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镇静组306例给予异丙酚镇静、镇痛,对照组362例常规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反应和感受、检查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BP)、心率(HR)、呼吸(RR)、静脉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镇静组清醒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镇静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短(P<0.05),患者99.3%舒适无痛苦(P<0.05);镇静组BP、HR下降幅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BP、HR显著增高(P<0.05);镇静组清醒时间为11.6±2.3m in。结论:胃镜检查中适量应用异丙酚镇静、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王德林  陈强 《淮海医药》2000,18(2):96-97
目的 探讨异丙酚、氯胺酮在会阴部手术中麻醉的效果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20例男性成年病人行会阴部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充贲妥钠、氯胺酮麻醉组。比较两组起效和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满意,异丙酚组作用起产时间和清醒时间比硫贲妥钠组快。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醒时间短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异丙酚-芬太尼与咪唑安定-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Ⅰ组),咪唑安定-芬太尼(Ⅱ组)和对照组,常规胃镜组,Ⅲ组)。观察记录各组受检者术中的反应、胃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检查前中后BP、HR、SpO2,及术后问卷调查。结果Ⅰ、Ⅱ组术中不适反应少、100%舒适无痛苦(P<0.05)。Ⅲ组术中BP、HR显著增高,SpO2显著下降(P<0.01),而Ⅰ、Ⅱ组术中BP、HR及SpO2均一过性轻度下降(P<0.01)。与Ⅱ组比较Ⅰ组药物起效更快、苏醒及清醒时间更短、术中不适反应更少(P<0.01)。结论联合应用芬太尼-异丙酚及咪唑安定-异丙酚在镇静无痛苦胃镜检查中是舒适安全的,芬太尼-异丙酚联用起效更快、恢复时间更短、不适反应更少。异丙酚+芬太尼组合较适用于医院规模大、患者量大、有条件配备专职麻醉医师的内镜中心进行清醒镇静胃镜检查,对基层医院、患者量较少、无条件配备专职麻醉医师的医院咪唑安定+芬太尼组合是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更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丙酚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65例给予异丙酚镇静,110例予常规操作(不给予任何镇静药),比较2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观察其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无不适感率镇静组为96.9%,对照组为35.5%(P<0.01);镇静组患者咳嗽、呃逆、恶心呕吐和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3.1%、1.5%、1.5%、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3%、7.3%、48.2%、67.3%,P<0.01);镇静组胃镜操作时间为(4.1±1.2)min,短于对照组(5.3±1.7)min,(P<0.01)。镇静组患者清醒时间为(2.1±1.9)min,检查中有血压下降,但检查结束后迅速恢复检查前水平。结论胃镜检查时适量应用异丙酚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和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异丙酚和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胃镜检查患者 310例给予异丙酚和芬太尼镇静 ,30 0例行常规操作 (不给任何镇静药 ) ,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呼吸、脉搏、镇静程度、药物用量、胃镜操作时间及清醒时间。结果 :镇静组患者 98.4 %无不适 ,仅少数有咳嗽、躁动、打鼾、呃逆 ,但检查结束后均不能回忆起检查过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咳嗽、躁动等不适 ,甚至恐惧感 ,唾液量较多 ,其中 6例因不能耐受而改为镇静状态下检查 (P <0 .0 1)。镇静组胃镜操作时间为 (6 .0± 1.0 )min ,对照组为 (10 .0± 1.0 )min(P <0 .0 1)。镇静组异丙酚用量为 5 0mg~ 15 0mg ,清醒时间为 (2 .0± 1.1)min。镇静组患者呼吸平稳 ,检查中与检查后脉搏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检查中均有脉搏增快 ,轻度呼吸增快 ,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胃镜检查时联合应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清醒镇静用于眼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异丙酚清醒镇静用于眼科手术的镇静效果及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眼科手术患者2 0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 (清醒镇静组 )和 B组 (对照组 )。术前 5 min,A组用微泵按比例 1 0 0μg· kg-1·min-1的速率快速输注 5 min,而后改为 1 0~ 1 5μg· kg-1· min-1维持 ;B组肌注氟芬合剂 2 m L。观察两组的镇静状态与合作评分及对眼压的影响。结果  A组的镇静评分较 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合作评分较 B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异丙酚快速输注后 ,眼压下降显著 ,并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B组肌注氟芬合剂后 ,眼压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眼科手术中应用异丙酚清醒镇静 ,可获得安全有效的镇静效果 ,能使眼压显著下降 ,并维持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眼科手术一般需时较短,成人在局麻下多能顺利完成手术,但小儿难以取得合作,需要配合镇静、镇痛才能较好完成手术。既往我们常单用氯胺酮或加用氟哌利多维持麻醉,都存在一些缺点。随着异丙酚在麻醉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用药后清醒快且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异丙酚、顺式阿曲库胺靶控静脉麻醉,研究组予以芬太尼与异丙酚、顺式阿曲库胺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 OAAS)评分。结果研究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可缩短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加强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相应镇静程度下的异丙酚对术后认知功能不同方面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神经心理学依据。方法门诊肠镜检查患者57例行相应镇静程度(BIS)监测下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测试患者麻醉前后记忆与学习成绩及常规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患者异丙酚麻醉后清醒进行的记忆测试中,瞬间记忆与运算能力(MMSE)中瞬间记忆与即时运算成绩下降(P〈0.01)两者之间下降程度无相关性。〉40岁年龄组患者测试成绩较〈40岁组下降差异明显(P〈0.05)。结论异丙酚对患者麻醉后的瞬间记忆、即时运算能力有短暂的影响,年龄越大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卢纪杰 《淮海医药》2009,27(6):505-506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Midazolam)和异丙酚(Propof01)联用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45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应用组。每组15例。异丙酚组:先静脉注射负荷量1mg/kg,后微量泵维持1-12mg·kg-1·h-1;咪唑安定组:负荷量0.05mg/kg,后以0.07mg·kg-1·h。的剂量维持;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用组:先给负荷量异丙酚0.5mg/kg,咪唑安定0.025mg/kg、后以异丙酚0.5mg·kg-1·h-1、咪唑安定0.035mg·kg-1·h-1剂量维持。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镇静深度。观察并记录药物调整的剂量,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后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导管,观察达镇静时间,停药至苏醒、脱机、拔管时间,总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1)咪唑安定组静脉推注负荷量起效时间和停药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较异丙酚组、联合组明显延迟(P〈0.01),异丙酚组和联合组停药后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相似(P〉0.05)。(2)镇静费用咪唑安定组和联合组接近,异丙酚组高于咪唑安定组60%。(3)异丙酚组、咪唑安定组和联合组分别有70%、96%、90%患者产生遗忘,停药30min后所有患者都恢复记忆。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联用既可产生镇静遗忘效应,减少各自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安全性,又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费用,是ICU机械通气患者较好的镇静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雷米芬太尼是一个强效阿片类药,因无充分的镇静作用,常需要和镇静药如丙泊酚合用。本文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单纯乳房肿块切除术对患者早期清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吗啡和咪唑安定用于机械通气镇静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吗啡和咪唑安定用于ICU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12h以上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患者32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异丙酚组160例,吗啡组45例,咪唑安定组115例。异丙酚组:先静注异丙酚1.5mg/kg行镇静诱导,然后改用输液泵持续静注异丙酚1~4mg/(kg.h)。吗啡组以0.15mg/(kg.d)计算吗啡量,老年及危重患者酌情减量,超过60mg不再追加量。将吗啡用5%葡萄糖稀释至24m l,用微量泵以1m 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咪唑安定组: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行镇静诱导,再以0.05~0.15mg/(kg.h)的剂量用输液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结果总镇静时间异丙酚组为(27.2±8.2)h,吗啡组为(23.8±6.7)h咪唑安定组为(26.5±5.5)h;药物起效时间异丙酚组为(29.3±7.6)s,吗啡组为(28.5±6.3)s,咪唑安定组为(65.1±11.3)s,异丙酚组、吗啡组和咪唑安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异丙酚组为(25±11)m in,吗啡组为(8±3)m in,咪唑安定组(35±17)m in。停药清醒后再入睡者:异丙酚组为0例,吗啡组为0例,咪唑安定组为3例(P<0.05)。停药后出现恶心者:异丙酚组为4例(2.50%),吗啡组为5例(11.11%),咪唑安定组为20例(17.39%),P<0.05。异丙酚组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4例出现心率减慢。结论异丙酚、吗啡和咪唑安定用于ICU危重患者的镇静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可根据不同需要来选择用药使ICU患者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莉 《中国药事》2011,25(1):93-95
目的在内镜检查中,对联合应用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和地西泮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受麻醉患者评分为ASAⅡ级(ASA:美国麻醉师协会)以下,镇静组胃镜检查者60例,结肠镜检查者60例;对照组普通胃镜60例,肠镜30例。观察镇静组静脉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镇静效果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用药总量、检查后清醒时间和离室时间。结果镇静组效果分级在4~5级,对内镜操作无记忆,且在进镜、退镜时血压、心率与入室时基本无异;而对照组在进镜时血压、心率有明显升高(P<0.05)。镇静组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组清醒时间为8.30±2.00 min,术后留观时间15.30±2.30min;而对照组留观时间为2.00±1.00min。胃镜总用药量地西泮3.00±0.5mg,异丙酚100±10mg;肠镜用药量地西泮3.00±0.5mg,异丙酚150±10mg。结论静脉麻醉下的内镜检查操作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后留观时间长于普通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清醒气管插管常用于困难气道患者,能有效减小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风险,目前已研究报道多种麻醉药都能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右美托嘧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及抗交感等作用,且呼吸抑制作用轻微,适合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本文对右美托嘧啶用于困难气道清醒气管插管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凯纷)复合异丙酚与单纯异丙酚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结肠镜检查患者12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氟比洛酚酯复合异丙酚,Ⅱ组为单纯使用异丙酚。记录心率、血压、和SpO2和异丙酚用量。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确切;但Ⅰ组肢动、呼吸暂停少于Ⅱ组;Ⅰ组异丙酚用量较少,镇静镇痛确切,患者对镇痛镇静的满意度高于Ⅱ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为老年人肠镜检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余奇劲  周青山  徐金金 《医药导报》2002,21(10):645-655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8226;kg 1加利多卡因0.8 mg&#8226;kg 1,对照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8226;kg 1加地西泮0.1 mg&#8226;kg 1.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呼吸、循环系统变化,记录手术时间、镇静镇痛和清醒情况及清醒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镇静镇痛完全;治疗组用药后HR和SpO2明显下降(P<0.05或0.01),对照组SBP、HR明显上升(P<0.05或0.01);对照组清醒时间较治疗组长,且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异丙酚 利多卡因复合静脉麻醉更适合人工流产术中的镇静镇痛,宜注意控制注药速度、供氧充分和加强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  相似文献   

17.
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行开腹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全麻,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辅助全麻。记录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SpO2、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异丙酚、芬太尼、异氟烷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Ramsay镇静评分无差异(P>0.05)。给药后5min、10min时,观察组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及异氟烷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麻醉、手术、拔管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是一种疗效安全,镇静作用较强的新型药物,适合应用于辅助全身麻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ICU需要行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异丙酚镇静治疗,并应用BIS行镇静深度监测,探讨应用及护理。方法患者进入ICU后行异丙酚镇静,根据镇静深度(BIS持续监测、间断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调整给药速度。结果控制BIS值70~80分,Ramsay评分3~4分为佳。结论 ICU患者适度镇静时采用持续BIS监测,效果明显。镇静和BIS监测时应做好一般护理,密切观察镇静深度,避免监测时的干扰因素,加强呼吸道管理和镇静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钟梅英  邓辉  李辉 《河北医药》2013,(20):3111-3112
胃镜检查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传统的清醒检查常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及恐惧心理。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发展,麻醉下的胃镜检查已经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亲睐。目前文献上报道的麻醉方法之多,以异丙酚的静脉麻醉为主流。但单纯的异丙酚麻醉剂量过大,恢复时间长。瑞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镜检查术多在咽喉表面麻醉下进行 ,患者有明显的咽喉部不适、咳嗽、恶心、呕吐等 ,往往难以配合检查 ,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及惧怕再次检查。无痛胃镜检查术是在常规胃镜检查中应用一定剂量的镇静剂 ,使病人有一短暂睡眠过程 ,胃镜检查操作完毕 ,病人立即清醒如常 ,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1] 。我院今年将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联合应用于胃镜检查患者的镇静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 0 0 2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2月选择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胃镜检查患者 960例为镇静组 ,于胃镜检查前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镇静。其中男性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