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用药8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高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ADR以皮肤反应最多,其中各种皮疹和瘙痒症常见。结论:只有加强ADR监测与报告,不断掌握药品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审慎用药,才能避免或减少ADR重复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药品的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以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从我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中,分析总结了几种药物ADR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奥美拉唑致白细胞、粒细胞减少1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正式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为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现将我院2008年6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掌握ADR发生的动态,规范我院药品使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薛锦花 《当代医学》2010,16(31):141-142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4年1月~2009年6月的82例ADR报告表。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静脉用药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结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登记,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2014—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总结规律,借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2017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75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750例ADR中,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构成比最高,涉及的药品有 213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诱发的ADR居多(33.73%),静脉滴注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 (77.33%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和反应,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院1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更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针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集到的182例ADR,主要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和心血管药物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2位:其中由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就占80.7%。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所有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ADR的检测是患者安全用药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韦英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00-101
目的:对105例甲肝患者发生的8份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分析影响甲肝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方法:对105例甲肝患者发生的8份药品不良反应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因素、用药因素、药品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等方面,均能影响甲肝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认真了解引发ADR的危险因素,合理用药,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钟远军 《吉林医学》2011,32(22):4600-460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53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静脉注射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某院2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1~12月上报的245份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中药制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45例报告涉及16类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33.1%),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26.5%),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较多(38.0%),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 25例(10.2%),严重ADR 6例(2.4%).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1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ADR药品6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92例(73.0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9年上报的12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8类药物,54个品种,其次是抗感染药物74例(59.2%);静脉用药引发ADR为116例(92.8%);ADR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为皮肤损害(53例),其次为消化系统(21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正>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自从1988年我国试行ADR监测制度以来,ADR监测已成为发现药品安全性信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控制药品风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6月我院向国家ADR中心上报ADR报表,共计201例,其中一般类型的不良反应16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6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92倒(73.0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及53例ADR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建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35-136
目的介绍一年来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实践,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出规范管理ADR监测工作,才能够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数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全年收集、上报的53份药品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有效的对策。结果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微生物制剂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种类;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别;静脉给药途径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老年人、男性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多发群体。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降低ADR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周乐玲  杨思芸  曾友志  赵光凤 《西部医学》2010,22(1):128-129,13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30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占30.9%(71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66.5%(153例)。引起ADR的药品主要为抗茵药物(43.9%)和中成药(16.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0.0%(92例),其次是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应重视ADR监测,结合ADR发生特点,加强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行ADR监测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ADR的重复发生及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本文就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收集到的94例ADR,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院2010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的63例 ADR 报告分析.结果63例不良反应中,50~60岁患者 ADR 发生率最高占(36.5%);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占(60.3%);由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中最多占(39.6%),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占(49.2%),结论 临床应加强重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视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66例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按性别、来源、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报告中,来源于住院的患者最多,占72.7%,引发ADR的药物剂型水针剂占84.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瘙痒、恶心、呕吐、胸闷、气憋、心悸等。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的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