41%)也低于对照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P<0.05).隐性梅毒孕妇的妊娠结局也优于其他各期梅毒.结论 妊娠早期开展梅毒筛查,并进行规范驱梅治疗可显著减少母婴传播,降低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嘉兴市秀洲区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秀洲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2011-2012年的125例妊娠梅毒患者,其中首次诊断孕周<28周且有2次规范抗梅毒治疗的72例为治疗组,首次诊断孕周≥28周并进行1次或2次抗梅毒治疗的53例为对照组。再根据分娩时孕产妇血清非梅毒螺旋体抗体(TRUST)滴度是否≥1∶4分组,分析梅毒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94%,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39%(1/72);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8.87%,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9.43%(5/5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滴度<1∶4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5.97%,TRUST 滴度≥1∶4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妊娠梅毒患者及早进行规范驱梅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孕妇血清 TRUST 滴度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的干预时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在不同时期驱梅治疗或未治疗的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梅毒的发生. 方法 将25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根据筛查诊断和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4组:孕前治疗组102例;孕期治疗组77例,其中妊娠≤20周治疗组32例,妊娠>20周治疗组45例;未治疗组73例.比较各组之间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及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结果 不同治疗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孕前治疗组为17.6%(18/102),孕期治疗组32.5%(27/77),未治疗组56.2%(41/73),组间比较呈递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表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潜伏期梅毒24.9%(43/173),一期梅毒44.1%(15/34),二期梅毒57.7%(26/4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干预时间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比较,孕前治疗组与妊娠≤20周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治疗组新生儿脐带血甲苯胺红实验阳性率及新生儿临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妊娠>20周治疗组,而妊娠>20周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妊娠梅毒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早发现、早治疗是妊娠梅毒母婴阻断的关键措施,妊娠期产检发现梅毒可建议孕妇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治疗或分娩的妊娠梅毒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妊娠期是否进行过母婴阻断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相比,观察组患者正常新生儿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先天性梅毒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母婴阻断治疗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孕妇一旦检测到梅毒应及时采取规范化的梅毒阻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围生结局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对改善其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梅毒患者79例,根据在妊娠期梅毒治疗情况分为全程治疗组(32例)、非全程治疗组(30例)和未治疗组(17例),比较3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足月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治疗组为93.8%,高于非全程治疗组(80.0%)及未治疗组(58.8%),但与非全程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治疗组、非全程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先天性梅毒儿发生例数分别为6,9,17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发生例数分别为2,4,4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死胎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1,1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建议妊娠期开展梅毒血清学的筛查工作,尤其某些特殊人群,早期发现妊娠期梅毒并进行全程的抗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围生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淮安市568例妊娠合并梅毒母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淮安市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趋势,探讨驱梅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淮安市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妊娠合并梅毒患者662例,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年龄、孕次、梅毒治疗情况与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0 ~18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①发病率:2011-2016淮安市孕产妇妊娠合并梅毒的6年平均发病率为1.94‰,6年间年发病率分别为0.50‰、1.94‰、2.23‰、2.30‰、2.71‰、2.06‰,经分析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25,P<0.001),呈逐年增高的趋势.②分析568例已有妊娠结局孕妇,结果显示:规范治疗组、未规范治疗组、未治疗组间足月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926,P<0.001),规范治疗组足月产比例最高.孕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首检滴度大于1:16者不良妊娠结局较RPR首检滴度小于1:16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36,P<0.001).③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经随访,排除梅毒感染的新生儿中,规范治疗组占98.15%.规范治疗组与未规范治疗组、未治疗组间排除梅毒感染的新生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19,P<0.001);确诊感染梅毒的新生儿中,规范治疗组占1.1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34,P<0.001).结论 淮安市近6年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孕前及孕期梅毒筛查,同时规范抗梅毒治疗将有效改变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梅毒感染,保障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压变化、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天津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接受治疗的HDCP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3.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HDCP可有效控制血压、缓解病情,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苄星青霉素在不同孕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8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61例,根据不同的孕周治疗开始阶段将其分为三组,即孕早中期组(孕周在1~27周末)43例、孕晚期组(孕周在28~36周)15例,临产期组(孕37周以后)3例,三组患者均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分析三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结果孕早中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孕晚期组、临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组、临产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中期组、孕晚期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明显低于临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中期、孕晚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梅毒治疗时机越早越好,且应用苄星青霉素后,既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又可减少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产前治疗情况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8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分为两组,以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2个疗程的37例为治疗组,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的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活产率为62.07%,对照组仅为3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胎/流产发生率为1.72%,对照组死胎/流产发生率为3.42%;治疗组无新生儿死亡,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均为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72%,对照组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5.18%,两组死胎/流产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梅毒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及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以期提高临床对妊娠期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0-2013年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生殖道感染阳性患者431例为感染组,根据感染组患者中有无症状变现和是否采取治疗再分为A、B、C、D组,另选取431例同期的生殖道感染阴性妇女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另外对感染组患者依据有无症状和是否采取治疗同样进行分组比较,以此评价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不良妊娠发生率A、B、C及D组分别为26.62%、15.58%、39.82%及16.67%,B、D组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的1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组的发生率还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组为62.88%,对照组为1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不良妊娠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吴璇 《职业与健康》2013,29(4):511-512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8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和围生期母婴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围生期观察组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5 min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GDM患者病情,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妊娠期梅毒的筛查情况并分析治疗后的母儿妊娠结局。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在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进行梅毒筛查,确诊后予以驱梅治疗;比较流动人口组与户籍人口组两组间的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流动人口患者中治疗组和未治疗组之间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1 2008年至2013年妊娠期梅毒的总筛查率为98.90%,发病率为0.57%,治疗率为88.43%;2流动人口组与户籍人口组胎窘和新生儿梅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新生儿畸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流动人口妊娠期梅毒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早产、胎窘、新生儿梅毒、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畸形和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妊娠期梅毒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户籍人口组,积极地驱梅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高外来流动人口妊娠期梅毒的筛查率及治疗率对改善其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分为治疗组(60例)和未治疗组(40例)。再选择同期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之间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组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5),治疗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能够给产妇以及围生儿带来许多危害,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疗程和双疗程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妊娠梅毒患者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4-2016年在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确诊的孕早期妊娠梅毒的患者,按自愿原则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疗程苄星青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目前推荐的双疗程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妊娠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2例,发生率1.8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1例,发生率1.28%,两者不良妊娠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两组分娩后一个月复查RPR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7,P=0.564)。 结论 临床上对孕早期妊娠梅毒患者采用单疗程方案能达到双疗程方案一样的治疗效果,但单疗程方案具有更省时、省钱、省事,依从性更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模式预防先天性梅毒的效果。方法采用PMTCT模式对2012—2013年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保健管理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58例为实验组,同期采用常规干预模式管理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规范治疗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早期发现并诊断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规范治疗率为81.03%,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8.62%和2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MTCT模式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可提高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早期发现和诊断,促进妊娠梅毒的规范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围生儿结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9.
毛飞君 《健康研究》2016,(4):371-373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9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孕期管理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对照组显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5.53%,观察组为4.26%;经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尿病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症、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产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围产期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方案,能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益母草胶囊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高阳县医院行中期妊娠治引产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未采用益母草治疗的56例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引产效果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引产后阴道出血量、术后第3天、第7天腹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胎盘残留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益母草胶囊治疗,可有效降低中期引产患者术后腹痛时间和腹痛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