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认识气肿性膀胱炎并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气肿性膀胱炎并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诊疗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经补液、尿液引流、膀胱冲洗、抗生素的应用及控制糖尿病等治疗3周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气肿性膀胱炎是罕见的泌尿系感染,有诱发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可能.治疗时应积极处理诱因,行尿液引流、膀胱冲洗、加强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大量静脉补液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及静脉补液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高渗纠正时间和电解质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尿酮转阴时间、高渗纠正时间、电解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及静脉补液的治疗效果优于大量静脉补液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抢救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2名患者,均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同期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救治,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98.0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78.43%),(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高血糖高渗状态实施抢救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救治成功率将该治疗模式推广至临床中,可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点滴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根据入院时的状态将其分为昏迷组和非昏迷组,昏迷组15例,非昏迷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静脉点滴胰岛素治疗,昏迷组患者则要先进行积极抢救,改善患者高渗和脱水状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有效血浆渗透压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不同时期的有效血浆渗透压等均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点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无论患者是昏迷还是非昏迷,都有着显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高度重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例DKA-HHS给予合理的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应用及对症治疗。结果 17例恢复正常,3例死亡。结论重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血糖高渗状态,积极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田现民  赵喜刚  刘森  代党会 《医学综述》2009,15(21):3358-3360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合并脏器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在鹤煤(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抢救治疗的13例高血糖高渗状态合并脏器衰竭患者,对患者的血糖、尿糖、尿素氮、血钠、血钾、血浆渗透压、二氧化碳结合力等重要指标进行监测,结合脏器衰竭的数目,对比患者死亡例数的差异。结果13例中并发2种脏器衰竭者7例均全部抢救成功;并发3种脏器衰竭者有2例,全部死亡;并发4种脏器衰竭者4例,全部死亡。结论高血糖高渗状态并发症多而且严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5例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患者,在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积极治疗诱发病因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监测血糖下降的情况.结果:在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去除诱因的基础上,CSII可以使患者血糖平稳下降,纠正糖代谢紊乱,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结论:CSII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治疗中可以使血糖平稳下降,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可使病死率显著降低.我科近5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颅脑损伤合并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工作2例,生活自理3例,长期昏迷1例.死于高渗生休克5例.结论注意防止颅脑损伤所致的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以高热及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为特征。而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其临床特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等。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死亡率极高。我院收治1例热射病合并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抢救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颅脑损伤合并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其中恢复正常生活,酮症性昏迷是降低死亡率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高血糖高渗状态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5):333-334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HHS-DKA)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0例高血糖高渗状态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HHS-DKA)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结果临床好转6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对HHS并发DKA的认识,掌握补液技巧和各项救治措施,是减少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石东升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23-12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12月我科收入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除常规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早中、餐2h 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BG及晚餐2h BG、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优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更快、更有效、更平稳。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院2004年1~12月对6例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23~78岁,平均56岁。发病后出现嗜睡4例,昏迷2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其中重度3例,中度2例,轻度1例。检验结果:血糖34.9~51.3mmol/L,血钠145.5~172mmol/L,血清钾3.5~7.0mmol/L,BUN23~45mmol/L血浆渗透压350~375mmol/L,尿糖( ~ ),尿酮阴性,均符合糖尿病高渗昏迷诊断标准[2]。经过积极抢救治疗血糖降至5.6~7.0mmol/L,尿糖阴性,血浆渗透压280~300mmol/L,临床治愈出院。抢救:HHS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肾性渗透性利尿,…  相似文献   

15.
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棉荣  张佩文 《中国医刊》2000,35(12):21-21
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NHHDC)是糖尿病的急性代谢性并发症之一 ,特别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特点是血糖极高 (通常超过4 4 4 4mmol/L ,90 0mg/dl) ,但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 ,为高血糖引起的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为了提高对本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下面把我院收治的 1 5例病人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1 5例病人有糖尿病史者 8例 ,均无脱水病史 ,有感染诱因者 1 3例 ,1 5例化验尿糖全部 ( ) ,酮体弱阳性者有 6例。1 2 方法   1 5例均按病人体重的 1 0 %~ 1 2 %估…  相似文献   

16.
神经外科疾病致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李杨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80-78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疾病引起的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2例HHNC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鼻饲温开水加静脉补充低渗液体,双路径补液方法纠正高钠血症,以小剂量持续微量泵泵入胰岛素的方法纠正高血糖。结果 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4例。结论 采用双路径补液加小剂量微量泵持续泵入胰岛素可以快速纠正HHNC的高渗高血糖状态,从而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171例血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收集近5年我院收住的171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高于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组;高血糖组患者平均住院期长于无高血糖组,且病死率高。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伴发高血糖的可能,且高血糖影响病程及预后,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1],病死率高达40%[2],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既往无糖尿病或仅有轻度糖尿病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本症发生的主要诱因为: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烧伤、血液和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等应激或使用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或糖摄入过高.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护理难度大.我院近年来收治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17例,现将该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儿童20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117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儿83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高血压高渗综合征患儿的血糖、有效渗透压、血清钠、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血pH、HCO~(3-)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P<0.05)。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高血压高渗综合征患儿≥10岁率、中度—重度脱水率、三酰甘油>1.7mmol/L率显著高于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儿年龄多为10岁以上,且常会出现代谢紊乱、酸中毒及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林周藏族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识别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确诊4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糖控制状态与肺结核病灶关系、确诊时间、确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痰菌阳性率高,传染性强,X线影像病灶范围广,干酪病灶占多数,空洞发生率高,治愈率低等特征。结论肺结核合并高血糖患者要早期诊断,积极抗结核治疗,同时要控制血糖,才能有效达到控制肺结核、高血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