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其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0年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病人76例。结果 76例中首次手术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8例,甲状腺腺瘤样改变18例。行单纯结节切除16例,腺叶部分切除34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对侧结节摘除18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8例。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再次术后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随访2~10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病变性质,手术适应证的掌握以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系统的服用甲状腺素,可以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后复发的再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和再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18年中51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后临床复发者的病理、手术适应证、术式以及再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后复发与病变性质、单发或多发、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术式的选择密切相关。51例复发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甲状腺瘤22例;其中行结节摘除21例,腺叶部分切除16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9例,一侧腺叶切除5例。再手术38例,行一侧腺叶切除19例,一侧叶切加对侧次全切除3例,一侧次全切除7例,双侧次全切除9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32例再手术者,平均7年,仅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再复发。结论 对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正确诊断、明确病变的单发或多发,严格掌握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并废弃结节摘除和腺叶部分切除术可降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3.
良性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2 0 0 2年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再手术 2 3例。结果 首次手术行甲状腺结节摘除术 12例 ,甲状腺一侧腺叶部分切除术 11例。术后病理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 18例 ,甲状腺腺瘤 5例。再手术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4例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9例。术后病理检查 :结节性甲状腺肿2 1例 ,桥本甲状腺炎 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选择合理的术式有助于减少再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手术切除的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远洋分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20例(71.43%)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均发现转移,8例(28.57%)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未发现转移。13例术前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者,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1例发现微小癌。3例术前伴一侧多发结节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有3例出现暂时性声嘶,7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结论 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对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者,同时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但对仅峡部单发癌结节或一侧腺叶多发结节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结节侧腺叶切除及对侧无结节侧腺叶次全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残留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后均予以TSH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47例,同侧复发20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14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既往手术史不详2例,均为双侧复发。单侧腺体复发行侧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双侧腺体复发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一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及全切除术。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高,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法、术后TSH抑制剂治疗不规范有关。规范手术方式、术后规律服用TSH抑制剂治疗可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适宜范围。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63例术前诊断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8例行一侧全切除+对侧全或近全切除术;B组145例行一侧次全切除+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术。结果A组5例、B组2例术中冰冻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但术后石蜡诊断为乳头状癌。A组不需再手术治疗,B组需再手术。A组3例、B组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嘶,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个月A组2例仍有音调改变,不能发出高音,直接喉镜示双侧声带活动好;B组1例仍有声嘶,喉镜检查一侧声带活动减弱。两组术后各有8例和5例于术后48h内出现低钙血症表现,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甲减表现。A组无复发,B组10例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直径〉3.0cm,或两侧腺叶各有2个以上结节,或术中发现结节主要位于腺叶后方,或实质性冷结节者建议行甲状腺全切术。但术中应仔细解剖避免误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和喉上神经,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次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60例,首次手术行单侧腺叶手术的39例(65%),再手术时29例行对侧腺叶部分切除,5例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部分切除,5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首次手术行双侧腺叶手术21例,再手术时16例行一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部分切除,5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结果60例患者中,再手术后发现甲状腺癌10例(16.7%),15例(25%)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永久性低钙血症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例。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5%,高于首次手术(6%)(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手术者应遵循手术原则与手术方式,小心细致,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和再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来7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者首次术式多为单纯结节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72.6%),且复发时间明显较双侧腺叶次全切除者缩短(P<0.05)。7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者,并发症发生率15.1%(11/73),高于同期首次手术者的3.8%(16/426)(P<0.01),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次手术为同侧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1%(9/39),高于两次手术不同侧者5.9%(2/34)(P<0.05)。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所有再手术者平均随访5.1年均无复发。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与初次手术方式关系密切,正确选择术式可以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有选择的显露喉返神经,术中细致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5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首先采用单侧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根据冰冻病理结果或石蜡切片病理结果补充行患侧甲状腺叶全切+峡部+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果15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癌23例,其中乳头状腺癌22例,滤泡状腺癌1例。术后随访5-12个月,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再次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判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因素中,结节个数较少与结节直径较小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某些虽然无明确症状,但发现甲状腺有较小的实性结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持更积极的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小儿甲状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小儿甲状腺癌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小儿甲状腺癌中,术前同位素扫描10例;冷、凉结节8例,其中1例3次手术后肿瘤复发,复查发现转变为温结节;温结节2例。染色体检查2例无异常。病理类型为乳头状腺癌7例,滤泡状腺癌3例,混合癌2例,合并颈淋巴结转移8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双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2例。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3例,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分切除6例,双侧腺叶部分切除+峡部切除1例。全组均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0例,无死亡。结论小儿甲状腺癌分化良好,预后佳。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反复复发或同位素扫描性质改变,应高度警惕恶变可能。手术方式应根据术中病理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