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Gallo于1983年提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可能为AIDS病原因子,但未被人们所公认。1984年Gallo等人从AIDS患者身上分离到HTLV—Ⅲ,认为HTLV—Ⅲ与AIDS有极其密切的病原学关系。目前,AIDS的病因已经确定为人体Ⅲ型T细胞白血病病毒(即HTLV—Ⅲ)。这种病毒能影响调节细胞生长的基因,危害辅助性T细胞,并造成T细胞的癌变或杀死T细胞,使之失去免疫功能。HTLV-Ⅲ病毒主要存在于AIDS病人  相似文献   

2.
AIDS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近年发病人数成倍增加,而AIDS病毒感染所致全身免疫系统摧毁性损害迄今尚无良好对策。病原学目前发现AIDS病毒至少包括同一类三种病毒: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人类T细胞亲淋巴病毒(HTLV-Ⅲ)、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Montagier(1983)从ATDS病人淋巴结中分离到LAV,且藉IF测定了血清抗体;三个月后,美国Gallo等(1984)从AIDS病人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HTLV的新亚型HTLV-Ⅲ;继之,加利福尼亚的J.A. Levg又自AIDS病人分离出ARV、LAV、HTLV-Ⅲ。ARV等三者在形态学、细胞病理、逆转录酶、抗原性及DNA上限性内切酶断裂部位等均相似。其逆转录酶活  相似文献   

3.
一种重要的病毒已被怀疑可能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病原,这就是引起人T细胞白血病的逆转录病毒(HTLV)。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Robert Gallo已从一名AIDS病人中成功地分离出此病毒,并将它传播到正常人的T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HIV—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AIDS)的主要病因,此病毒首先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实验室从蕈样真菌病和皮肤型T细胞白血病及多数AIDS病人中分离出retrovirus并命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年多的研讨之后,一个国际委员会大部分成员提出了对引起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的病毒给予新命名的建议。建议中的新名是人免疫缺损病毒(HIV),取代现用的三个名称。这三个名字是:①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等命名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②国立癌症研究所Ro-bert Gallo等命名的“人亲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③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院Jay Levy及其同事命名的“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  相似文献   

6.
爱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已明确是一种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法国学者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简称 LAV),美国学者发现同属人体 T 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简称 HTLV),但与 HTLA-Ⅰ型及 HTLV-Ⅱ型不同,而为 HTLV-Ⅲ型。  相似文献   

7.
Ⅰ型人类T细胞亲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脊髓病有关,HTLV-Ⅱ首先从一个毛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分离而来,尚未肯定其与任何一种疾病有关。1988年4月~1990年1月,研究人员在参加美国国家HIV监督的8个卫星城进行了HTLV血清血调查,调查对象是静脉内药物应用者和性传播疾病(STD)诊所的病人。他们对病人血标本测定了HTLV抗体,对阳性标本进一步做了合成肽基酶联免疫试验以区别HTLV-Ⅰ和HTLV-Ⅱ。  相似文献   

8.
引起艾滋病(Acquired immnu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第二种病毒,至少有30%的序列与在美国称为HTLV-Ⅲ和在法国称为LAV的病毒颗粒不同。发现LAV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法国组组长,Luc montagnier上星期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宣布了HTLV(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即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obert Gallo和他的同事以及把该病毒又命名为LAV(Lymphadenopathy Virus淋巴腺病病毒)的  相似文献   

9.
10.
美国贝塞斯达国家癌症研究所肿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L Ratner等撰文:从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病人中分离出大量的逆转录病毒,而且不同组的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人亲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Ⅲ型、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或较新的AIDS相关病毒(ARV)。最初,在我们的实验室报告了48个独立的HTLV-Ⅲ分离物,此后又增加了一些,现在我们得到100多独立的分离物。最近  相似文献   

1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明胶凝集颗粒试验对801份血清(包括正常成年人和病人以及在形态上具有典型曲核白血病细胞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抗体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此结果表明福建省尚未发现在病因上有与HTLV-1病毒相关的T细胞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20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逆转录C型病毒(retrovirus C)可引起某些动物恶性肿瘤如淋巴样及髓细胞样白血病。1980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院Gallo和Poiesz等首次从美国东南部一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Iymphoma简为CTCL)患者淋巴结活检材料体外培养建立的T淋巴细胞株(HUT_(102))中分离出一株崭新的人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一淋巴瘤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Lymp-homa Virus;HTLV)。世界各地随后相继分离出共12株以上。现已证实HTLV不同于动物的逆转录病毒,与人类某些特殊类型白血病/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外,且与新近发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亦相关。HTLV的发现是人类肿瘤病因学的一大进展,引起广泛重视,本文重点复习  相似文献   

13.
1981年艾滋病(AIDS)首次在医学文献上描述,两年后确定了病原菌为逆转录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111),后改名为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从感染组织检测抗体及分离病毒的发展,目前可对危险人群进行小范围普查。临床表现从无症状HIV携带者到临床有症状和死亡、血清学阳性和普遍性淋巴腺病、机会致病菌感染或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与AIDS有关复合症状(ARC)。病毒为向淋巴性及向神经性,感染可由输血、器官移植、性交及药瘾者共用针头而传播。AIDS病人可由于疾病本身或伴随的  相似文献   

14.
人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TLV-1)是第1个被发现的人类反转录病毒,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的病原体。HTLV-1感染后潜伏期为20~40 a;2.1%女性和6.6%男性HTLV-1感染者最终发展为ATLL。尽管我国HTLV-1感染者较少,但近来有报道国内感染者有增加趋势。由于HTLV-1的感染途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似,因此对于该病毒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以间接免疫萤光法测定96例淋巴细胞恶性患血清中抗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抗体,其中,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现一例成人抗HTLV-1抗体阳性,抗体滴度1:80,阳性率1.04%。并在培养细胞中检出HTLV-1抗原阳性细胞,前后两次阳性率分别为1.7-1.5%(P>0.05)。确诊病人已感染本病毒,提示HTLV-1已传入江西,认为测定HTLV-1抗原比抗体更重要,可用于早期确诊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有关AIDS的医学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进展之一是已发现AIDS的可能病因。1984年4月,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Robert Gallo及其研究小组称,他们分离和鉴定的HTLV-Ⅲ(一种逆转录病毒)(参阅本刊1985年第一期1-3页有关HTLV的报道)可能是AIDS的主要病因。他们报告,在86%有AIDS征兆的病人中和18%有条件致病菌感染的AIDS病人中,以及在37%青少年AIDS患者和30%有卡波济氏肉瘤的AIDS病人中,发现并分离出此病毒。但在临床上正常的同性恋供血者中仅发现4%有此病毒z在被检的115名临床上正常的异性恋供血者中未查出此病毒。与此同时,巴黎Jean-Claude Chermann领导的巴斯德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也报道,  相似文献   

17.
早在本世纪初期,Ellerman和Bang就发现鸡白血病滤过液能诱发鸡的白血病。Rous发现鸡肉瘤的滤过液能诱发鸡肉瘤。1953年,Gross等发现了小鼠白血病病毒,根据病毒表面抗原性的不同,把小鼠白血病病毒分为两组,并证实不同的毒株与不同的白血病有关。随后又相继发现有多种动物,其中包括灵长类动物猴类的一些白血病也是由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有关人类白血病病毒病因的研究,一直末取得明显进展,Gallo等曾报告从一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外周血细胞长期培养中分离到了C型逆转录病毒,但不久又证实这是由猴白血病病毒污染所致。近几年来,美国和日本的一些科学家们改进了白血病细胞的建株方法,应用了T细胞生长因子,从而成功地从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外周血和淋巴结转移灶中取材建立了细胞株,并从中分离到了C型RNA逆转录病毒。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90%以上的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血清含有该病毒的抗体,同时还发现,在这种白血病的高发区,正常成人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它地区高。这是人类白血病病毒病因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它首次证明了人的白血病也和白血病病毒密切相关,该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会对某些类型的白血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十分重要依据,而且还将对人类肿瘤病毒病因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  相似文献   

18.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主要导致T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并且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我们对上海周围地区与HTLV-Ⅰ有关的部分病例进行检测。运用免疫荧光法从临床白血病患者中筛选了6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用病理切片诊断出28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56例SLE患者;分别抽取患者的血清样品,运用ELISA和Western蛋白印迹电泳的方法进行检测。从上述90例标本中,发现一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世界上已发现日本西南部、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中部等三大HTLV-Ⅰ流行区。我们自1983年开始开展HTLV-Ⅰ感染的系列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我国也有HTLV-Ⅰ流行区。现将研究结果简介如下: 1.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1)建立间接瘟疫荧光试验,ELASA试验及Western blot等三种HTLV-Ⅰ抗体检测技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供血中经常发现的导致成人白血病的逆转录病毒是AIDS病毒的10倍。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认为血库中的逆转录病毒仍然少见,但它造成受血者的一种危险。这种病毒是人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它感染白细胞。据医学研究者称,在1%~3%的携带者中,该病毒诱发癌症。据认为该病毒与导致AIDS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Ⅰ)有亲缘关系。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研究者对需要输血做手术的2749名病人在入院前后做了血液筛检。在对这组病人使用20963单位血后,有5人染上HTLV-Ⅰ。这表明通过供血传递了0.024%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