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房疼痛伴肿块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此类病人多因担心自己是否患有乳腺癌或疼痛无法忍受而就诊。为进一步研究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 ,本文对经超声及病理检查的 5 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达到提高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准确率的目的。1 资料与方法本组 5 4例病人均因乳房疼痛并似可触及肿块而就诊 ,全部为女性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4 2 11±7 5 3岁。双侧或单侧乳痛并放散至腋下或上臂 ,疼痛呈针刺样或局部烧灼感 ,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疼痛3天~ 10年。使用HP85 0 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7 5MHz。充分暴露乳腺区 ,先用二维超…  相似文献   

2.
2004-06/2008-02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99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门诊及住院患者12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99例,年龄20~30岁26例,31~40岁23例,41~50岁27例,51~60岁14例;对照组29例,年龄20~30岁7例,31~40岁8例,41~50岁9例,51~60岁5例。两组在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及《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2]中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拟定:(1)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有乳头溢乳或瘙痒;(2)乳房可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于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关,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3)利用近红外线扫描、彩色超声波、乳房X线钼靶片、肿块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良性乳房病变 可分为 :( 1 )肿块 (常指良性纤维囊性病变 ) ;( 2 )周期性乳腺变化(指经期前的乳房肿胀、触痛、疼痛 ) ;( 3)不典型增生 ;( 4)实质性肿块 (包括囊肿、纤维腺瘤、脂肪坏死和腺体进行性硬化 ) ;( 5 )乳头分泌物 ;( 6 )感染 /炎症 (如乳腺炎、脓肿、乳腺管扩张症 )。乳房病变的评估 三步法是金标准 ,包括 :( 1 )临床检查——乳房和腋窝触诊 ;( 2 )影像学检查——乳房的 X线摄像和超声波检查。1 0 %~ 1 5 %的乳腺癌常不能被 X线诊断 ,超声波检查可区分乳腺实质性和囊性肿块 ;( 3)病理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和…  相似文献   

4.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的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及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部分患者可发生癌变,尤其是有乳癌家族史者更应引起重视.临床上治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和转归.我院2006年2月-2008年2月采用辨证治疗乳癖患者3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49例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的乳腺腺病,现将临床资料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均为女性;年龄34~53岁,中位年龄43岁。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33例。1·2临床表现与医技检查49例均以乳房肿块就诊,肿块均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可随腺体活动;肿块疼痛35例,腋下淋巴结增大11例,乳头溢液7例,皮肤凹陷5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21例,左侧乳房23例,双侧均有5例。医技检查:49例术前均经乳腺B超及钼靶X线片检查,其中B超诊断为小叶增生23例,良性肿物12例,肿块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病好发于已婚妇女,30岁以上者50%有临床乳腺增生病的表现,在组织学上则有90%的女性可见乳腺结构不良改变。其主要临床症状,大多在月经前一周内开始,出现乳房单侧或双侧不同程度的胀痛,并有触摸痛或硬结索条颗粒状物。月经过后,乳房疼痛与硬结块减轻或消失。本病具有明显的临床周期性特点。本人自1995年从事中医门诊以来,运用自拟乳核散结汤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7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散结六步按摩法配合柴菇消乳腺增生方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柴菇消乳腺增生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肝散结六步按摩法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肿块积分、全身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六步按摩法配合柴菇消乳腺增生方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小肿块,减轻疼痛及全身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生于哺乳期后,表现为乳房单侧或双侧小结节和肿块,呈阵发性刺痛,肿块质地较韧,活动良好,边界较清,随月经发生周期变化,多数为月经前期加重.1995年3月以来,笔者自拟化瘀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付丽娟  郭桦 《临床医学》2005,25(2):79-80
目的 本文通过对80例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增生症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明确 其二维声像特征、分型及血流特点,辅助临床诊断。方法 应用美国ATL公司HDI-5000彩超仪,观察病变部位 的二维声像特征及血流情况,测量其病变部位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 乳腺增生症的二维声像改变 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单纯增生型;(2)实质性肿块型;(3)液性肿块型;(4)混合病变型。80例中14例有血供,占 全部病例的17.5%。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是诊断乳腺增生症的首选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均治疗45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改善、肿块体积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增生肿块肿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男性乳腺发育症又称男性乳腺增生症或男性女性型乳房,是指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殖的一种临床病症[1],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或乳晕下区域出现触痛性肿块。本组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8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超声表现,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19岁.右侧乳腺肿块1年,迅速增大伴疼痛1个月.查体:右侧乳腺弥漫肿大.细针穿刺诊断:乳腺增生症伴间质纤维组织异型增生.遂行单纯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2010年5月-2011年11月笔者采用中医手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28例,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27.3±3.5)岁;病程1~5d者19例,5d以上者9例。肿块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或内上象限,其中单侧肿块22例,双侧肿块6例,肿块直径(1±2.2)cm,质硬,压痛明显,无波动感。28例患者均为产后1月内哺乳期初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乳房红肿疼痛及白细胞升高。2病例选择2.1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①乳房肿胀疼痛,患部出现具有压痛的硬块,表面皮肤发红;②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中医药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 ,其中 2 5~ 30岁 2 0例 ,30~ 4 0岁 5 9例 ,4 0~ 5 0岁 6例。病程最短者 1周 ,最长 3a。全部病例均以乳房外上界疼痛为主症前来就诊。其中单侧乳房疼痛 30例 ,双侧乳房疼痛 5 5例。有的为阵发性疼痛 ,有的为针刺样疼痛 ,有的为沉闷样疼痛 ,有的疼痛放射至患侧肩臂、背部及腋窝。多数患者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经前乳房胀感加重 ,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每遇生气而疼痛加重。触诊检查 :疼痛部位触及增生的乳腺组织 2 9例 …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病也称乳腺囊性增生病 ,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该病临床特点表现为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 ,病情缠绵易反复。本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 3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依据 :①多数在乳房外象限有扁平肿块 ,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 ,可有触痛。肿块边缘欠清 ,与周围组织不粘连。②乳房有胀痛 ,每随喜怒而消长 ,常在月经前加重 ,月经后缓解。③本病多见于 2 0~ 4 0岁妇…  相似文献   

16.
1雷尼替丁男,62岁。因上腹疼痛、反酸给予雷尼替丁胶囊0.15 g口服,2次/d,5 d后出现左侧乳房疼痛。体检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2 cm×2 cm肿块,触痛明显,尤以夜间疼痛为甚,即停药,次日患者自觉疼痛减轻,但仍可触及肿块。钼靶摄像诊断为良性乳腺增生,给予对症治疗,10 d后左乳疼痛完全消失,但仍可触及1 cm×1 cm肿块[1]。2奥美拉唑男,49岁。因反流性食管炎每晨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 g,用药6周后出现右侧乳房增大,有触痛,乳腺钼靶摄像诊断为右侧乳腺增生,停药2周后,乳房肿痛症状好转。间歇0.5 a后又因发酸明显再次服用本品,3周后右侧乳房增大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临床多见 ,我们自 1 995年 5月~ 1 998年 5月 ,采用乳房局部封闭疗法治疗本病 2 0 8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 2 0 8例女性 ,年龄 2 3~ 65岁 ,平均 39岁。发病均为双侧性 ,有乳房疼痛 1 62例 ;肿块最大径 4~2 0cm ,平均 6.4cm ;单或双侧乳头有非血性分泌物 2 6例 ;合并乳腺小纤维瘤 1 2例 ;既往曾行他法治疗无效或复发者 1 8例。2 治疗方法2 1 药物 :确炎舒松A1 0mg(或地塞米松 1 5mg)、2 %利多卡因 3~ 5ml、生理盐水加至 2 0~ 30ml。2 2 操作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 ,两手抱头 ,充分…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性,28岁。G2P1。哺乳期后1年发现双侧乳房逐渐增大、肿胀,偶有刺痛,长时间挤压乳房可出现凹陷,曾诊断为"双侧乳腺积乳伴乳腺增生",对症治疗未见好转。行"右乳房切开引流术"后右乳肿痛减轻。近期患者双侧乳房进一步肿胀,伴有疼痛及触痛,右乳头及内侧皮肤出现紫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症是以周期性乳房疼通和乳房出现肿块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从1994年12月 ̄2004年12月观察用电针配合内服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治疗的152例均为门诊病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76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已婚者53例,未婚者23例;肝郁气滞型50例,冲任失调型26例。对照组7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1岁,平均3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4年;己婚者56例,未婚者20例;肝郁气滞型45例,冲任失调型31例。诊断标准:(1)临床有乳腺肿…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组织产生的增生性病变,主要是由内分泌失调,性激素代谢紊乱导致的乳腺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1]。轻度的乳腺增生一般仅表现为乳房刺痛、不适;但中、重度的乳腺增生症常以乳房出现肿块和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时不易与乳腺其他病变,特别是乳腺癌鉴别,常需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