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机螺纹管集中供应室消毒、灭菌对防止使用呼吸机所致交叉感染的效果及消毒、灭菌的成本效益。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使用过的呼吸机螺纹管道分为两组,实验组集中统一供应室消毒、灭菌,对照组于各科室分别消毒。于消毒、灭菌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及生物学监测,比较两组方法的消毒、灭菌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消毒、灭菌成本效益。结果消毒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100%,实验组消毒、灭菌处理后的螺纹管道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灭菌合格率为100%,对照组有大量细菌,特别是耐药菌,检出率分别达到30%、28%。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Ρ<0.01),而消毒、灭菌成本无统计学意义(Ρ>0.01)。结论呼吸机螺纹管道污染严重,集中统一消毒、灭菌呼吸机螺纹管道可显著减少因呼吸机使用所致交叉感染,且不增加消毒、灭菌成本,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与评价PDCA循环法在供应室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YYNW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12月间PDCA循环管理样本资料150份作为PDCA组,2013年1~12月间未实行PDCA循环管理常规资料150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清洗灭菌合格率;分析与比较两阶段院内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满意度。结果:PDCA组各项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阶段供应室消毒灭菌总满意度为98.2%高于常规管理阶段的(88.02%,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采取PDCA循环法的进行管理,可提高供应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室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待灭菌包的管理现状,针对问题采取改进方法并提出建议;提高待灭菌包质量,保证消毒灭菌效果。方法连续1周对本院供应室和各临床科室的待灭菌包进行检测。结果乡镇卫生院供应室组待灭菌包的合格率为99.05%,临床科室组待灭菌包的合格率为57.14%,供应室组明显高于临床科室组。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建立中心供应室,实现所有消毒物品由中心供应室集中处理和供应,以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评价 PDCA 循环法在供应室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YYNW 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12月间 PDCA 循环管理样本资料150份作为 PDCA 组,2013年1~12月间未实行 PDCA 循环管理常规资料150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清洗灭菌合格率;分析与比较两阶段院内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满意度。结果:PDCA 组各项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PDCA 阶段供应室消毒灭菌总满意度为98.2%高于常规管理阶段的(88.02%,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采取 PDCA 循环法的进行管理,可提高供应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室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夏红 《当代医学》2014,(31):4-5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浸泡消毒与供应室集中消毒法用于氧气湿化瓶消毒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5月-2010年10月临床科室自行采用常规浸泡消毒氧气湿化瓶70个,设为对照组,以同期临床科室由供应室集中消毒氧气湿化瓶78个,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即刻、5 d及7 d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即刻、5 d及7 d合格率分别为82.9%,64.3%,51.4%;观察组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即刻、5 d及7 d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0%,97.4%;观察组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即刻、5 d及7 d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38,10.347,14.825;P=0.025,0.012,0.001)。结论相较于常规浸泡消毒,供应室集中消毒法用于氧气湿化瓶消毒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杀灭病原菌,保证仪器使用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凌仪 《吉林医学》2011,32(14):2867-2867
目的:了解集中清洗、消毒呼吸机导管的效果。方法:将各科室用后的呼吸机导管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结果:经4年检测,消毒后的导道无致病菌生长,合格率达到99%。结论:呼吸机导管集中在供应室清洗、消毒,有利于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集中处置管理模式,为临床使用方便与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因其保存不合理造成的医院污染及对患者的感染。方法:在医院临床科室中选取68个氧气湿化瓶和68根呼吸机螺纹管,并随机均等分为A组和B组。A组湿化瓶与螺纹管在病区含氯消毒机浸泡消毒后自然晾干备用,B组统一收回供应室,清洗消毒后,氧气吹干,并用清洁透明塑料袋包装。观察并对比两组消毒效果、细菌种类及其存活情况。结果:B组消毒效果显著,细菌种类和细菌存活总数均低于A组,比A组消毒湿化瓶多保存1d,方便临床使用与质量控制保障。结论: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集中处置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因保存时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该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采用 PDCA 循环法进行管理的87份资料列为实施后组,同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87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灭菌清洗合格率。结果:比较实施 PDCA 循环法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实施后的合格率87.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8.6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消毒供应室各工作,对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提升作用,确保工作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科室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待灭菌包的现状,针对问题采取改进方法并提出建议;提高待灭菌包质量,保证消毒灭菌效果。方法连续1周对本院供应室和各临床科室的待灭菌包进行检测。结果基层医院供应室组待灭菌包的合格率为99.05%,临床科室组待灭菌包的合格率为57.14%,供应室组明显高于临床科室组。结论基层医院应建立中心供应室,实现所有消毒物品由中心供应室集中处理和供应,以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20名护理人员进行PDCA循环护理培训,然后比较PDCA学习前后的临床护理人员科室满意度、消毒灭菌质量、护理工作质量等的差异。结果:以医院临床科室的护士及手术室医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应用PDCA前,科室的满意度为70.00%,而PDCA应用之后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前后,分别随机选取100个医疗器械包,其中PDCA应用前消毒合格率为90%(90/100),PDCA应用后消毒合格率为97%(97/100),PDCA应用前后清洗灭菌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与应用PDCA前相比,应用PDCA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并提高科室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4R危机管理模式下的持续质量改进策略对消毒供应室灭菌管理质量提升的价值。方法:依据消毒供应中心4R危机管理模式下持续性质量改进策略实施时间(2020年7月)为分组时间节点,将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100批次器械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批次;以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和相关科室对器械满意度为考察指标,对两组灭菌管理质量及相关科室对器械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科室对观察组器械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灭菌管理中,应用4R危机管理模式下持续性质量改进策略,可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和相关科室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减少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探讨湿化瓶集中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方法将100个湿化瓶按消毒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50个,观察组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后返回科室的方法,对照组采取科室自行消毒处理后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来对比观察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湿化瓶细菌监测总合格率、第1天及3天的合格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合格率(44%),第1天合格率为72%,第3天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湿化瓶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管理的方法,可提高消毒效果,能有效防止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保存有效期的影响。方法:将消毒后的呼吸机螺纹管随机分为自然晾干组、95%乙醇冲洗干燥组和烘干箱烘干组,在消毒后0、7、14、21、28、35d螺纹管内表面采样,行细菌学检测。结果:消毒后0、7d三组螺纹管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后14、21、28、35d烘干箱烘干组消毒合格率高于95%乙醇冲洗干燥组和自然晾干组;烘干箱烘干组在消毒后0~28d均消毒合格。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呼吸机螺纹管保存时间不同,烘干箱烘干法保存有效期最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质控管理在供应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行常规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整改后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全年灭菌器械合格率(100.0%)、全年消毒剂灭菌合格率(99.4%)、全年供应室人员洗手合格率(9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94.9%)、(89.1%)。结论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供应室在消毒管理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的作用及其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 方法 2016年7月,衢州市中医医院供应室开始在消毒管理中推行全程质控管理。对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2014年7月—2016年6月)供应室的清洁消毒灭菌物品共25 012件,实施后(2016年7月—2018年6月)供应室的清洁消毒灭菌物品共27 885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实施前、后供应室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的物品消毒合格率为83.0%、灭菌合格率为86.0%、无菌包装合格率为86.0%、无菌发放合格率为85.0%,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的物品消毒合格率为97.5%、灭菌合格率为100.0%、无菌包装合格率为100.0%、无菌发放合格率为100.0%,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物品消毒、灭菌、无菌包装、无菌发放的合格率均提高(χ2=3 269.004、4 181.060、4 181.060、4 502.324,均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25%vs. 1.76%)降低(χ2=120.451,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后手术部位/切口(1.57%vs. 0.27%)与呼吸系统(1.14%vs. 0.93%)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5.925、5.956,均P<0.05)。 结论 供应室消毒管理中施行全程质控管理,提高了灭菌物品合格率,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介入室自行清洗消毒与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手术器械的质量。方法介入中心自行清洗包装待灭菌的器械54包进行清洗质量检测作为对照组,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的54包介入中心待灭菌的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检测作为试验组,检查指标:锈斑、关节灵活度、外观、咬齿,判断标准:清洗后的器械采用目测方法+带光源5倍放大镜、白纱布擦拭、杰力试纸进行清洗消毒效果监测检测,全部由同一人操作完成。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清洗质量比较,合格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问题最多的是锈斑,接收前84.2%,接收后94.6%,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显著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使器械得到了合理保养,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器械生锈和损耗,降低了科室成本,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充分发挥现代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的氧疗用品样本300个,根据消毒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个.对照组采用各自科室的常规消毒,试验组应用消毒供应室集中消毒,比较2组临床效果、消毒合格率和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和消毒后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致病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供应室消毒效果优于临床科室的自行消毒,集中消毒可降低消毒后的致病菌检出率,提高消毒后样品的合格率,从而提高消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螺纹管及部件简单易行的消毒方法。方法临床使用呼吸机后对呼吸机螺纹管及部件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液浸泡、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三种方法消毒灭菌并采样监测。结果三种方法消毒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100%,呼吸机管道及部件的细菌数达10000-130000 cfu/cm2。方法二和方法三生物学监测的灭菌合格率为100%,细菌培养阳性率为零,方法一的细菌培养阳性率5%,消毒后细菌的杀灭率为99.99%。结论三种消毒灭菌方法均能达到消毒效果;方法一简单易行、经济合理,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消毒灭菌物品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和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为两个时间段,将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人员纳入调查范围,分析消毒灭菌物品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的效果。(对比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前后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等情况)。结果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前(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其手术器械清洁度合格率、待消毒物品包装合格率、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96.00%、85.00%、92.73%)均低于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后(99.51%、96.67%、10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处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手术器械清洁度合格、待消毒物品包装合格率、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200份管理资料分成两组,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集的1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一直到2018年4月收集的100份管理资料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毒合格率以及临床相关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在消毒合格率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相关科室的满意度上,各科室对于实验组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科室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