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中南地区汉族ABO、Rh等主要血型系统抗原分布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调查研究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ABO、Rh等主要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 2 172人 ,进行ABO、Rh、MN、P血型系统的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分析。结果 (1)ABO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 >O >A >AB ,基因频率r >q >p ,民族指数 =0 .88。 (2 )A2 表现型频率为 1.0 2 %。(3)Rh血型表现型以CCDee、CcDE多见 ,基因组合体频率CDe(0 .6 812 )最高。(4 )MN血型基因频率m =0 .4 95 1,n =0 .5 0 4 9。(5 )P血型基因频率P1 =0 .12 2 3,P2 =0 .8777,结论 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ABO、Rh等主要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与北方汉族人群血型抗原分布特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作者1983年在久治工作期间,对当地藏族329人的ABO血型、164人的Rh血型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抗A、抗B血清为本院制备;抗C;抗c、抗P、抗E血清系上海市中心血站得供,效价均符合要求。按中国医科院编《血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结果与讨论:一、ABO血型:ABO血型分布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7593名部队官兵ABO血型系统抗原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部队官兵ABO血型系统抗原分布 ,以建立完善战备血液采供体系。方法 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选择陆军、空军、第二炮兵等部队官兵 75 93名 ,进行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研究分析。结果 ABO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 >A >O >AB ,基因频率r>q >p,抗原分布O :A :B :AB为 2 9:3 0 :3 1:10 ,民族指数 =0 .973 8。结论 部队官兵ABO血型抗原分布确立 ,对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和建立完善战备血液采供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的发生与ABO血型抗原分布关系。方法 选择LDH患者 717例,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及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等调查分析。结果 ABO血型分布特征为: (1 )表现型频率顺序为B>A>O>AB。 ( 2 )基因频率顺序为r>q>p。 (3 )r值与汉族人群O型基因频率最高相符。 (4 )民族指数为 0. 874 6。 (5 )患者ABO血型抗原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均与正常人群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结论 LDH患者与汉族正常人群ABO血型抗原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发生LDH与ABO血型间无显著相关性关系,血型因素不是重要的LDH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病人,女,23岁,福建某山区人。2014年1月2日来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做产前检查。ABO和Rh血型检测(手工法),发现患者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正定性B型,反定型O型,Rh D阳性。考虑到患者有两次流产病史,高度怀疑其血清中含有ABO血型系统以外的高效价抗体。经进一步检测,患者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为1:256;  相似文献   

6.
张秋丽  周俊 《人民军医》2012,(12):1197-1198
Rh血型是已知最复杂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抗原已发现40多种,在输血医学上的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因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导致配血不合的报导较多,而因献血者血清Rh血型抗体导致的配血不合则较少见。现将因献血者血清存在抗-E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ABO血型抗原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及血型血清学方法 ,选择鲁中南地区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 5 8例 ,进行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结果 通过测算分析 ,取得以下主要数据 :( 1 )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 >A >O >AB ,基因频率r>q>p。 ( 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相对危险率 :B型为 1 3 2 1 7,A型为 1 1 5 61 ,O型为 0 745 7,AB型为 0 3 41 2。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ABO血型分布与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的抗原分布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具备单一A ,B抗原者 ,而不具备单一A ,B抗原者则为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RhD阴性血型属稀有血型 ,我国汉族人发生频率 <1% [1] 。在临床工作中常因Rh阴性血型血源供应困难而影响临床抢救治疗。北海市Rh血型的调查目前尚属空白。为了掌握北海市人群RhD阴性血型的分布和频率 ,建立Rh阴性血型档案 ,为成立Rh阴性血型的献血队伍提供帮助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Rh血型的调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共检测北海市献血者 ,中、高考体检者 ,门诊及住院病人10 0 0 0人。其中男 5 0 6 7人 ,女 4 933人 ,年龄最大 98岁 ,最小 1天。1 2 试剂 抗D、抗C、抗E、抗c、抗e、抗A、抗B…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民族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其特异性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对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各临床科室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的34 401例患者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对于抗体阳性的血液标本鉴定其抗体种类和类型。结果:青海高原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197%(51/25 931)、藏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254%(14/5 503)、回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474%(14/2 952)。结论:本研究检出了青海高原地区汉族、藏族、回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频率和分布特点,检出较多的特异性抗体除外冷抗体及自身抗体,依次为抗Rh、抗M、抗Lew、抗P等;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民族人群不规则抗体存在民族特异性及地域性,建议青海高原地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应将不规则抗体筛查纳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0.
藏族士兵的ABO血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遗传和种族的不同,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也不同,笔者检测了从西藏高原应征入伍的237名藏族士兵ABO血型,旨在一方面了解藏族青年血型遗传特征,另外对战争情况下为藏族士兵血源种类的准备提供相关信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37例士兵均为世居西藏拉萨、昌都、日喀则、林芝等地的藏族纯血统男性青年。年龄17~23岁。1.2调查方法(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抗A抗B效价均>128,亲和力<10秒。(2)检测方法:采用静脉德国试管凝聚法和玻片凝聚法联合检验。先用玻片凝聚法做血型检验,凝…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低,申请输注红细胞。患者血型鉴定结果ABO血型系统为B型,Rh血型系统D、C、E、c、e分别为+、-、+、+、-(玻片法及微柱凝胶法);两次不规则抗体筛选(微柱凝胶法),结果Ⅰ、Ⅱ、Ⅲ号细胞均阴性,自身对照阴性;输血前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主侧、次侧均相合,两次分别间断性输注B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4U和  相似文献   

12.
本组29省市区32736例CVD中抽样检查4395例ABO血型,结果分布是AB>O>A>B血型。与对照组统计分析,AB血型者发病率高,P<0.05;B型者发病偏低。血型与民族关系中仅维族高于汉族,P<0.05。家族史、血压和各省区CVD分型相关分析等无显著差异。部分省区ABO型血与脑卒中患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BO血型在沈阳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ABO血型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2 89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 60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 286例。搜集所有入选患者的ABO血型信息,分别统计各血型所占比例。同时于血液检验科搜集该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所有患者的血型分布数据,包括全院所有科室行ABO血型化验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58 301例,将该数据作为全人群对照组。结果对照组ABO血型分布情况与AMI患者人群分布情况相似,B型血所占比例最多,AB型血所占比例最少。AMI患者A型血患者比例略高于O型血,而对照组中A型血比例略低于O型血。AMI患者中,A型血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且STEMI亚组所占比例更高;O型血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且STEMI亚组所占比例更低;非O型血比例高于对照组,且STEMI、NSTEMI亚组均高于对照组,STEMI组高于NSTEMI组。结论心肌梗死发病可能与血型分布存在相关性,O型血可作为保护因素,而非O或A型血则作为危险因素,尤其对于STEMI患病人群,可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临床存在不规则抗体患者抗体特异性及民族分布分析,探讨输血前及产前进行抗体筛选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6例临床送检抗体筛选阳性的样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相合性配型。对32例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中已经检出具有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孕妇,产前因临床申请进行了特殊备血。结果:共有58例患者存在不规则抗体,其中汉族26例、藏族9例、回族15例、撒拉族5例、土族1例、蒙古族2例,少数民族不规则抗体比例高于汉族。结论:普及开展输血前及产前抗体筛查试验,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常规开展抗体筛查试验,对确保患者及时安全的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ABO血型是人类遗传的标志之一,通过研究它与疾病的关联,可以阐明某些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理。自从Arid等[1](1953)发现A血型与胃癌有伴随关系以来,疾病与不同血型系统以及其它遗传标志(如HLA系统、AHH酶活性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愈益广泛的兴趣,积累了许多引人注目的资料[2]。肝硬变与ABO血型的关系,国外已有报道[3-6],国内报道甚少,为了探讨肝硬变与ABO血型的关系,我们调查了394例肝硬变的ABO血型分布,并对肝硬变发病年龄与ABO血型及男女性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病例选择:所有病例来自我院1970~19…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ABO血型不合对Allo PBSCT患者造血重建的影响 ,将 2 0例恶性血液病(CML 9例、ALL 8例、难治性NHL 3例 )按统计学配对原则分组 ,ABO血型异同者各 10例 ,两组年龄、性别、诊断、移植前病程、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输注的MNC和CD34+ 细胞量及GVHD预防方法均无明显差异(P >0 0 5 )。外周血干细胞经G CSF动员后CS 30 0 0Plus分离 ,移植后定期检查血象和血型抗体滴度。结果显示 ,血型转为供者型的中位数时间 (40 2± 2 5 )天 ,白细胞、血小板达正常水平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血红蛋白 <110g/L者在ABO血型不合组明显高于ABO血型相合组 (5 5 %∶2 5 % ,P <0 0 1)。 6例ABO血型主要不合者 3例发生纯红再障。提示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影响红系造血重建 ,主要血型抗原不合时容易发生纯红再障 ,而GVHD及移植相关死亡率与红细胞血型无关  相似文献   

17.
祁京  吴靖辉 《人民军医》2011,(4):352-352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急性腹痛就诊。常规检查血常规及血型,进行ABO血型鉴定(玻片法),正定型试验抗-A凝集强度为1+,抗-B凝集强度为4+,反定型A1细胞±,B细胞无凝集,Rh(D)抗原阳性,正反定型不一致。再用手工试管法重复ABO正反定型试验及其他血清学试验,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操作。(1)ABO血型鉴定试管法:患者红细胞与抗-AB、抗-B标准血清反应凝集强度均为4+,与抗-A标准血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孕产妇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与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孕产妇整个妊娠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生产备血的孕产妇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做进一步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11 169例抗体筛查结果中52例为阳性(0.47%),其中Rh血型系统26例(50.0%);MNS血型系统9例(17.3%);Lewis血型系统5例(9.6%);kidd血型系统1例(1.9%);3例(5.8%)抗体水平较弱,未检出特异性;1例(1.9%)温自身抗体;7例(13.5%)患者拒绝检测。A型Rh阳性15例;B型Rh阳性9例;O型Rh阳性11例;AB型Rh阳性4例;A型Rh阴性4例;B型Rh阴性5例;O型Rh阴性2例;AB型Rh阴性2例。结论 孕产妇抗体筛查阳性不仅会造成交叉配血困难,给安全输血带来难度,而且会造成妊娠生产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整个妊娠周期的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保障孕产妇安全生产,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以及孕产妇安全输血的前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生成增加所致黄疸的典型性疾病,在人类26种血型系统中以ABO、Rh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最常见,其发病所占溶血的比例分别是83.5%和14.6%。此病因病情重,黄疸进展快,尤其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黄疸程度重,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琴  赵文斌 《人民军医》2009,(12):854-854
1病例报告患儿为第2胎第1产,女婴,胎龄34周,早产,由外院转入我院。出生体重2000g,羊水Ⅲ度粪染,出生后24h内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欠佳。考虑为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肺炎。因其母血型O型,Rh阴性,故临床医师诊断为Rh系统溶血。急查血型:患儿血型为A型Rh阳性,其母为O型Rh阴性。但患儿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经与Rh阴性同型血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