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汉防己甲素治疗矽肺效果。方法矽肺46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1年,观察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X线胸片影像的变化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气急等呼吸道症状有改善;肺通气功能(FVC、MEF50、FEV1.0%)差异性不够显著;X线胸片矽肺影像有改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汉防己甲素对早中期矽肺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呼吸操。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COPD患者的FEV1、FEV1/FVC、MMEF、PEF等肺功能指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泰山医学院附属莱钢医院职业病科住院60例矽肺并发COPD稳定期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2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及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1.0/FVC、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矽肺并发COPD稳定期患者的FEV1.0、FVC、PaO2及6 min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对62例矽肺和70例X射线胸片正常的接尘工人做肺通气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各期矽肺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FEV1.0/FVC百分比,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最大通气量(MVV)均低于对照组。Ⅰ、Ⅱ、Ⅲ期矽肺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分别为71.4%、84.6%和100%,高于对照组;矽肺伴有并发症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下降。[结论]Ⅰ期矽肺者肺通气功能损害以阻塞型为主,Ⅱ、Ⅲ期患者肺通气损害以混合型为主。各期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损害明显,肺通气功能随矽肺期别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肺通气功能测定在矽肺致残程度鉴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肺通气功能测定,鉴定矽肺患者的致残程度。方法:对310例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资料作分析。结果:随着矽肺期别增加肺通气功能指标(VC、FEV1、FEV1/FVC、MVV)明显下降, RV/TLC%增加,尤以Ⅲ期矽肺组更为明显.通气功能障碍以限制性和气道阻塞性的混合性损害为主。随着矽肺期别增加,通气功能异常率增高,肺气肿发生率增加。结论:肺通气功能可客观地评价矽肺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在致残程度鉴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FEV1和RV/TLC%两项指标意义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空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交通警察呼吸道症状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个体采样器测定上海市区107名男性外勤交通警察(高暴露组)及101名居民(一般暴露组)PM2.5的暴露情况,问卷调查获得交通警察和居民的基本情况、呼吸道症状,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FEV1.0/FVC%和最大呼出流速(PEF).比较交通警察和居民PM2.5暴露及呼吸道症状、肺通气功能的差异,对交通警察按工龄分组,研究工龄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对肺通气功能降低与颗粒物暴露水平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交通警察和居民细颗粒物24 h个体平均暴露浓度为分别(115.4±46.17)和(74.94±40.09)μg/m3,高暴露组PM2.5暴露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暴露组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及气喘、气短和鼻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暴露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实测/FVC预计%和FEV 1.0实测/FEV1.0预计%的异常率分别为25.23%和12.15%,一般暴露组FVC实测/FVC预计%和FEV1.0实测/FEV1.0预计%的异常率分别为11.88%和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高暴露组FVC实测/FVC预计%、FEV1.0实测/FEV1.0预计%异常率随工龄延长呈现升高的趋势.结论 长期暴露于较高水平的PM2.5会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健康,导致呼吸道症状增多,降低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肌锻炼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呼吸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教会患者缩唇呼吸、深呼吸、呼吸操等呼吸肌功能锻炼技术,观察患者呼吸和心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后,患者呼吸疲劳状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有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和心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钼矿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情况,分析胸片表现与肺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 65例钼矿矽肺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拍摄胸部正位片.比较不同胸片表现患者其肺功能参数的情况.结果 (1)随着尘肺期别的增高,各肺功能参数值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一期、二期、三期尘肺患者各项肺功能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尤其是FEV1.0,(V)75,(V)50和(V)25;各期患者比较,上述四项参数亦有明显差异(P<0.05.(2)随着矽肺损害累及肺区数的增加,各项肺功能参数也有轻微下降,当出现尘肺大阴影时,下降更明显,特别是FEV1.0,(V)75,(V)50和(V)25(P<0.05),但在累及4、5、6肺区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小阴影形态及密集度的不同与肺功能参数变化关系不大.结论 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主要与矽肺期别及大阴影的形成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矽肺患者对呼吸操的认知及锻炼现状,为矽肺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济南市职业病医院职业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300例矽肺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矽肺患者对呼吸操的认识理解及目前呼吸操锻炼的现状与效果。共发放问卷300张,回收292张,收回率为97.33%。结果从矽肺相关知识问答中可以得出,流感疫苗可预防疾病发作次数,位居不知晓首位,外界因素对原发疾病影响力了解欠缺,吸烟指数与肺功能影响关系密切,矽肺患者对原发矽肺病认知水平低,对呼吸操的认知与其文化水平、社会影响及年龄差异呈正相关,尚缺乏对呼吸操康复治疗的认知与理解。结论肺康复项目应回归于院内与家庭,随时随地均可锻炼,增强矽肺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门诊或住院后症状好转出院的34例COPD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别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主诉症状、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等进行康复前后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康复后FEV1、FEV1/FVC、LSaO2、MSaO2分别为(55.28±10.37)%、(55.22±11.57)%、(77.36±10.93)%、(86.79±8.86)%,与康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7、2.220、2.269、2.361,均P<0.05)。患者康复训练后咳嗽、咳痰、气短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康复训练后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在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变化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