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静脉输注药物治疗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患者分为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药物静脉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药物静脉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良反应组患者药物输注速度过快率、空腹输注率、负面情绪、无菌操作不当、输注药物剂量过多发生率高于无不良反应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药物输注速度过快、空腹输注、负面情绪、无菌操作不当、输注药物剂量过多均属于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药物静脉输注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对此,临床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管理,规范日常行为与用药,保证患者药物输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门诊神经症患者药物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中,影响神经症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评定268例门诊神经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状况,分别按患者首发和复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分组,采用组间及首发和复发间比较,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神经症患者门诊药物治疗依从性与其发病次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相关。结论:虽然此单因素分析仅说明了现象,不能揭示本质,但对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项因素仍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思雅芳  张妮 《贵州医药》2023,(10):1550-1551
目的 探讨影响住院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选择住院患者80例,依据并发急性肾损伤情况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12.50%。两组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并发组患者的高血压、急性感染、低血容量、机械通气比例、血尿酸、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肾毒性药物比例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血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并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住院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包括急性感染、低血容量、机械通气、肾毒性药物(P<0.05),不包括高血压、血白蛋白、血尿酸、血管活性药物(P>0.05)。结论 影响住院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包括急性感染、低血容量、机械通气、肾毒性药物,临床应该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放疗病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等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放疗病区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出院的165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放疗病区气管切开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全院明显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较高。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及吸烟史。结论:放疗病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明显区别于其他患者,对于有吸烟史及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若出现感染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谈输液的常见反应、具体分析及有效预防。方法查阅我院2005~2013年的护理部输液反应记录,从中收集20例完整记录:男12例,女8例。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布,使用的液体及其构成比,输液中加用药物分类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输液反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与药物、患者因素、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输液环境有关,尤其是患者的体质及过敏禁忌有很大因素,必须做到谨慎仔细观察记录患者输液的症状。结论输液反应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热源反应、过敏反应、配液、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及患者年龄、个体差异等。对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医护人员对药物及器具的卫生监测;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加强巡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降压药使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地区2019年4月—2021年4月规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6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降压药使用效果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因素。结果:6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使用降压药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者为272例(39.77%),以推荐药物及联合用药(双联、三联及以上)获有较高血压控制效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效果独立性风险因素为高血压分级(Ⅱ~Ⅲ级)、用药方案(单一)、饮酒(有)、吸烟(有)及务农劳动(无)。结论:本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欠缺规范,血压控制效果有待提高,应侧重关注高血压分级高及用药方案单一患者,且强化日常行为,鼓励务农劳动有利于血压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爱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89-1090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终止妊娠患者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药物流产5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孕周、年龄、经期、孕囊直径、孕产次、子宫位置及盆腔炎发生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孕周〉7周、年龄t〉35岁、经期≥5周、孕囊直径≥2.0cm、经产妇、子宫后倾后屈、慢性盆腔炎是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高危因素。结论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因素较复杂,临床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尽量克服或选择人工流产,减少因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分析近15年来67例尿毒症伴发低血糖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结果尿毒症伴发低血糖症患者的病因为自发性低血糖、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及服用可导致低血糖症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等。结论尿毒症患者因多种因素可以引发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时易被误诊,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岚  张红星 《天津药学》2003,15(5):57-59
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应用前景。通过研究遗传因素(基因型)与药物反应相互关系,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消除等个体差异的基因特性,以及相同药物对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患者产生不同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据此开发新药和进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0.
药源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小青 《天津药学》2011,23(4):53-55
药源性肝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和药物因素,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草药排在首位,其次是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及患者应充分重视药源性肝损坏的危害,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依从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用药不依从情况,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统计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不依从情况,分析不依从的原因。结果:脑卒中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分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两方面。结论:医药工作者应从多个角度为患者着想,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真正提高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陆梅 《医药世界》2007,(9):166-167
为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知识及营养知识的掌握现状;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其饮食、药物、运动、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行为的执行状况以及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揭示存在问题,为今后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8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8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有48例(25.67%)药物治疗依从性佳,139例(74.33%)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有记忆力、理解力减退;经济原因;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及药物的副作用等。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化脓性角膜炎患者病原菌学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化脓性角膜炎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行病原学检查、耐药性分析,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5例化脓性角膜炎患者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GPB),主要GPB中表皮葡萄球菌(SE)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溶血性链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而作为主要革兰阴性菌的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多因素分析发现,眼表疾病、TC≤4.31mmol/L、眼部手术史、WBC>6.67×109/L、佩戴角膜接触镜、ALB≤39.21g/L、使用抗菌药物、Hb≤134.87g/L、眼部外伤或角膜异物、CRP≥1.18mg/L均为化脓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眼部手术史、佩戴角膜接触镜、眼表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眼部外伤或角膜异物等为化脓性角膜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化脓性角膜炎患者主要致病菌为GPB,且细菌存在多重耐药的问题,临床应在治疗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药物,以减少细菌迁移。  相似文献   

15.
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口服化疗药物已发展为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药物依从性差及药物不良反应却是肿瘤患者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良好的药物素养则是确保用药安全及化疗疗效的关键。本文将从药物素养的定义和口服化疗肿瘤患者药物素养的现状、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口服化疗肿瘤患者药物素养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提高口服化疗肿瘤患者的药物素养水平、保证化疗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心理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仲品 《中南药学》2003,1(5):309-311
影响药物体内过程,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药物治疗失败,出现毒副作用等,以往认为这仅是生物因素,即疾病因素和生理因素。在制订用药方案时仅从患者有无肝、肾、消化道及循环系统等疾病因素和年龄(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性别、妊娠等生理因素去考虑。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人群中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各种心理因素明显增多,已影响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黄立峰 《抗感染药学》2009,6(4):233-237
该文从影响和决定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疗效的若干因素出发,对抗感染治疗前情况分析、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确立及疗效评价3个环节中,细菌、药物、患者三方面的因素如何影响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为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75例发热性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发热性输液反应(FRI)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75例FRI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细菌内毒素试验(BET)结果、发生季节分布和药物配伍情况。结果75例发热性输液反应中90.7%的患者所输液体BET为阴性;FRI发生特点为女性略高于男性,5~8月为多发季节,体质弱的患者发生率较高,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生率与配伍药物相关。生物生化及酶类、中草药注射液类、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分别占配伍药物的17.2%,15.3%,7.4%。结论75例FRI主要是药物热,服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本院甲状腺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规范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3 月~9 月我院头颈外科收治的400 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对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因素与手术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400 例患者中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68 例(17%);其中预防用药时机掌握在0.5 ~ 2 h 内者56 例(82.3%),24 h 内停用抗菌药物者52 例(76.5%);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4 类6 种,应用频次排序列前3 位的依次为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和头孢美唑。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是术后服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院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日趋规范,但在术前用药时机、用药品种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年龄>50 岁、手术时间>2 h、术前患糖尿病为术后服用抗菌药物的三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从检测、感染、并发症、药物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结果 其原因较复杂,因素不同,预后不同,感染和药物是其主要因素。结论 有必要辨识其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处理提供依据。原则上。要动态观察血小板变化,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纠正缺氧和酸碱失衡,慎用可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