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主要是刺激性泻剂,渗透性泻剂以及润滑性泻剂等,多为对症处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显。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便秘""大便难"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上展现出较大优势:安全性好,疗效确切。现通过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内治法、内外同治法、外治法等方面综述,以期为该病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璇  姚笑 《江苏中医药》2019,51(3):82-85
近年来,有临床报道中医药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主要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推拿疗法、针灸疗法、穴位贴敷、直肠给药、中药药浴以及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等。虽然在研究中显示了中医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实验对象的纳入标准、疗效评价不一,无随访记录或随访次数不足,且中医药治疗儿童FC的研究中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缺乏客观的基础实验数据支持等,还有待今后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增快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目前临床大多数为对症治疗,但远期疗效不佳。中医药治疗本病注重整体治疗,辨证论治,疗效理想,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复发率,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文献,分析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现状及优势,从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内治与外治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持续困难,大便量少,干结,肛门部坠胀感等。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临床依从性高、手段丰富的优点,因此本文通过检索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将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的内治法,外治法做一概述,探究其临床指导意义,扩大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分内治法与外治法,与内治法相比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独特的优越性,如直达病所,起效迅速,无过肠胃等,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整理出患处敷药、穴位贴敷、针灸治疗、其他方法等外治法的概况。浅述外治法对口腔溃疡治疗的利弊,以期在临床中能发挥更大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习惯性便秘即是长期、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经常秘结不通、粪质硬结干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西医对该病多采用泻下剂对症治疗,而中医药疗法特别是中医外治法对便秘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笔者就近10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肥胖人口的增加,人类寿命的延长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骨关节炎不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又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西医治疗骨关节炎大多局限于缓解症状,并不能阻断病变的发展进程,且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中医药的内、外治法在OA的辨治方面不良反应少,药简而效彰。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内、外治法治疗骨关节炎常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内治法从不同辨证分型、外治法从不同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发现中医药内外治法综合使用疗效极佳,建议在内服中药、中成药的基础上辅以中医外治法,中医药的内外综合治法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重症肺炎是呼吸科急危重症,目前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效果尚不满意。笔者查阅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的相关文献,对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了系统阐述。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的方法涵盖了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呼吸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栋妮  张琳  郑笑  喻影 《河南中医》2020,40(7):1113-1117
便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针灸推拿疗法、西医疗法、饮食干预等。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便秘症状,进而降低患者体内毒素水平,但仍存在临床疗效不显著等问题,且中医药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因此,探索中医药靶点性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肠动力及肠道微生态环境等,将成为今后临床及科研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等对症治疗,早期有一定疗效,但在病变晚期会引起周围神经痛等。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中医药疗法中中医内治法包括辨证分型治疗、单味中药治疗以及单方、验方治疗,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足浴熏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刮痧等。  相似文献   

11.
为体现中医药在功能性不射精症治疗上的优势,通过“功能性不射精”“不射精”“中医药”等关键词检索,收集和整理CNKI数据库收录的近40年来(1980—2019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的相关文献,主张从功能性不射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分型及治则、辨证运用中药的内治法、穴位相关性的中医外治法、针药结合的内外合治法、兼顾情志调节的“神药相合”疗法等6个方面,进行中医药辨治功能性不射精症的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以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采用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本研究从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为更好地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采用内治法、外治法及综合疗法等。辨证论治、周期疗法、经方、名方、单验方、中成药等为常用的内治法;灌肠法、针灸、穴位注射、外敷法、离子导入等为常用的外治法。综合疗法则为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的运用方法。指出该病缺乏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且基础临床实验较欠缺,药物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对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研究凸显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然而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研究缺乏前瞻性、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科学化、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同时也要着力解决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了解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及进展。通过查阅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国内诊疗进展,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为今后科研临床提供参考,希望对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与治法有所启示。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方面疗效显著,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刘昱莹  胡晓丽 《光明中医》2024,(5):1034-1037
中风后便秘是中风的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水平。目前国内大量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作用明显。此文对近10年来运用外治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印证外治法治疗中风后便秘具有无依赖性、无不良作用、疗效确切、易于接受等优点,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减少后遗症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此文从病因病机、外治法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中医药外治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相关研究及经验,以期为中风后便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可通过多种途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包括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中医内治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和单味药,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敷、中药熏洗、针灸疗法、针刀疗法,均具有使用范围广、疗效好、操作方便、价格低、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西医疗法,中医的治疗周期较长,且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仍较少,多以临床观察为主,试验疗程较短,不能明确长期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因此,今后应通过深入研究中药药理,明确中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设置动物试验验证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就近十年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情况,同时提出对中医脑梗塞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化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的治疗应当是在不同阶段充分发挥某种治疗优势下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等治疗手段,中医外治法作为内治法的重要补充,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起效较快等独到的优势,但如何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掌握其适应证,并很好地与中医内治法相结合,是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的。文章旨在分析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的发挥空间,并指出影响中医外治法优势发挥的若干问题,以期在临床中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但长期血液透析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伴焦虑或抑郁障碍的方法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复合疗法等。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经方疗法、时方疗法、自拟方疗法、中成药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包括穴位疗法、中药足浴、五行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复合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治及常规西药和护理,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规范的辨证分型、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样本量有限、缺乏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等。今后,应扩大样本量,严格实施随机对照试验,并探索具体的作用机制,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支持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伴焦虑或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此外,中医外治法应成为血液透析伴焦虑、抑郁障碍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