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肉瘤样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Ding H  Gao L  Jin H  Guo R  Deng Y  Tian Y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3):180-183
观察乳腺肉瘤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分型,并分析其与某些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1538例乳腺恶性肿瘤中15例(0.98%)诊断为乳腺肉瘤样癌,行AE1/AE3、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S-100蛋白、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有6例是外院会诊病例,共21例。结果按其肉瘤样成分的特点分为4个形态学类型:(1)多形肉瘤型:肉瘤样成分为多形肉瘤样。(2  相似文献   

2.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一种独特的临床病理类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5例罕见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其病理特点为瘤组织以基底细胞佯癌组织为主要成分,并伴有鳞状细胞分化、粉刺状坏死和癌巢内基质玻璃样变。免疫组化显示,基底细胞样癌成分对4种上皮性抗体(高分子量角蛋白Keratin、低分子量角蛋白10.11、CEA、EMA)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而对Actin及S-100部分强阳性。提示此癌分化不良并有向肌上皮等多向分化倾向。临床上此癌高度恶性,首次手术的病例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肺转移。随访4例均死亡,术后存活期平均12.5个月。  相似文献   

3.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1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光镜、免疫组化及其中2例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10例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巢状或条索状;8例有Homer-Wright菊形团,5例见Flener菊形团(其中4例同时伴有Homer-Wright菊形团);8例可见瘤细胞之间由细胞突起形成的嗜酸性纤维样背景。电镜下1例瘤细胞内见神经原纤维,2例均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并对其颗粒进行了形态测量。多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NSE11例均为阳性,Vimentin,S-100、Keratin各有4例、3例和1例阳性,NF,EMA,CEA,LCA均为阴性。文中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在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应用抗桥粒DsemoplakinⅠ单克隆抗体,采用多重PAP及多重PAP+ABC法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借以显示常规石蜡切片中的桥粒多肽DPI抗原,并结合角蛋白和上皮细胞膜抗原对上皮性肿瘤中DPI的表达情况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阳性染色呈弥漫颗粒状或包涵体样形态分布在瘤细胞浆内,多数上皮性肿瘤中与Keratin及EMA染色结果一致,部分Keratin和EMA阳性肿瘤中也有表达。间叶组织及其肿瘤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混合性髓样-滤泡癌(MMFTC)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甲状腺混合性髓样-滤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组化(SP法)检测CT、Tg、CgA、vimentin、Galectin-3、CD56、CD57、CK19等,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肿瘤组织由胖瘦不等的梭形细胞及甲状腺滤泡构成,二者互相穿插、分割排列,并侵犯被膜血管。免疫组化CT梭形细胞弥漫(+),个别滤泡上皮(+);Tg滤泡上皮(+),梭形细胞灶性(+);CgA部分滤泡上皮(+),部分梭形细胞(+);vimentin梭形细胞及滤泡旁细胞(+),个别滤泡上皮细胞(+);Galectin-3部分梭形细胞及滤泡上皮细胞(+)。结论MMFTC临床罕见,依据梭形细胞和甲状腺滤泡组织二者同时侵犯被膜和(或)血管,结合免疫组化表型可确诊。  相似文献   

6.
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1例脑原发性多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由排列呈巢状、索状的上皮样细胞组成,胞浆丰富、嗜酸性;内含明显空泡呈“印戒”状,有的空泡内可见红血球,间质含粘液样基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FⅧ、CD34、CD31、UEA-1和vimentin阳性;而CK、CEA、EMA、GFAP、S-100蛋白及Mac  相似文献   

7.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抗平滑肌的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S—100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研究。结果发现,该癌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对抗actin、myosin和S—100蛋白反应阳性,对抗GFAP反应阴性。这些细胞衬里在囊样腔隙周边、小导管外周或散在于上皮团块中;肿瘤性腺上皮细胞对上述抗体反应阴性。讨论了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分化趋向和免疫特性。  相似文献   

8.
小肠肉瘤样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采用光镜结合免疫组化SP法对6例小肠肉瘤样癌标本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例小肠肉瘤样癌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43~72岁,平均61.3岁。肿瘤平均直径为5.5cm。呈菜花状或息肉状。光镜下可见3种肿瘤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及间变性细胞,多呈片状或束状排列,偶呈巢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6例vimentin、CKpan、EMA及CK7均为强阳性;CK20有两例弱阳性;CEA有1例弱阳性;NSE及Syn在6例均为阳性表达,CgA3例阳性,阳性强度为弱阳性~中等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37%~73%,平均值为51.6%。随访4例患者在术后2~7个月内死亡。结论小肠肉瘤样癌罕见,多发于老年男性,免疫组化证实有上皮及神经内分泌分化,预后很差,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在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92 例肝细胞癌及50 例胆管细胞癌组织中EGFR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92 例肝细胞癌标本中,42 例EGFR 蛋白或mRNA阳性,占45-7% 。50 例胆管细胞癌中,36 例EGFR蛋白或mRNA 阳性,占72-0 % 。结论:与肝细胞癌相比,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EGFR 表达增高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0.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S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4例MTSCCa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17~82岁(平均53岁),临床症状不明显。组织学: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实性、灰白色,肿瘤细胞形态呈双相(小管状和梭形细胞)或三相(小管状、梭形和脊索瘤样或黏液样)。其他组织学表现: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典型的透明细胞和乳头状或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显示复合性免疫表型。结论MTSCCa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肿瘤,组织学谱系在不断扩大,免疫组化表型及组织学形态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a)有重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肝样腺癌11例,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胃肝样腺癌,光镜下最具特征的组织学表现为玻璃样小体,广泛性侵犯静脉,免疫组化AFP、AAT、ACT阳性,HCG阴性;电镜下,可见癌细胞围成腔样,类似于毛细胆管结构,腔面有微绒毛,细胞膜相连处有连接复合体。随访1 ̄5年,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胃肝样腺癌广泛转移,1例死于  相似文献   

12.
淋巴上皮样癌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淋巴上皮样癌(LELC)的本质特征。方法: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Cytokeratin、EMA、CD3、CD45、CD20观察6例LELC癌细胞及浸润淋巴组织。结果:癌细胞含有张力微丝和桥粒样连接,Cytokeratin阳性。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能直接破坏癌细胞。结论:LELC是一种具有特殊组织学表现的低分化鳞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5-羟色胺(5-HT)样、P物质(SP)样、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γ-氨基丁酸(GABA)样和甘氨酸(Gly)样阳性终末与脑干面口部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间的突触联系,用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技术,在电镜下对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与HRP逆标面口部运动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在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内呈均匀分布,没有区域特异性。将HRP注入面口部肌肉或相应的周围神经后,HRP逆标神经元见于脑干运动核不同部位内支配相应肌肉的运动神经元。5-HT样、SP样和L-ENK样阳性终末主要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的轴-树突触;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则主要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形成对称性的轴-树突触;偶见上述阳性轴突终末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形成轴-体突触。结果提示:主要来自脑干运动前神经元的5-HT样、SP样和L-ENK样阳性终末及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可能分别对脑干运动神经元发挥兴奋性或抑制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为主的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 with dominant spindle cell/sarcoma-toid component,MBCS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复习15例MBCS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中12例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抗体包括上皮标记、肌上皮标记和肿瘤标记物)。同时就腋淋巴结状态,ER、PR和Her2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做简要比较。结果本组MBCSC患者平均年龄41岁,均因发现乳腺包块就诊。多数肿瘤呈界限清楚的结节状。镜下8例肿瘤完全由梭形/肉瘤样细胞构成,6例以梭形/肉瘤样细胞为主伴少量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成分,1例伴少量导管原位癌。肿瘤显示中-高级别组织学改变。11/12例(91.7%)MBCSC的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至少表达一种上皮标记,全部病例均至少表达一种肌上皮标记。本组MBCSC的腋淋巴结转移率和ER、PR、Her2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MBCSC在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呈现出肌上皮分化,其生物学特性如腋淋巴结状态和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有所不同,提示其可以作为独立的病理亚型。系列上皮和肌上皮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MBCSC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100、Vimentin、HMB45、Keratin、EMA、LCA抗体,SP法对原病理诊断或疑诊的35例恶性黑色素瘤(MM)进行染色。结果10例典型的少色素性MM均呈S-100、Vimentin和HMB45阳性,符合原MM诊断。原病理诊断19例和疑诊6例共25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中,21例同时呈S-100、vimentin和HMB45阳性,故确诊为AMM;4例S-100和HMB45阴性肿瘤中,3例为Keratin阳性、EMA弱阳性,1例为LCA和Vimentin阳性,证实不是MM而是癌和淋巴瘤。结果表明,S-100和HMB45是MM诊断性标志物,后者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茎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SCC)的诊断、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观察1例阴茎原发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镜下可见显著的棘细胞松解,肿瘤由排列呈腔隙状、网状结构的长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质大多红染,局部区域弥漫出血坏死。免疫表型:CK、Vim阳性,CD34、CD31、SMA、FⅧRAg阴性。网状纤维染色不显示血管外形。结论假血管肉瘤样SCC是一种罕见的易与敌国管肉瘤混淆的特殊形态的SCC.需与血管肉瘤、癌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肾肉瘤样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肾肉瘤样癌形态特征。方法:5例肾肉瘤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以肉瘤样成分为主3例,血管外皮瘤样为主1例及破骨细胞瘤样巨细胞瘤1例,5例肉瘤样成分角蛋白阳性,4例波形蛋白阳性。结论:肾肉瘤样癌的形态特征为癌细胞具有双重分化,具有向间叶性肿瘤转分化的过渡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含破骨巨细胞样细胞的胰腺多形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含破骨巨细胞样细胞的胰腺多形性癌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患者为58岁女性,因中上腹部持续性隐痛2个月余就诊,B超、CT检查发现胰腺占位。切除标本示实性结节状肿块,灰白、灰黄色,存灶性坏死。镜下见肿瘤由低分化腺癌伴梭形肉瘤样细胞构成,两种细胞均示CK、Vim、α-AT阳性。可见多灶性巨细胞瘤样结构,由单核瘤细胞和形态上良性的破骨巨细胞样细胞构成;前者见CK散在阳性,Vim和α-AT阳性;后者仅见CD68和Vim阳性。结论 含破骨巨细胞样细胞的胰腺多形性癌是多形性胰腺癌的一种亚型,破骨巨细胞为反应性细胞,非肿瘤成分。  相似文献   

19.
二例脊索样脑膜瘤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脑外科手术切除的脊索样脑膜瘤2例,复习临床资料,肿瘤标本用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切片,HE、PAS及网状纤维染色,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SP法标记(试剂购自福州迈新生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1例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肿瘤主要有两种细胞组成,一种为单核细胞,分为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和梭形或多形性瘤细胞两型;另一种为多核巨细胞,分为非肿瘤性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瘤巨细胞两型.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这两种细胞Vimentin均阳性,均不表达cytokeratin(AE1/AE3),CK5/6,CEA,CgA;其中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CD45,CD68阳性,而瘤巨细胞和梭形瘤细胞阴性.结论: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可能为胰腺未分化癌的一个亚型.诊断需与胰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转移的骨巨细胞瘤或黑色素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