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伤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196例烧伤患者进行烧伤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对其中21例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无重大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发生。结论:烧伤患者感染问题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贯颇为棘手的问题,迄今为止,引起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感染引发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因此,重视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救治工作中降低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肺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导致ICU患者发生肺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的方法。结果:可导致ICU患者发生肺病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其定植细菌发生下移,其气管进行过有创操作,在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发生过交叉感染及污染,为其使用了不合理的药物,致其产生了耐药性,对其的护理措施不当等。结论:针对导致ICU患者发生肺病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门诊儿科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门诊儿科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小儿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后,提高了输液的质量。结果: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后,提高了输液的质量。结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输液技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时解决小儿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有效地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在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后,32例低血压患者均安全平稳透析,未发生死亡。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由多种因素造成,针对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预防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达到透析治疗目的,保证透析安全,提高透析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总结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4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48例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产妇年龄较大、肥胖,存在贫血(Hb<110g/L)、滞产及胎膜早破的问题,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持续的时间过长、发生过术前感染、存在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及羊水混浊等现象是导致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发生过术前感染及存在羊水混浊的现象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产妇年龄较大、肥胖,存在贫血(Hb<110g/L)、滞产及胎膜早破的问题、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持续的时间过长、发生过术前感染、存在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及羊水混浊等可导致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应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回顾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与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受伤部位、是否合并肺部损伤及院内感染有关。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充足营养、恰当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应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 回顾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与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受伤部位、是否合并肺部损伤及院内感染有关.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充足营养、恰当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和总结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原因及纠正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对198例低血压并发症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除2例因年龄关系家属放弃抢救死亡外,其余均被相应的纠正措施治疗成功.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针对患者不同病情进行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可以预防和纠正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所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手术所致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72例患者Ⅰ期愈合,余均Ⅱ期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过度肥胖、手术过程中频繁使用电刀以及操作不当等均会造成术后切口的脂肪液化,而在早期予以此类患者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260例,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手术切口污染情况、合并糖尿病、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手术性质,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依据手术切口感染原因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总结和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因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控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供应室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供应室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院内感染的环节,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结果:医院感染管理走向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结论: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提高供应室的感染控制质量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提出口腔科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了5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有效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科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应的发病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引发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为细菌型感染和病毒型感染,找出引发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做好床边隔离、严格消毒,做好病情观察,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护理、治疗护理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等,分别由容量负荷增加及肾素系统激活、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过快、体液清除及尿素氮下降过快、超滤速度过快及低血钙、感染与致热源反应等原因引起。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工作人员需熟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操作过程中注意预防,并能根据发生原因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穿刺置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52例患者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中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52例PICC患者发生护理问题16起。结论: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或去除影响置管成功的相关因素,充分关注影响PICC置管成功的相关因素,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俞泓 《当代医学》2014,(5):91-92
目的对产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腹壁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经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防治措施后36例患者全部康复;仅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为(98±83)d。结论针对产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腹壁切口发生感染的情况,对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9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脱出2例。结论:根据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强标本运送人员的管理措施,防控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各科室标本送检情况,分析标本运送过程中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标本送检人员的培训,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在医院化验标本的送检过程中,加强送检人员的管理,严格按照标本送检流程进行,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和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方法:针对425例痔患者水肿产生的原因,在术中和术后做相应的处理,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痔手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结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行普外科无菌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7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进行无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80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在这18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切口感染,占患者总数的13.3%。结论:进行普外科无菌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对此,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分析导致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