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皮肌炎合并鼻咽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4岁,司机。因面部进行性紫红色斑片15月,伴四肢乏力11月,于2003年2月5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10月底在温泉浴后数天,面部和后颈部外始出现小片红斑。曾于2001年12月初来我院求治,当时按过敏性皮炎治疗无效,继而又在省中医院按光敏性皮炎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服泼尼松10mg bid,羟氯喹0.1bid及中药汤剂,仍无效。随后,红斑逐步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 O.H.65岁,女性,在1973年10月作肾切除,组织检查显示有结核病变,于是治疗以利福平300mg.bid,异烟肼150mg.bid,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700mg.bid,于1974年7月,其躯干和四肢发生疱疹,口腔内糜烂,不论已擦破的和完整的大疱周围均有红斑。  相似文献   

3.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药流后子宫异常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方法:两组均使用益母草颗粒20g bid促进子宫收缩,口服环丙沙星0.2g bid预防感染,共5天。对观察组病例,根据出血量的多少给予不同剂量的己烯雌酚,止血后逐渐减至维持量1mg,止血后再连续用药20天,于第11天加用甲羟孕酮每日10mg,两药同时用完。结果:观察组治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止血迅速,副作用小,可避免了刮宫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的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43例早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0.2mg qd组、0.2mg bid组、0.4mg qd组,每组81例。将3组患者治疗前后对夫妻性生活的满意程度、阴道内射精潜伏期、CIPE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分别为(0.71±0.23) min、(0.67±0.24)min、(0.69±0.19)min,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2.45±0.56)、(2.61±0.62)和(3.71±0.43)min,结果显示0.2mg qd组和0.2mg bid组差异无显著差异,0.4mg qd组与以上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夫妻性生活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0.4mg qd组、0.2mg bid组、0.2mg qd组。治疗前3组患者CIPE 评分结果分别为(29.5±4.3)、(28.9±3.8)、(29.2±3.6)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分别为(32.2±3.1)、(35.9±3.1)、(37.5±3.7)分,其中0.4mg qd组与其他两组比CIPE评分结果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的不同给药方案用于治疗早泄有不同的临床效果,1次/d给予0.4mg有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致急性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0岁。因银屑病周年,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于1997年2月15日入院。1976年确诊为银屑病,开始U眼乙双吗批200mgt,i,d,维持量为!00mg,q,d,或bid,共服用对年,总剂量约200()c查WBC2,98X10u/L,Hhsg/L,pit35X10’/Lc骨髓原单55,5%,幼单24%,单核sq。过氧化物酶染色弱阳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c诊断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银屑病。给PA方案诱导化疗2疗程仅达部分缓解、银屑病好转。第3疗程采用大剂量阿糖胞旮化疗(阿糖胞分总量gg)。达临床完全缓解,银屑病有所加重。随访:白血病临床完全缓解已3个月。乙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药物并面部护理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60例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每次1g,tid;维胺脂胶囊,每次50mg,tid,外搽迪维霜,bid,同时进行面部护理,每周1次。结果 痊愈25例(41.67%),显效27例(45.00%),好转6例(10.00%),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达86.67%。结论 药物并面部护理是目前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6岁。因双侧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02年12月25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当日起静脉滴注甲泼尼龙500mg/d,3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40mg/d,并逐渐减量;同时口服环孢素100~225mg每日2次、霉酚酸酯0.75~1.00g每日2次,并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2/d共3d。术后第21天患者感右侧胸背部针刺样疼痛,皮肤科检查见右侧胸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国产伊曲康唑(美扶)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选择216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均口服美扶治疗,其中手足癣组口服美扶200mg,bid,连服7天;其余各组口服美扶200mg,qd,连服7天。停药3周评价疗效。结果: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7.47%、95.65%、81.25%、100%、81.25%。国产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好、经济而安全。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O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rain。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因咳嗽、咳痰、全身丘疹、结节伴瘙痒6个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躯干部皮肤出现绿豆大小丘疹、丘疱疹,散在分布,感瘙痒,搔抓后破溃,形成坚实丘疹、小结节及部分皮肤坏死,自觉遇热瘙痒加剧,遇冷则减轻,同时患者出现咽部发干,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以夜间为重。无发热、畏寒、午后盗汗、关节肿痛、头晕、头痛、流涕,亦无四肢乏力、咳脓痰、血痰、心慌、腹痛、腹泻等不适。曾在院外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给予多种抗生素及强的松20mg bid治疗15天无效。6个月来体重下降8kg,精神、睡眠欠佳,食欲可,于2005年6月9日到我院治疗。既往史:无肝炎、结核等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同类病史。  相似文献   

11.
应用砷剂所致多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50岁。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年,右手足溃疡10个月,左足跟溃疡2个月,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5月因腥部肿块、乏力、体重减轻,在当地医院做骨髓检查后确诊为慢粒细胞白血病,接受亚砷酸治疗,每日10mg静脉滴注,治疗约40d后骨髓像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合并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2004年8月,患者以“周身水疱1月”为主诉入院。患者曾于1997年12月,因染发过敏诱发银屑病加重,周身潮红,肿胀,脱屑,渗出曾住我院。取皮损组织病理诊断“落叶型天疱疮”,给以甲泼尼龙40mg/d,银屑灵40mg/d,环磷酰胺0.2qod,病情控制,治疗1个月后激素减为泼尼松45mg/d出院。半年后当泼尼松减量为15mg/d,病情反复,再次入院,泼尼松30mg/d,控制病情。2004年4月,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2 9岁 ,因全身起红斑、丘疹 1天 ,于 2 0 0 3年 7月 16日收入医院。患者于7天前 ,因咳嗽、咳痰服用阿莫西林 5天 ,无好转 ,遂加用环丙沙星 0 .2bid。服用 2天后 ,外出逛街 ,突然面颈、双前臂等暴露部位开始起红斑、斑丘疹 ,伴有剧烈瘙痒甚至灼痛 ,不伴发热 ,无腹痛、腹泻、呼吸不畅。来诊以“光感性药疹”收入医院。患者自发病以来 ,一般状况好。否认食物或药物过敏史。查体 :系统检查正常。皮肤科检查情况 :面、颈、胸前V字区及双前臂等暴露部位对称分布有密集红斑、丘疹、斑丘疹 ,米粒至指甲盖大小 ,部分融合成片。非暴露部位 …  相似文献   

14.
赛庚啶引起膈肌痉挛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0~52岁间,2例因急性荨麻疹伴腹痛腹泻,1例因急性湿疹,1例因接触性皮炎,均口服赛庚陡2mg,每日3次,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1g。4例患者均在口服赛庚啶4~8小时后开始频繁打嗝,睡觉时缓解。停药后有2例在24小时内症状消失。有2例仍无缓解,给予针灸治疗,针刺足三里、内关两穴位。针刺时症状消失,取针后仍出现隔肌痉挛症状。其中1例患者针刺4次症状才消失。4例患者在停服赛庚啶后仍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同时加用PPA,皮疹很快消退O例患者半年后再次服用赛庚啶后又出现隔肌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既往健康,因面部扁平疣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300mg,每日3次;同时服用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日3次,服3天,停11天;肌注聚肌胞每次2ml,每3天1次;外用0.1%维A酸霜,每天1—2次。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65岁。因全身红斑、脱屑2个月于2003年4月11日收住我院。患者2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口服安乃近,3d后胸腹部出现红斑,并迅速波及全身,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药疹,给予口服泼尼松30mg/d,雷公藤多苷60mg/d,皮损逐渐好转。但在药物减量的过程中皮损渐加重。体格检查:T37℃,P82次/min,R20次/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5岁。因“全身红斑水疱7天”收住我院。7天前患者面、颈、胸部出现红斑,起疹前半月内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感染”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商品名舒普深)、左氧氟沙星(商品名左克)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诊断为药疹,予以甲泼尼龙40mg/d治疗,2天后,患者红斑面积迅速扩大,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皮疹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口腔黏膜破溃,将甲泼尼龙加量至80mg/d,并同时使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1),连用5天。3天后病情仍未能控制,不断有新疱生成,皮损面积达90%以上,遂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20mg/d,病情尚得到控制,无新疱生成,渗液较少,5天后甲泼尼龙减量至80mg/d,之后减到60mg/d,皮疹未出现反复。病程中同时予能量合剂为患者补充能量,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1岁。因慢性乙型肝炎引起肝硬化,于2003年12月在我院行肝脏移植手术,术后一直服用他克莫司,现使用维持剂量2mg/d。2004年12月头面部、双上肢出现皮损,伴关节疼痛.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皮损逐渐增多,双手、肘部亦出现暗红色斑及斑丘疹,双手肿胀,初步诊断为皮肌炎。先后予羟氯喹0.1g每日2次口服、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泼尼松10mg每日1次口服,疗效不明显。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精神稍差,二便正常。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晚餐时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少许风团,伴头晕头痛,胸闷20min,在单位卫生队按“急性荨麻疹”给予“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mg,维生素C2.0g”静脉点滴。无好转,并出现呼吸急促、恶心及皮疹加重等症状。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体温37.8℃,脉搏11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85/50mmHg。急性面容,面颈及躯干为主的皮肤潮红,伴散在风团,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0次/min,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余无异常。追问病史,患者近日因上呼吸道感染输滴头孢哌酮2.0g/次,每日2次已4d,当日输完液2h后进餐时饮啤酒约200mL,半小时后开始出现皮疹及不适。既往无药物、酒精及其他过敏史。诊断:双硫仑样反应。给予吸氧,非那根25mg、地塞米松10mg肌注,多巴胺20mg静脉点滴,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2.0g和10%葡萄糖100mL缓慢静脉点滴。1h后症状开始缓解,皮疹逐渐消退。2h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无肌病性皮肌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0岁。因前额、眼睑出现水肿性红斑1年,近3个月加重且伴剧烈瘙痒.于2000年12月18日我科门诊以“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收入院。患者诉1年前,因染发后前额出现肿胀、红斑,双眼睑红肿,被诊断为染发引起的“接触性皮炎”,随即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反而进行性加重。患者余无不适,体温正常。曾予泼尼松40mg/d治疗2个月,面、额部红斑消退,但停药后红斑再次出现。患者有“高血脂”病史2年,1年前曾行“右侧乳腺纤维瘤”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