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享胰腺囊性病变的外科诊治经验,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2002至2012年收治161例胰腺囊性疾病患者,行胰腺囊性肿瘤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结合病理分类的变革和差异讨论胰腺囊性肿瘤在外科诊治决策上的趋势。结果:161例中,胰腺囊性病变位于胰头/钩突部74例,颈体尾部8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9例,胰体尾切除术50例,胰腺中段切除术6例,全/残胰切除术4例,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18例和囊肿内/外引流术24例。手术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胰腺假性囊肿、先天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癌)、黏液性囊腺瘤(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样瘤(癌)和实性假乳头状瘤(癌)。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术后胰瘘的总发生率为44.7%(A级19.2%、B级25.5%)。结论:应充分重视胰腺囊性病变,尤其是胰腺囊性肿瘤。对于胰腺囊性肿瘤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样瘤的诊治已是临床研究热点,而其与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鉴别诊断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杨子兵 《北方药学》2013,(3):128-128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胰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病例的CT图像资料,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厚度、壁结节等CT征象。结果:病灶位于胰头颈部者为15例,多房表现者为16例,病灶内出现钙化者为10例(其中8例为中心钙化,2例为边缘钙化),17例病例囊壁均较薄。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CT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囊壁、壁结节、分房、钙化以及增强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提示病变位于胰体尾部(12/14),边缘钙化(5/14),病变最大囊的直径大于2cm(9/14),囊壁厚薄不均(8/14),壁结节(6/14),壁结节轻中度强化(5/14)等影像学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好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作出准确判断,但对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CT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占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结果:28例中良性13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并黏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物,囊液密度均匀,无壁结节;交界性6例,浆液性及黏液性各3例;囊腺癌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7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表现为囊壁和间隔的不均匀增厚,出现壁结节及实性团块,周围浸润及腹膜转移,腹腔积液形成。结论:单房浆液性囊腺瘤及多房黏液性囊腺瘤具有典型CT表现,CT易于诊断,当病变出现囊壁分隔不规则增厚或壁结节时,提示交界性或恶性变。CT能显示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特征,可为临床提供手术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中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病例资料。结果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3例(合并脾切除),胰颈体切除1例,无术后近期死亡,手术切除后无一例复发。结论B超、CT和MRI是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手段,完全切除病灶可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陈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485-486
目的探讨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于术前采用CT和B超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在定位准确率方面高于B超,误诊率低于B超,在与周围组织关系、钙化情况及囊壁厚薄诊断方面也有优于B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各个细节的分析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38个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个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18例21个肿瘤、黏液性17例。21个浆液性瘤中单房14个、多房7个,分别占67.7%,33.3%;17例黏液性囊腺瘤,均为多房囊。良性卵巢囊腺瘤表现为外形光滑的薄壁囊,囊内分隔较薄而规则清晰;实性成份相对较少,而交界性及恶性变者则表现壁厚而不规则的囊壁及分隔,实性成分相对较多。结论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以囊性病变多见;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缺乏特异性者易与其他囊实性病变混淆。  相似文献   

8.
目的胰腺囊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为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囊性肿瘤,就其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5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病灶呈单个或多发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囊内有分隔,部分囊壁有结节,一例囊壁见点状或蛋壳状钙化,5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及MRI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其术前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术前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中6例阑尾囊状膨胀呈长圆形、2例呈茄子状、2例呈类圆形;3例内部密度不均匀,其余7例密度均匀;4例囊壁有弧形钙化,3例壁出现小壁结节伴轻度强化,壁平均厚约3 mm,5例囊内有细条状分隔。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伟力  罗钢 《江西医药》2012,47(12):1063-1064
目的 总结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黏液性囊腺瘤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腺节段性切除+胰胃吻合术1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3例,其中1例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随访2个月-5年,均存活,生活质量良好,无复发.1例晚期黏液性囊腺癌未行根治性手术,于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有潜在的恶性,一旦确诊都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尤其要注意避免将胰腺囊性肿瘤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而行不当的囊肿内、外引流.  相似文献   

11.
卢虹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585-585
患者:男性,4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余人院就诊.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无压痛,口腔、咽、腹膜后、双肺、肛门及体表等部位未发现阳性体征.胃镜示食管上段见一肿物约3×2×3cm大小. B超示胰体尾部见多个无回声区,呈"蜂窝"状,边缘有光滑壁,范围4.9×3.9cm,较大一无回声区为2.1×1.7cm,肝、脾未触及异常,血生化正常.临床诊断:1、食道癌.2、胰腺囊中可能性大.术中胰腺肿物位于胰腺体尾部,约4×5×3cm,囊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共17个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1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均表现为囊性为主,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的平均直径〉5cm,囊壁较薄而规则。其中表现为单房12个,多房5个,其中一例双侧发病。结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表现具有特钲性表现,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甘孜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58例,分为浆液性囊腺瘤组1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组32例,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15例。3组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T 及常规 B 超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及灵敏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常规 B 超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率低于 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灵敏度高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漏诊率低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准确率高,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灵敏度好,可为胰腺囊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的特点,分析肿瘤不同的组织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1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17例经病理确诊为卵巢交界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卵巢交界性性囊腺瘤中有2例为黏液性,15例为浆液性。浆液性囊腺瘤中10例生长于卵巢囊内及表面,未出现种植;5例出现腹膜种植,其中1例为浸润性种植,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于术后2年复发,分别于术后2年复发1例,术后4年复发2例。所有患者随访3~7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预后一般情况下较好,但是生长在卵巢表面的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常常伴有腹膜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诊断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表现。结果35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7例,粘液性囊腺瘤10例;浆液性囊腺癌6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囊腺瘤表现为壁薄、光滑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无壁结节;囊腺癌表现为囊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多有壁结节或肿块实性部分。结论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其诊断和鉴别上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策略、手术时机和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择本院2002年1月~2012年5月共确诊收治胰腺囊性肿瘤患者15例,根据术前辅助检查确定的肿瘤部位、性质、大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患者预后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和CT确诊率分别为66.7%和80.0%。经病理确诊黏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囊腺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1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术中无死亡病例,其中3患者接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5例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患者接受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例患者接受胰腺节段切除术,2例患者接受胰腺全切治疗。术后1例患者出现胃瘫,3例患者发生胰漏,经对症治疗后均或缓解,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且均获随访,随访率100%,时间7个月~8年,平均3.3年,仅1例患者术后19个月复发死亡。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表现不明显,对病理类型术前难以确诊,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仍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合理术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8例卵巢囊腺瘤均表现为囊性为主,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单房或多房,囊壁及分隔多薄而规则。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单房8例,多房2例,内密度较均匀;粘液性囊腺瘤17例,均为多房,各房密度多不均;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1例,双侧多房,囊壁及分隔厚薄略不均,强化较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腹盆腔结构的关系,在卵巢囊腺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立新 《河北医药》2009,31(22):3129-3131
阑尾黏液性囊肿和黏液性肿瘤曾有多种命名,如阑尾胶状囊肿、阑尾潴留性囊肿、阑尾假黏液瘤及阑尾黏液囊肿等。有学者将其分为3型:(1)阑尾黏液性增生;(2)阑尾黏液性囊腺癌;(3)阑尾黏液性囊腺癌。亦有学者将阑尾黏液性囊肿分为4型:(1)潴留性黏液囊肿;(2)黏液性囊腺瘤;(3)黏液性囊腺癌;(4)阑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存。阑尾黏液性肿瘤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十分罕见,但其临床诊断常十分困难,甚至在快速冰冻切自片检查时由于肿瘤黏液分泌旺盛,瘤细胞成分相对较少,也很难做出诊断,因此,如何提高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16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浆液性卵巢囊腺瘤8例(其中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乳头性囊腺瘤3例),且见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内钙化1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瘤6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1例,浆液性卵巢囊腺癌1例(双侧卵巢发病)。术前诊断14例(87.5%),误诊2例(12.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上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太洪  文旭  顾荣明  蒋谦 《江苏医药》2007,33(10):1034-1035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不适与腹块为多,梗阻性黄疸少.B超与CT是主要的诊断手段,表现为胰腺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囊内有乳头状突起或实质性肿物.6例根治性切除,1例死于并发症,5例生存良好;2例活检后分别4个月与5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是术前主要的诊断手段,除明确的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局部切除外,均应作根治性的胰腺囊性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