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疾病患者血糖及细胞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83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血糖的相关性.根据预后将83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的血糖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疾病患者CD3~+、CD4~+、CD4~+/CD8~+、CD16~++CD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与CD3~+、CD4~+/CD8~+、CD16~++CD56~+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348、-0.256、-0.301,P均<0.05).死亡组血糖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CD4~6/CD8~+、CD16~++CD56~+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腩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细胞免疫功能与血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均可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介入栓塞化疗(TACE)序贯方案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全身化疗+微波消融+TACE序贯治疗)与对照组(全身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客观有效率为66.67%(28/42),高于对照组的42.10%(16/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首次治疗后CD3+、CD4+阳性率、CD4+/CD8+比值均显著大于,CD8+显著小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中位存活时间26.0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3.60个月(P<0.05).[结论]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行微波消融+TACE治疗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NF-α、IL-6及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水平;并观察咽炎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TNF-α、IL-6及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结果咽炎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8+高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外周血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存在TNF-α、IL-6水平升高,细胞免疫水平降低的情况,经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7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被分为开腹手术组(n=30)及腹腔镜手术组(n=27).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3 d监测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 CD3+、CD4+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降低(P<0.01),术后3 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腹腔镜组术后1 d的CD3+、CD4+、CD4+/CD8+比值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剖腹手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脑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46例,未输血组15例;健康对照组40例。三组均在术前、术后3d、14d、30d分别抽静脉血备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NK细胞。结果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d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30天与第3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3天该值明显减少(P<0.05或0.01),但CD8+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4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细胞免疫无差异。术后第3天,未输血组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与输血组比较(P<0.05),CD8+无差异。术后第14天、30天,未输血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0.05)。结论输血对脑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该类患者的输血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丙肝病毒(HC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探讨HCV感染慢性化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0例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其外周血HCV-RNA载量进行检测。结果外周血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CHC患者组低于正常组(P<0.05)。随着HCV-RNA载量的增高CD3+、CD4+及CD4+/CD8+比值逐渐降低(P<0.05),HCV-RNA载量取对数与CD4+及CD4+/CD8+负相关(P<0.05)。结论 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促进了持续性免疫性肝损伤,导致感染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及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水平的变化,了解HSP合并MP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MP感染与HSP免疫学发病机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MP-IgM抗体,又分为MP-IgM阳性组21例、阴性组32例,并选择20名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所有儿童外周血CD3+、CD4+、CD8+、CD19+、CD4+/CD8+和NK(CD16++CD56+)细胞水平。结果 53例HSP患儿中MP-IgM阳性21例,其阳性率高达39.6%;HSP患儿外周血CD3+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CD4+细胞和NK(CD16++CD56+)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SP患儿CD8+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CD19+B细胞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SP患儿支原体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发现,支原体感染阳性组CD8+细胞百分率较阴性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CD8+比值和NK(CD16++CD56+)细胞活性下降更显著,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SP儿童中有较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率;HSP患儿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NK细胞活性降低,B细胞多克隆活化,说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HSP的发病;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更加紊乱,表现在CD8+细胞百分率升高更明显,NK(CD16++CD56+)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下降更显著;提示MP感染可能在HS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患者的腹腔液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内异症患者腹腔液CD3+、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异症腹腔液CD8+T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异症组腹腔液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子宫肌瘤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子宫肌瘤组腹腔液CD4+T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3+T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T细胞明显升高(P<0.05)。轻度和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CD3+、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轻度和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两组腹腔液CD3+、CD4+和CD8+T细胞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度组腹腔液CD4+/CD8+比值低于轻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腹腔液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检测腹腔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ESC 2005急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必要时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8例(乌司他丁+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 h血清CD4+、CD8+、CD4+/CD8+、NK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均呈升高趋势.CD4+两组治疗后24 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4+/CD8+两组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4 h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K细胞呈下降趋势,治疗后12 h的变化较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以CD4+、CD4+/CD8+下降为主,并有NK细胞增多.使用乌司他丁能提高CD4+、CD4+/CD8+水平,降低NK细胞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与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DM+LTB组)及单纯肺结核患者(LT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进行检测,并以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LTB组和LTB组除CD3+CD4+/CD3+CD8+升高,其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M+LTB组的外周血CD19+、CD3+、CD3+CD8+绝对值比LTB组低,而CD3-/CD16+CD56+、CD3+CD4+绝对值则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LTB组CD3+CD4+/CD3+CD8+比值显著高于LT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DM+LTB组和LTB组的血清IgA和IgG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gM差异不大。DM+LTB组的血清IgA、C3和C4均显著高于LTB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特别是CD3+CD4+/CD3+CD8+比值、IgA、补体C3和C4可为临床治疗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存式联合自体回收式输血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预存式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时间(TT)]及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NK)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感染率2.17%(1/46),与对照组8.70%(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4,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2h及24h的Hb、Hct、PLT、FIB、PT、APTT及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输血后24h及72h的CD3+、CD4+、CD4+/CD8+及NK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24h的CD3+、CD4+、CD4+/CD8+及NK显著下降(P<0.05),72h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CD3+、CD4+、CD4+/CD8+及N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存式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安全有效,且对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优于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儿病情与外周血免疫指标以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AE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并分析其与AE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红细胞免疫亲和力受体(FEER)、红细胞免疫因子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C3b免疫受体花环(RBC-C3bR)、电泳指数、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以AE为自变量,以CD3~+、CD4~+、CD4~+/CD8~+、CD8~+、NK细胞、FEER、RBC-ICR、RBC-C3bR为因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AE与CD8~+呈正相关性(r=0.657,P 0.05),AE与CD3~+、CD4~+、CD4~+/CD8~+、NK细胞、FEER、RBC-ICR、RBC-C3bR细胞水平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8、-0.635、-0.768、-0.814、-0.987、-0.765、-0.854,均P 0.05)。结论 AE患儿体内的外周血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与疾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50例(口腔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水平,分析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NK细胞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腔癌组CD3~+及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8~+T淋巴细胞降低不明显(P0.05)。与Ⅲ~Ⅳ期口腔癌患者比较,Ⅰ~Ⅱ期患者的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0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4~+/CD8~+降低不明显(P0.05)。与无复发患者比较,术后复发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结论口腔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且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12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消化系统各肿瘤组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16/56+)百分率下降(P<0.01);T4/T8(CD3+CD4+/CD3+CD8+)比值降低(P<0.05);T8细胞(CD3+CD8+)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消化系统各肿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抗瘤疗效和判断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2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21例MPP患儿(病例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功能(IgGI、gA、IgM、C3、C4,CH50)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同时以健康儿童2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Ig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CD3+、CD4+、CD4+/CD8+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C3、CH50则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期和恢复期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MPP患儿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明显低下状态,B细胞功能受损,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失调,补体系统被激活,患儿免疫功能恢复较慢,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对MPP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自然杀伤(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微小RNA-137(miR-137)、微小RNA-29a(miR-29a)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RR)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iR-137、miR-29a和CA-125、CEA、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NSCLC患者疗效,下调miR-137、miR-29a表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生存截瘫患者外周血淋巴细 胞亚群水平,评估截瘫患者40多年后细胞免疫功能的状况。方法采 集110例截瘫患者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Th细 胞,CD8+Ts细胞,CD4+/CD8+),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并与正 常对照作比较。同时,按性别分层比较各项目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截瘫组与对照组比较,截瘫组CD8+T细胞升高,CD4+/CD8+和CD16+CD56 +NK细胞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75,1.052,0.674,均P <0.05)。 CD3+,CD4+T细胞和CD19+B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00,1.490,0.223,均 P >0.05) 。按性别分层,CD19+B细胞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0.03 8,均P <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 F=0.002~1.808,均P >0.05)。CD4+与CD 8+,CD4+与CD4+/CD8+,CD4+与CD16+CD56+,CD8+与CD4+/CD8+,CD8 +与CD16+CD56+,CD19+与CD16+CD56+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01)。结论唐山地震截瘫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紊乱。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学     
070350心理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苗天爱…//护理学杂志.-2006,21(23).-6~8将67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进行长春地辛(VDS)方案辅助化疗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4例)仅进行VDS方案辅助化疗。测定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D4+活性较化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干预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辅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CD4^+、CD4^+/CD8^+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t=5.236,2.270,P=0.000,0.015);CD8^+高于术前(t=-3.139,P=0.004);对照组术后CD3^+、CD4^+、CD4^+/CD8^+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t=3.357,9.197,5.418,P=0.003,0.000,0.000),CD8^+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t=-5.024,P=0.000);术后两组CD4^+和CD4^+/CD8^+T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CD3^+细胞下降,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CD3^+细胞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D3^+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CD8^+T细胞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