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寻找正常人前列腺外周带和移行带细胞在基因表达水平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试图从机理上探求两者在不同前列腺疾病中所占比例不同的原因.方法:用Trizol一步法从外周带(PZ)和移行带(TZ)成纤维细胞中抽提总RNA.通过定量RT-PCR技术测定CXCL1、CXCL2、CXCL3、IGFBP2、IGFBP3、IL-8、TA GLN、MEST的基因表达水平.此外,从PZ、TZ 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中收集、浓缩分泌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比较分析分泌蛋白的水平.结果:一些分泌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在PZ与TZ成纤维细胞存在显著差别,其中CXCL1、CXCL2、CXCL3与IL-8的mRNA在TZ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PZ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而IGFBP2、IGFBP3与TAGLN的mRNA在PZ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TZ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IGFBP3与TAGLN在PZ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其在TZ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分泌水平.结论:PZ与TZ成纤维细胞中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差异可能参与导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在前列腺不同区带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细胞系中由于HPV感染诱导沉默的特异抑癌基因,探讨HPV感染可能导致抑癌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机制。方法选取HPV阳性HeLa和Caski宫颈癌细胞系和HPV阴性C-33A和HT-3宫颈癌细胞系,分别经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Aza)处理,采用Agilent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Aza处理前后细胞全基因组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芯片结果,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BGS)检测目的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①芯片结果显示:HPV阳性和阴性细胞系共721条基因表达存在差异。②用药后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HeLa细胞系825条,Caski细胞系815条,c_33A细胞系1023条,HT-3细胞系1196条。HeLa和Caski细胞系共表达上调的基因为182条,剔除阴性细胞系共表达上调基因,筛选出阳性细胞系HPV相关表达上调基因97条,与阴性细胞系基因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筛选出13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具有功能者7条。③RT-qPCR结果:筛选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HPV阳性宫颈癌细胞系中甲基化频率明显高于阴性细胞系,支持芯片结果。结论筛选出的7条新的潜在抑癌基因可能由于HPV感染诱导发生甲基化而沉默,为进一步探讨HPV诱导抑癌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 5 氮 2′ 脱氧胞苷 (5 aza CdR)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 ,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理。方法 用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SL I) ,观察 5 aza CdR对其抗肿瘤作用。根据用药不同分为 5 aza CdR组、5 aza CdR 顺铂 (DDP)组、DDP组和对照组 (注入生理盐水 ) ,测定用药前后各组肿瘤体积的变化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用药前后p16基因 5′二核苷酸胞嘧啶 (CpG)岛甲基化状态及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5 aza CdR组、5 aza CdR DDP组及DDP组与对照组比较 ,其抑瘤率分别为 79.10 %、90 .32 %及 10 .13% ,前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 ,DDP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用 5 aza CdR后 ,SL I的p16基因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 ,mRNA表达逐渐恢复。结论  5 aza CdR有肯定的抑瘤作用 ,其抑瘤作用的可能机理主要是通过p16基因去甲基化解除转录抑制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16^INK4a基因表缺失的机制,为p16^INK4a相关性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和PCR、PCR-SSCP、甲基化特异性PCR和DNA测序等方法重点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缺失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p16^INK4a基因缺失、突变和5'-CpG岛甲基化,分析它们与肿瘤预后的关系。结果:43份p16^INK4蛋白表达阴性标本中检测到p16^INK4a基因纯合缺失4例,第1、2外显子各2例;第2外显子点突变2例,经DNA测定确定1例为第2外显子494位G→T变异,位于非编码区;1例为第2外显子343位G→T变异,相应的氨基酸变异为第115位缬氨酸(GTG)→亮氨酸(TTG);应用MSP法检测出14例(32.6%)5'-CpG岛甲基化并经DNA测序证实。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的14份标本中仅检测到1例(7.14%)5'-CpG岛甲基化,而未发现基因缺失和点突变证据。3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中p16^INK4a基因异常16例,较无异常18例预后更差(P=0.0008)。结论:5'-CpG岛甲基化可能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16^INK4a基因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去甲基化治疗可能成为该类肿瘤一种有用的生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宫颈癌细胞中RAR-β基因表达的情况,并探讨RAR-β基因DNA甲基化与RAR-β基因表达缺陷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33A和Caski细胞中RAR-β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其RAR-β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宫颈癌细胞中RAR-β基因DNA甲基化状态及采用5-脱氧-2’-杂氮胞苷(5-Aza-edR)处理后RAR-β基因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以及5-Aza-edR处理对RAR-β基因表达缺陷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比色法测定5-Aza-edR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SiHa、HeLa、Caski和C33A细胞中RAR-β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8、0、0.60±0.19、3.12±0.92,RAR-β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7、0、0.14±0.05、0.68±0.21。SiHa、HeLa、Caski细胞中存在RAR-β基因的表达缺失或低下,而C33A细胞中存在RAR-β基因的表达。MSP技术检测发现,SiHa、HeLa、Caski细胞中存在RAR-β基因DNA甲基化,而C33A细胞为非甲基化状态。5-Aza-edR处理后,SiHa、HeLa、Caski和C33A细胞中RAR-β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82±0.59、2.13±0.62、1.67±0.43、2.95±0.89,RAR-β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9±0.21、0.83±0.29、0.56±0.16、0.64±0.20。5-Aza-cdR处理前后SiHa、HeLa、Caski细胞中RAR-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A细胞中RAR-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5-Aza-edR处理后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结论RAR-β基因的表达缺陷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RAR-β基因DNA异常甲基化是导致该基因表达缺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16、CDH1、RASSF1A和TIMP3基因DNA甲基化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MSP)对CINI组(40份)、CINⅡ~Ⅲ(40份)、宫颈癌组(40份)病变组织中p16、CDH1、RASSF1A和TIMP3基因DNA甲基化程度进行检测。另取正常宫颈组织20份作为对照组。结果(1)对照组中p16、CDH1、RASSF1A和TIMP3基因的DNA甲基化阳性率均为0。(2)p16和CDH1基因的DNA甲基化阳性率,CIN11~m组(分别为22%、35%)明显高于CINI组(分别为2%、5%,P〈0.05);RASSF1A和TIMP3基因的DNA甲基化阳性率,CINⅡ~Ⅲ组(分别为12%、15%)虽高于CINI组(均为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癌组p16(40%)、CDH1(58%)、RASSF1A(20%)和TIMP3(35%)基因的DNA甲基化阳性率虽均高于CINⅡ-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宫颈癌组p16、CDH1、RASSF1A和TIMP3基因的DNA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CI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上述基因的DNA甲基化的总阳性率(即任何一个基因出现甲基化即为阳性),宫颈癌组(90%)明显高于CINⅡ~Ⅲ组(55%,P〈0.05),且此两组均明显高于CINI组(8%,P〈0.05)。结论 随着从宫颈不典型增生向浸润癌的进展,p16、CDH1、RASSF1 A和,TIMP3基因的DNA甲基化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抑癌基因的DNA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是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共价修饰方式。甲基化程度的增加通过以下4种途径抑制相应基因表达:①DNA甲基化直接抑制DNA结合蛋白与相应序列的结合。②DNA甲基化通过甲基化CpG结合蛋白抑制基因表达。③DNA甲基化转移酶直接参与基因沉默过程。④DNA甲基化影响基因转录的延伸过程。DNA甲基化对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表达也有调节作用,这一作用通过直接影响蛋白-DNA结合及甲基化CpG结合蛋白抑制基因表达这两种途径实现。综述DNA甲基化抑制基因表达的途径、FsHR转录调节及DNA甲基化对FSHR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STAT3基因介导表观遗传学调控对子痫前期(PE)发病中的影响机制。方法:收集30例正常(Con组)和30例子痫前期(PE组)产妇胎盘组织,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1、STAT3、PTEN、TSC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MeDIP-Seq)检测甲基化程度差异。体外培养HTR8/Svneo、JEG-3、JAR、BeWo滋养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STAT3沉默组(shSTAT3组)、STAT3过表达组(STAT3OE组)。应用去甲基药物(5-AZA-DC)处理,采用GST-pull down,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亚硫酸盐测序PCR(BSP)检测。结果:(1)在胎盘组织中,与Con组相比,PE组胎盘组织中DNMT1 mRNA和蛋白[(5.25±1.12 vs 8.02±0.67)ng/ml、(3.33±0.98 vs 7.31±0.55)μg/ml,P<0.05]表达升高,STAT3[(5.17±0.98 vs 2.27±0.33)ng/ml、(6.12±1.03 vs 2.59±0.43)μg/ml,P<0.05]、PTEN[(4.58±0.77 vs 1.97±0.28)ng/ml、(6.21±1.04 VS 2.28±0.36)μg/ml,P<0.05]、TSC2[(6.39±0.83 vs 3.16±0.52)ng/ml、(6.56±0.67 vs 3.03±0.17)μg/ml,P<0.05]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MeDIP-Seq检测出PE组甲基化水平显著增高,其中STAT3、PTEN、TSC2基因为甲基化差异显著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细胞株中,与Con组相比,GST-pull down验证HTR8/Svneo细胞中STAT3与PTEN、TSC2蛋白体外相互作用,CHIP证实在HTR8/Svneo、JEG-3、JAR、BeWo细胞中STAT3能明显富集靶基因PTEN,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HTR8/Svneo、JEG-3、JAR、BeWo细胞中STAT3调控PTEN启动子活性,5-AZA-DC干预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和BSP检测HTR8/Svneo细胞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5-AZA-DC干预前shSTAT3、STAT3OE组甲基化显著,干预后呈非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基因是介导表观遗传学调控引起PE发病的重要基因,可作为子痫前期表观遗传学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异常DNA甲基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HOXA10基因的表达及DNA的甲基化,探讨HOXA10基因异常表达及DNA异常甲基化在EMs发病及不孕机制中的状态和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10例合并不孕)、非EMs患者20例(卵巢良性囊肿1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10例)。分别采取其在位、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XA10基因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OXA10基因3个启动子区F1、F2、F3的甲基化状态。结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的HOXA10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内膜(P<0.01),EMs在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5%(9/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50%(5/10)。EMs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0%(8/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40%(4/10)。正常内膜组仅有1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5%(1/20)。EMs在位、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及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P=0.32),但与正常内膜组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XA10基因在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状态,EMs中存在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EMs合并不孕患者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的DNA甲基化明显高于非EMs不孕患者。EMs中HOXA10基因的DNA异常甲基化可能与其发病及不孕机制有关,深入研究EMs中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有望为阻断EMs发病或治疗其引起的不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f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结果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5.7%,蛋白阳性率为42.9%,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蛋白表达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晓林  范勇  孙筱放 《生殖与避孕》2010,30(6):367-374,407
目的:建立结合多重链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全基因组扩增法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对单细胞进行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诊断的方法。方法:对脊髓性肌萎缩症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1,smn1)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皮肤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使用MDA法进行全基因组扩增,使用AS-PCR检测扩增产物的smn1和smn2基因,同时扩增D5S435、D5S351这2个微卫星位点,评估扩增效率、等位基因脱扣(allele dropout,ADO)率及污染检测。结果:对18个SMA细胞和21个smn1基因正常的细胞进行扩增。smn1和smn2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90.4%(19/21)和94.8%(37/39)。2个微卫星的扩增成功率为82.1%(32/39)和88.9%(16/18),ADO率分别为16.22%(6/37)和12.5%(2/16)。总扩增成功率为88.89%(104/117),总ADO率为15.09%(8/53)。结论:建立了结合MDA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对单个细胞进行smn1、smn2基因的扩增方法,为SMA单细胞植入前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1)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 mRNA的表达及去甲基化试剂5-Aza-CdR处理Ishikawa细胞前后孕激素两种受体亚型及DNA甲基化转移酶mRNA的表达;(2)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总PR表达显著降低,与病理类型相关;PRB表达显著下降,与其临床特征无关。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中,加入5-Aza-CdR2.5μmol/L48h后,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甲基化条带均消失;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 mRNA表达水平增加;同时Ishikawa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B表达下调。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相关;去甲基化试剂5-Aza-CdR可逆转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恢复P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甲基化酶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ADC)对人绒毛膜上皮癌细胞株JEG-3细胞的生物学作用,观察JEG-3细胞H19表达变化与滋养细胞增殖、分化和侵袭等行为的相关性,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滋养细胞侵袭行为的调控。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杂氮脱氧胞苷在不同时相下对JEG-3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小室迁移实验观察5-杂氮脱氧胞苷对JEG-3细胞迁移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检测5-杂氮脱氧胞苷作用下JEG-3细胞H1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5-杂氮脱氧胞苷对JEG-3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经100μmol/L5-杂氮脱氧胞苷作用24h后的JEG-3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受限,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经5-杂氮脱氧胞苷作用后JEG-3细胞中H19mRNA表达增高,在一定范围内与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可致H19mRNA过量表达,并进一步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H19印迹基因表达上调与滋养细胞增殖抑制和迁移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睾丸组织COXVIIa(cytochrome Coxidase VIIa)表达的加龄变化及其与睾酮合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选用出生后1周、3周、5周、3月和24月龄雄性SD大鼠,每组6只。②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COXVIIamRNA的表达。③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COXVIIa蛋白表达。④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浓度。结果:①血清睾酮浓度3月、24月、5周、3周和1周龄组依次降低,其中3月龄和24月龄组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OXVIIamRNA水平24月、1周、3周、5周和3月龄组依次降低,其中3月龄和24月龄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睾丸组织COXVIIa蛋白表达,24月龄组最强,3月龄组最弱,除1周龄和3周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睾酮浓度与COXVIIa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80,P=0.013;r=-0.447,P=0.000),而COXVIIa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41,P=0.000)。结论:COXVIIa随增龄变化,老年大鼠COXVIIa显著上调,与睾酮合成能力下降有关,可能成为治疗PADAM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的特异性配体罗格列酮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PPAγ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干预前后细胞中PPARγ、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SKOV3细胞表达PPARγ,罗格列酮作用于SKOV3细胞24h后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活化PPARγ,下调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上揭示PPARγ可能是基因治疗卵巢癌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对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575例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妇女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分析年龄、转化区、病毒负荷量与宫颈活检病理的关系。结果:575例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的妇女中,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的检出率为7.48%(43/575)。患者年龄为30~39岁、40~49岁、≥50岁的宫颈高级别病变患病风险分别是30岁的1.44(0.45~4.35)、0.97(0.30~3.11)、1.78(0.48~6.68)倍。不同宫颈转化区TZ1、TZ2、TZ3的CINⅡ+检出率分别为7.86%(32/407)、7.79%(6/77)和5.49%(5/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病毒负荷量的中位数逐渐增加,宫颈高级别病变较低级别病变及慢性炎症的病毒负荷量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女性存在一定的患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可减少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漏诊。病毒负荷量较高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患病风险较大,但患病风险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栽体介导抑制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l)表达,探讨Pinl对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GPU6/GFP/Neo—Pinl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至宫颈癌细胞SiHa中;实验设3组:实验组(SiHa/pGPU6-PinlsiRNA组)、阴性对照组(SiHa/pGPU6-con组)和空白对照组(Si-Ha)。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Pinl的表达;M1Tr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SiHa/pGPU6.PinlsiRNA的SiHa细胞中,Pinl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68.1%和54.8%,细胞增殖显著抑制。TUNEL显示典型细胞凋亡特征,SiHa/pGPU6-PinlsiRNA组的凋亡指数(AI)为(29.6±14.58)%,显著高于SiHa/pGPU6-con组[(8.44±5.65)%]和空白对照组[(5.34±4.47)%](P〈O.05)。SiHa/pGPU6.PinlsiRNA组的细胞凋亡率为(30.95±16.47)%,显著高于SiHa/pGPU6-COIl组[(6.18±6.10)%]和空白对照组[(5.95±4.99)%](P〈0.05)。结论:RNA干扰技术能特异高效的抑制Pinl基因的表达,Pinl基因的下调能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提示Pinl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Omentin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43例经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按WHO标准诊断出的GDM孕妇与43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进行年龄、产次、分娩前体重指数(BMI)、分娩孕周配对后,测量两组产前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于剖宫产术中留取研究对象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的Omentin mRNA表达水平,分析Omentin mRNA表达水平与产前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1)GDM组皮下及网膜脂肪组织的Omenti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NGT组对应部位的表达水平。(2)单因素分析中,HOMA-IR与孕前和分娩前BMI、以及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的Omentin 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相关性;但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孕前BMI和网膜脂肪组织的Omentin mRNA表达量是HOMA-I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GDM患者网膜脂肪组织Oment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妊娠期晚期I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致癌基因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以及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到HeLa细胞。实验分为2组,p53转染组(p53-HeLa组)和空白对照组(HeLa组),wtp53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鉴定,并检测p53mR-NA和COX-2mRNA瞬时转染及稳定转染前后表达的变化。CCK-8染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后HeLa细胞中的p53mRNA表达增加,COX-2mRNA表达减少。通过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分析,转染后与转染前相比,生长明显减慢(P<0.01),wtp53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外源性wtp53基因表达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中COX-2mRNA的表达;wtp53可能通过抑制COX-2对宫颈癌HeLa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阻碍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