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骶尾部畸胎瘤并非罕见,因其深在,手术切除比较困难,且容易损伤直肠。最近我们应用Localio(洛卡里沃)的经腹骶切除中段直肠癌的手术切口,成功地为1例骶尾部巨大畸胎瘤病人做了手术切除,报告如下。患者女,49岁。以低尾部畸胎瘤住院。局部检查所见:舰尾部可见3个孤文的突出体表的肿物。其一拉于尾骨失上方lOcm;立径5. >cm;其二距尾骨尖上方5cm,直径3.5cm;其三在尾针午侧,直径4.acm,肛诊:距肛缘3.Ocm的直肠后壁可)}Il}仄凸向肠腔之肿物,表面光滑,上极触不到,由外面按压散尾部肿物时,直肠内肺物有波动感。肿物穿刺抽出黄褐色混浊液体,镜检找ri-:1组织细抱和硫磺结品,未找到痛细胞。散骨X线片示饥尾部10 x 10cm肿物,孤尾骨因  相似文献   

2.
成人骶尾部巨大良性畸胎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性 ,5 5岁 ,因骶尾部肿物 5 5年 ,迅速增大 2年 ,于 2 0 0 0年 3月 16日入院。出生时父母即发现其骶尾部拇指大肿物 ,随年龄增长 ,肿物逐渐增大 ,压之可明显缩小 ,无不适 ,从未诊治。近 2年来肿物迅速增大达三拳大小 ,入院前1周自行破溃 ,流出清液。排便、排尿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 ,顺产 3胎。查体 :骶尾部有一半球形肿物突起 ,约 15× 12×8cm ,表面多处皱褶 ,凹凸不平 ,顶部有0 5× 0 3cm破口 ,并由此溢出清液 ,破口周围皮肤呈暗红色。肿物皮温正常 ,质软 ,囊性感 ,活动度差 ,无压痛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直肠指诊隔后壁触…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2 6岁。因骶尾部疼痛 1年余而入院。该患者 1年前不慎从马上跌落 ,当时因骶尾部疼痛 ,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 ,服用跌打损伤药物后缓解。半年前开始骶尾部隐痛 ,虽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 ,1个月前开始持续疼痛 ,影响正常劳动和休息。 2 0 0 1年4月 2 1日以“骶尾部肿物”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无贫血貌 ,行走或久站久坐时骶尾部疼痛加重 ,局部皮肤无红、肿及包块 ,深部压痛 ( ) ,叩击痛 ( ) ,大、小便正常。X线片示 :骶骨中下段至尾骨上段有边缘不清囊性病变区。CT检查示 :骶尾部腹侧有包块 ,大小约 4cm× 5cm×4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成人骶尾前囊性畸胎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例骶尾骨前囊肿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手术路径、手术要点等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临床症状为肛门坠胀疼痛感,排便不净感,小便频次增多等.7例为术后复发,9例为首诊.肛门指检于直肠后或直肠侧方触及质韧或囊性半圆形包块,活动度差,包块下缘与肛缘无明显界限,直肠黏膜光滑完整.MR检查表现为骶前囊性或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楚,直肠或阴道被推压.手术采用侧卧位或是折刀位,骶尾部中线纵形切口,上至骶尾关节上2.0 cm,下至距肛缘约1 ~2 cm.仔细找到瘤包膜,紧贴包膜向四周锐性解剖游离,直至完整切除.结果 单纯经骶尾部入路顺利完成手术15例,腹骶联合切除1例.10例患者手术时包膜破损,清除内容物后完整剔除包膜;6例完整切除.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一期手术治愈13例,二期手术治愈1例;术后复发2例,再次手术治愈.无直肠、肛门括约肌、马尾神经和骶前静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囊性畸胎瘤.结论 经骶尾部手术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安全有效;完整切除肿瘤包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23岁,5年前骶尾部出现一小包块,轻微疼痛,2周前无明显诱因包块处破溃、出血。既往3岁时骶尾部因外伤行清创术。查体:骶尾部见大小约1.0cm伤口,局部可触及肿大包块,有压痛,伤口渗液。高频超声检查:骶尾部约S3水平自距体表约1.5cm处皮下脂肪层至距体表约7.1cm深部肌肉组织内见一条状强回声,约4.0cm×0.2cm,不伴声影,周围可见环绕低回声带,与体表相通(图1),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  相似文献   

6.
骶尾部畸胎瘤(SCT)是儿童常见的实体瘤,主要以尾骨为中心向骶骨内外生长,切除肿瘤和尾骨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但并发症多,易复发和恶变。复发SCT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我院自1998年至2005年收治复发SCT 2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16岁。入院前已接受1次手术者14例,接受2次手术者5例,接受3次手术者2例。临床分型:显型2例,混合型13例,隐型6例。表现为骶尾部瘘管3例,其他病例有不同程度压迫症状。行瘘二、手术方法复发SCT经历多次手术,手术径路的选择至关重要。显型病例通过骶尾…  相似文献   

7.
<正>病人,男性,33岁,发现胸壁包块1年。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胸壁包块,如鸡蛋大小,无红肿、压痛,未行检查及治疗。近1个月发现包块较前增大,胸部CT检查示右胸壁包块。以右侧胸壁包块收入我科。体格检查:胸廓对称,右侧胸壁可见一大约8 cm×7 cm大小肿物,边界尚清,质地软,无红肿及压痛,可活动,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触觉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CT示右侧腋侧胸壁前锯肌下见一近梭形低密度灶,边界清  相似文献   

8.
张博 《腹部外科》2008,21(3):136-136
病人:男性,50岁。因腹胀、腹痛20dA院。入院体检:腹部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无皮疹、瘢痕及肿物隆起,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左上腹深压痛,不伴有肌紧张、反跳痛。莫非氏征阴性,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区无叩击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振水音,未闻及血管杂音。直肠指检未及包块,指套无染血。  相似文献   

9.
胎儿骶尾部寄生胎合并畸胎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孕妇,23岁,孕1产0,孕20+6周,因唐氏筛查结果为唐氏高风险而需羊水穿刺检查,穿刺前接受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发现胎儿骶尾部囊实性占位,12.1cm×8.7cm×11.8cm,以实性成分为主,团块内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团块明显凸向羊膜腔(图1);CDFI示团块内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C),羊水量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可能性大。孕22+3周超声复查示胎儿骶尾部团块大小为  相似文献   

10.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切除后的盆底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院65例小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畸胎瘤的远期效果良好。无后遗症。结合盆底正常及病理解剖特点,介绍了手术操作经验,并重点探讨了盆底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发现颈胸部包块伴胸闷12年。查体:气管右移,胸骨上窝至胸骨前、左胸锁关节前及2枚类圆形皮下肿物,大小分别约为10 cm×8 cm×7 cm和6 cm×6 cm×5 cm,质软,压痛,边界欠清,似相互连接。胸部CT示,前纵隔类圆形囊实性肿物,密度不均,其内见脂肪密度影,肿物呈外突性生长,胸骨柄、锁骨受压并骨质变薄(图  相似文献   

12.
腹膜外直肠后表皮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5岁,发现腹膜外肿块2年,增大2个月就诊。病人曾因骶尾部酸痛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盆腔肿块,行盆腔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盆腔良性畸胎瘤”。2年前于外院行“左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术中发现子宫直肠窝下方左侧腹膜后有-8cm×6cm×5cm囊性包块,未行切除。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臀部巨大肿物"入院,患者自出生起骶尾部正中发现一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皮色皮温改变,未予以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导致臀部严重变形。近来因肿物疼痛,排便困难而就医。查体:骶尾部多发囊实性肿物40 cm×35 cm大小,臀部畸形。骨盆CT示臀部皮下多发囊性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图1、图2)。腰骶部MRI平扫:骶部(盆腔生殖膈外)多发囊实性肿物,局部瘤体压迫末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8岁,主因“发现脐部可复性包块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脐部出现乒乓球大小可复性包块,无腹痛,无排便困难及排尿异常,平卧后包块可自行还纳,1年来,包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包块不能回纳。既往高血压病、肝硬化伴腹水、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年。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无压疼、反跳疼,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3~4次/min,脐部可见-8cm×9cm大小隆起包块,球形,触之质软,无压痛,手法不能完全还纳腹腔,表面皮肤菲薄,呈紫色,部分皮肤破溃、渗液。肿物区域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可闻及肠鸣音。患者入院后体温正常,完善术前各项相关检查,查血常规WBC12.8×10^9/L,GR79.7%,静脉应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并给予利尿剂降腹水治疗,皮肤感染灶换药,感染症状初步控制后在全麻下行“脐疝无张力修补术”(Sublay术式)。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7岁,以"骶尾部皮脂腺瘤术后感染10个月"于2011年3月6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发现骶尾部一包块,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骶尾部皮脂腺瘤进行手术,术后10个月切口仍未完全愈合,且有流脓现象,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检查:患者一般状态可,心肺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患者骶尾部见一手术瘢痕,切口周围隆起,表面红肿,按压有脓液流出。骶尾部彩超示:皮下最浅处约0.4cm处可见无回声,范围约4.8cm×0.9cm,走行迂曲,边缘见少许彩色血流,其上缘近尾骨下方。术前初步诊断为单纯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7岁。以上腹胀满10年和左上腹包块半年余而入院。体检:上腹偏左局限隆起,包块7×10cm,下界清楚,上界没于肋下,表面光滑,质地中等,位置固定,无明显压痛。肝不大,脾触不清,肠鸣音正常。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所见。钡餐透视胃呈钩形,向右倾斜移位提示左侧有肿物压迫;超声波检查所见,肿块部位7.5cm包块反射,开大增益为液平反射;同位素扫描除外肝脾本身之占位变化。肿物穿刺,抽出浅褐色稀薄液体,淀粉酶测定16单位,细菌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1岁。因15年前被人踢伤骶尾部,后感排便不畅、疼痛,房事时骶尾部肛管处疼痛加重,多次就医无效入院。入院后查体,骶尾部无明显压痛。肛门指诊:距肛缘5~6cm处可扪及较硬骨性隆起,肛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骶尾侧位显示尾骨骨折成角畸形(陈旧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尾骨切除术,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18.
小儿巨型大网膜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5岁,因间歇性腹痛1个月余,加重3d入院。体查:腹软,膨隆,稍有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浊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闻及。腹部B超:腹腔巨大囊性包块,腹部CT示:腹腔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上至肝下极水平,下达膀胱后壁,密度较均匀,其内可见条索状分隔,形态不规则,呈多房状。周围肠管及脏器受挤压、移位。择期在全麻下行手术。术中见囊肿位于大网膜,呈多房,分叶状,大小约30cm×20cm×10cm,囊壁透明菲薄,表面血管丰富,内含褐色液体,与大网膜广泛粘连,囊肿根部来源于胃结肠韧带前大网膜,与肠管及盆腔脏器无粘连。  相似文献   

19.
病例男,31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脐部有一约花生米大小包块,因包块突然增大、破溃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检查无阳性体征。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活跃。脐部有10cm×8cm×2cm 大小肿物,色暗红,表面破溃并有脓血样分泌物溢出,恶臭(附图)。初诊:脐部色素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包括腹直肌、腹膜的肿物切除术,即送冰冻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女,体重3600g,自然顺产,Apgar评分10分。出生后即发现其骶尾部有一巨大肿物,约7cm×6cm×5cm大小,其基底与骶尾部及双侧臀部少部分皮肤相连,边界清楚。由于该肿物距肛门口仅25cm,16小时后肿物顶部皮肤因受粪便、尿液污染及体位压迫,已微绀。B超提示:该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