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罗帕酮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致窦性停搏二例程冠昌(开封医学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心内科开封475000)例1女性,71岁。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3年。入院前20d为控制心房颤动发作口服普罗帕酮,每6h1次,每次100mg。服16d后因心房颤动仍频繁发作加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治疗21例47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并与普罗帕酮治疗19例35例次PSVT对比观察。结果:维拉帕米组总例次终止率为89.4%,普罗帕酮组总例次终止率为88.6%。两组疗效、终止PSVT发作的心电图形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普罗帕酮组1例致6小时窦性停搏,1例致死。文中对维拉帕米及普罗帕酮终止PSVT的作用机理、疗效及副反应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致迟发性心脏副作用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 3例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致迟发性心脏副作用 ,包括窦性停搏 1例 ,血压下降 2例。此提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发生严重副作用有时会较迟 ,可在用药后 2 0~ 40min之间发生 ,即使在较低静脉点滴时也会发生 ,对于有普罗帕酮敏感迹象的病例 ,应尽量避免应用  相似文献   

4.
西地兰、普罗帕酮联用致窦性停搏、潜在预激变为显性预激一例刘歧凤,刘胜生患者女性,67岁,因心悸、胸闷8小时于1992年12月27日入院。既往有多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均用普罗帕酮复律。本次发作先在外院用西地兰0.2mgiv,无效送本...  相似文献   

5.
普罗帕酮致窦性停搏9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普罗帕酮 (心律平 ,propafenone)是属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具有广谱、高效之特点 ,但亦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我们遇到该药引起窦性停搏 9例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9例中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 (6 7± 5 9)岁。 6例为冠心病 ,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 ,2例原因不明。 5例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2例为频发室性早搏 ,2例为频发房性早搏。窦性停搏均于心电监护中发现 ,4例为静脉应用 ,其中 1例窦性停搏发生于 70mg静脉推注 (静推 )之后 ,2例发生于普罗帕酮 70mg静推之后及 1mg/min静脉滴注 (静滴 )过程中 ,…  相似文献   

6.
普罗帕酮致窦性停搏一例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宋福益,申纪元,齐爱玲,王勇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阵发性心悸胸闷4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30分钟至2小时,可自行缓解,未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无家族病史。近日因家事引起情绪...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5例普罗帕酮严重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详见附表。附表 普罗帕酮引起严重反应5例患者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岁)病史用药原因用药剂量及方式用药后不良反应处理及后果1男53高血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150mg,每日3次,口服约2小时后,心悸、气喘,意识丧失、抽搐。血压60.0/37.5mmHg。心电图示窦性停搏、房室交界性逸搏阿托品1mg,静脉注射。症状消失2男75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悸病情好转后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70mg,静脉注射5分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1…  相似文献   

8.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阵发性房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病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成稳心颗粒组(50例)和普罗帕酮组(50例)。稳心颗粒组给予稳心颗粒(每粒9g)冲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每次15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可为4周。结果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68%,普罗帕酮组为7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不良反应发生率14%,而普罗帕酮组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组比较治疗作用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人经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8例均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转复后给予静脉输注维持,继而口服。结果普罗帕酮对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全部有效,总有效率100.0%,转复率85.5%。结论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方法7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n=36):胺碘酮15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10min注完;普罗帕酮组(n=36):普罗帕酮7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mg,普罗帕酮为210mg.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7.8%(28/36),普罗帕酮组75.0%(27/36),二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70,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组(50.1±14.8)min,普罗帕酮组(39.6±13.7)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24,P<0.01).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普罗帕酮致心室纤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罗帕酮致心室纤颤二例玄军,赵玉杰,李莹,于素芹例1女性,53岁。胸闷、心悸10余年,突然晕厥、神志不清20分钟来院。10年前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近2~3年来,间断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卡托普利等药物。来院当日晨首次服普罗帕酮(propafenon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洋地黄转复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方法:房颤发作时间大于3周的患被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45例)和洋地黄组(44例),普罗帕酮组先静脉推注普罗帕酮2mg/kg,再以5mg/kg维持24小时,后改口服,每天450mg,治疗4周。洋地黄组先静脉推注毛花甙C0.4mg,然后每6小时静脉推注0.2mg,24小时后改口服地高辛,每日0.25mg。结果:普罗帕酮组22例(48.9%)转复为窦性心律,洋地黄组仅3例(6.8%)转复成功。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与末转复相比,房颤持续时间较短(P<0.001),左房内径明显较小(P<0.010)。结论:普罗帕酮可有效地用于慢性房颤的转复,洋地黄转复慢性房颤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3.
普罗帕酮引起心室颤动一例合肥市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朱健,张晓玲,丁晓梅,吕世勤普罗帕酮(心律平)的心血管副反应已有陆续报道。我们最近遇到1例安置永久VVI起搏器后服用普罗帕酮引起心室扑动(室扑)、心室颤动(室颤)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相似文献   

14.
普罗帕酮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罗帕酮广泛适用于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事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普罗帕酮也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自1997年7月-2004年7月我们在临床中遇到普罗帕酮致恶性心律失常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复韵”组方对功能性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室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频发性室早患者68例,分为复韵组(49例)和普罗帕酮组(19例),复韵组给予中药“复韵”组方治疗,普罗帕酮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及功能性频发性室早相关症状的变化。结果 复韵组的室早减少率高于普罗帕酮组(59% vs. 32%,P<0.05);复韵组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普罗帕酮组〔(3.3±2.4)分 vs.(8.9±4.5)分,P<0.01〕;复韵组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复韵”组方对功能性频发性室早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6.
普罗帕酮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例/林加锋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普罗帕酮的心血管副反应已陆续有报告[1-3],严重者可致死[4]。我们遇到1例口服普罗帕酮引起严重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  相似文献   

17.
张静梅  金妙珍 《心脏杂志》2010,22(4):603-606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PubMed、EMBAS(荷兰医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并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疗效的研究中,共纳入4项研究,累计胺碘酮治疗组221例,普罗帕酮治疗组204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疗效的合并OR值为0.65,95%可信区间为0.43-0.97,P0.05。②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性的研究中,共纳入3项研究,累计胺碘酮治疗组168例,普罗帕酮治疗组158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性的合并OR值为3.79,95%可信区间为1.83-7.88,P0.05。结论:在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方面,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但用药安全性不如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5岁。因“持续性心悸2年”入院。入院后诊断:持续性典型心房扑动,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持续36h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动态心电图示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追问病史曾患心肌炎,且有口服普罗帕酮后出现窦性停搏病史。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建议随诊必要时置入起搏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74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负荷量150mg,静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率仍较快者以0.5~1mg/min维持静脉滴注;复律成功后给予胺碘酮片口服维持窦律。B组(70例)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静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为210mg;复律成功后给予普罗帕酮片口服维持窦律。结果胺碘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78.38%,普罗帕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51.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渐缩小,E、A及E/A渐提高,使E/A倒置得到恢复。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