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声门上喉癌的保守性治疗已证明是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特别是当肿瘤累及一侧披裂、梨状窝和舌根时,手术的可行性仍有争议。术后呛咳的发生率较高,且常需行喉全切术。该文的目的旨在比较声门上癌、舌根瘤声门上喉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249例声门上喉切除的病例中,声门上癌193例,累及会庆谷及会厌尖的舌根瘤56例,均为男性,平均57岁(33~79岁),术前放疗复发施术及失随访者不包括在内;据UICC标准行TNM分级。术期同时行选择性或治疗性颈清扫361侧,其中319测功能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就1973年1月1日至1988年12月31日的239例喉癌和下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这些病人分别施行了单纯喉切除或喉切除加颈廓清或喉咽切除术加颈廓清术。其临床分期:T_120人,T_257人,T_3114人,T_446人,2人不能分期。在239例病人中205例首选外科手术治疗,34例在放疗失败后施行挽救性手术。原发肿瘤位于声门上区、声门区、会厌区及梨状窝。其中95人首次治疗中存在或以后发展成淋巴结转移,只有2例在颌下三角区淋巴结内发现有肿瘤转移,这个数字证实,喉部及下咽部肿瘤很少转移到颌下三角  相似文献   

3.
研究晚期喉鳞状细胞癌病人的局部转移手术后对局部、远端肿瘤复发、无复发、生存率等的影响。选择159例接受常规手术和放疗的病人,其中声门上癌97例,声门癌60例,声门下癌2例,多数肿瘤为Ta(104例),T4(41例),No(91例),15例临床上有阳性淋巴结,仅15例声门上癌行水平部分喉切除,其余均行全喉切除术,T3N0肿瘤行全喉切除,若术中未发现阳性淋巴结则不施颈廓清术。T4N0肿瘤在行全喉切除时行改良或传统的根治性颈廓清,若发现阳性淋巴结均行根治性颈廓清。79%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发现阳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探讨贯声门癌临床存在的意义。方法 :分析 86例贯声门癌的临床表现、手术、颈转移、组织病理学研究及随访资料。结果 :贯声门癌有别于声门上、声门型喉癌 T2 、T3期。其中行全喉切除术 6 3例 ,次全喉 9例 ,扩大垂直半喉 14例 ;同期行颈廓清术 47例。术中见 ,>2 cm的贯声门癌 5 8%侵及喉骨架 ,46 %扩展至喉外 ,以及 71%的颈转移。随访 5年生存率 5 5 .4% ,10年 2 9.7% ,≥ 15年 18.9%。结论 :贯声门癌作为临床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实际意义 ;声门旁间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是导致贯声门癌易广泛扩展和颈转移的原因 ;对贯声门癌的治疗原则应是在手术同时行选择性颈廓清 ,术后补充放疗。  相似文献   

5.
累及舌根会厌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累及舌根之会厌癌的手术治疗并恢复喉功能的方法,对26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从43岁至62岁,除2例行全喉切除外,24例行上半喉或水平垂直次全喉加舌根切除,将下半喉上吊与咽及舌相吻合。11例行双侧颈廓清术,10例行单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了1966~1983年连续经治的197例因声门癌而施行保守性喉手术的病例。197例中,男176例,女21例,年龄27~83岁(中位数60岁)临床分期按AJC(1980)标准:Ⅰ期141例,Ⅱ期44例,Ⅲ期12例。除1例粘液表皮样癌外均为鳞癌,其中高分化癌58例,中度分化癌98例,低分化癌10例,分化情况不详者30例。手术方法:垂直部分喉切除术108例,单侧声带切除术61例,扩大的垂直半喉切除术19例,5例接受同侧全部声带及对侧部分声带切除术,3例接受半喉切除加根治性颈廓清术,1例接受半喉切除加选择性局限性颈廓清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1981~1984年时全部头颈癌病例。将438例患者归为三个年龄组(≤59,60~69,≥70),分别定为非老年组,中老年组和老年组。T_1癌的治疗:声门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声门上癌行水平喉切除及双侧功能性颈廓清术。口腔和口咽部T_1癌,在早期(直径<0.5cm)经口腔切除,否则须外进路切除。三组性别和组织分布相似。老年组下咽癌发病多比非老年组低,而唇癌老年组较高。肿瘤分期:老年组早期发现比非老年组高(P<0.04)。以往疾病:非老年组中生活方式相关病较多,如慢性肝炎,酒精中毒,胃十二指肠溃疡,而全  相似文献   

8.
早期声门癌保守的喉切除术后局部复发仍是一问题,大组病例报道复发率T_1为2~17%,T_2为4~24%。本文对早期声门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者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术前更准确的估价和选择手术方法。共416例,年龄24~90岁。均未行颈廓清、放疗、化疗。经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包括甲状软骨内侧软骨膜)168例,扩大的声带切除术包括前联合、杓状软骨声突或喉室底、或双侧声带。半喉切除术248例,行标准的额侧或额前半喉切除术。结果,65例局部复发(15.7%),补救治疗局部复发控制者55例(84.6%),总的局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累及舌根之会厌癌的手术治疗并恢复喉功能的方法,对26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从43岁至62岁,除2例行全喉切除外,24例行上半喉或水平垂直次全喉加舌根切除,将下半喉上吊与咽及舌根相吻合。11例行双侧颈廓清术,10例行单侧颈廓清术。结果24例术后均能说话,20例拔除气管套管,喉功能全部恢复,5年生存率57.9%(12/19)。认为单纯上半喉加舌根切除,咽进路更合理。术中注意保留舌下神经,将下半喉尽力向前上提,与舌根牢牢固定使其隐藏于舌根之前下是恢复喉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声门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附62例连续切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声门癌的发病特点,生长方式及向外扩展特点,声带固定的意义,术式选择与肿瘤复发率生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62例中,T_1 37例,T_2 9例,T_3 16例。仅1例为T_3N_1M_0,均为喉鳞癌。手术方法:喉全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声带切除术21例,N_1者行同侧颈廓清术。单纯声带切除标本采用石蜡包埋技术,其余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声门癌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分期有一定关系。临床TNM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率为27.4%,估计过低是对喉骨架侵犯估计不足,过高是对肿瘤周围炎性浸润误为肿瘤范围。Reinke's层、弹力圆锥、声门旁间隙、喉室、甲状软骨都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前联合受侵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8%,复发时间为3个月~8年,复发病例中以T_2为多。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8%,术后3年生存率98.4%,5年生存率95.2%。结论:声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同侧上下扩展多见,晚期才向对侧扩展。前联合腱是肿瘤向对侧声带、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侵犯的通道。声门癌侵及前联合者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声带固定不是喉部分切除禁忌证,而是扩大手术范围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部分喉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总结59例喉癌部分喉切除经验.其中喉裂开声带切除2例;垂直喉部分切除38例;水平喉部分切除10例;次全喉切除加同侧颈廓清术2例;水平喉部分切除加同侧颈廓清7例.结果本组病例的3年生存率为83.8%,5年生存率为68.2%;59例中56例顺利拔管;全部病人术后发音清晰,吞咽正常.结论声门癌与声门上癌(T1~T2)病人行部分喉切除是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单蒂胸骨舌骨肌瓣修复舌根异位甲状腺、喉癌侵犯舌根手术后的缺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2例舌根部异位甲状腺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各为13岁和29岁。同位素扫描示颈部甲状腺正常,完整切除舌根异位甲状腺。术后甲状腺功能无异常,吞咽、呼吸及发音功能良好,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4例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均为男性,年龄50~77岁。TNM分类分别为:T4N2M0、T4N1M0、T3N0M0、T3N0M0。其中2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者手术同时行颈廓清术。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咽瘘,1例出现…  相似文献   

13.
声门下喉癌     
原发性声门下肿瘤应与扩展至声门下的声带肿瘤相区别。原发于声门下的上皮癌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原发性声门下癌的观察和治疗结果。作者们在1980年前的15年间共见到2,180例喉癌患者,仅22例(1%)为原发性声门下癌,其中6例曾在别处作过治疗故未列入,余16例中除3例系近几年内治疗者外其余13例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16例中男13,女3例。年龄33~77(平均60)岁。有声嘶,咯血及呼吸窘迫症状。按TNM分期T_1 1例,T_2 2例,T_3 5例,均未见转移;T_4 8例,其中T_4N_1和T_4N_2各2例。对T_3和T_4的13例患者均早期行全喉切除,3例T_1和T_2期者作部分喉切除。对明显淋巴结转移者还作了根治性颈廓清术。1例死于术后的上消化道出血。3例T_1和T_2期患者未见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们自1951年以来共施行467例声门上喉切除术,男性430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Ⅱ期病例占全部患者的60%;所以无T_3病例,乃因按照UICC 1969和1974年所公布的定义,由于声门上T_3肿瘤最不常见,且在所定的分类中,凡杓状软骨和/或杓会厌、咽会厌皱襞和/或会厌溪及舌根,和/或会厌前间隙受侵全是T_4的指征。N-(N_0,N_(1a),N_(2a))组比N+(N_(1b),N_(2b),N_3)组多,为323∶84。在全部N_0和N_(1a)病例中有13.16%组织学证实有癌转移,故在实践中应尽可能对所有声门上癌病例行双侧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清扫术。声门上喉切除可扩大切除包括一个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舌根及邻近的梨状窝内侧壁等组织,保存其声带突并在中线位将之缝合固定于环状软骨。这被称为扩大的声门上喉切除术。这种技术可使很多病例的预后得到改善,并能防止后遗发音及吞咽障碍。全部病例的五年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1976~1978年100例连续的喉切除病例,以探讨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咽皮肤瘘的原因。100例中,94例因表皮样癌,6例因喉机能不全而行喉切除术。原发部位包括下咽癌、声门癌声门上癌、舌根癌、声门下癌及颈段食管癌。33例术前1月~5年曾接受喉,通常包括颈部的放射治疗。除1例外,放疗剂量均超过4000拉德,25例超过6000拉德。34例术前1周~6月曾做气管造口术;11例曾做根治性颈廓清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1967~1972年间的28名喉鳞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放疗(~(60)钴5,600~6,000rad)后,由于局部复发或放疗失败,又行喉全切除术或联合根治术(喉全切除术加颈廓清术)的材料分析,说明喉癌治疗中挽救性手术的结果。患者年龄40~75岁。仅1例女性,余27例为男性。声门上癌有15例(54%),其中8例于根治性放疗后1~24月需做喉全切除术;7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行颈廓清术;3例因局部复发伴颈转移行联合根治术。5例由于原有的或在放疗期间发生喉喘鸣而行急症气管切开术。声门癌10例  相似文献   

17.
早期声门上癌(T_1,T_2)系指位于会厌或会厌与杓会厌皱襞喉面、无声带固定及未累及舌根的喉癌。属临床Ⅰ期或Ⅱ期取决于是否有颈部转移。除最早期病变外,一般都可能有颈转移。就早期鳞癌而言,尚无一致治疗方法,可单用手术或放疗,亦有采用二者综合治疗。近年,扩大和改良的声门上切除术已部分取代了喉切除术,使大部分病人既保存了发音功能又保障了安全。但颈部病变处理还存在争论。本文分析美国明尼苏达州Mayo医院83年10月以前10年中单用于手术治疗的早期声门上癌94例:T_129例,T_265例。女17例,男77例。平均年龄59岁,平均随访7.4年。70例(74%)行保存发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356例未曾治疗的T_1、T_2期声门型喉癌的资料,男34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岁(28~86岁)。所有病人抽烟、饮酒量均非常大。治疗原则:仅累及声带中1/3的T_1期肿瘤,行放疗或声带切除。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下、非嗓音职业者、不能随访者或检查困难者,劝其手术治疗。T_1期肿瘤侵及前联合或杓状软骨时,实施垂直半喉切除术(VPL)或扩大声带切除术,后将此二术式改为次全喉切除术(STL)或额-侧喉切除术(frontal-anterior laryngectomy)。侵及声门旁间隙的T_2期肿瘤行STL。有手术禁忌症或拒绝手术者放疗。无论T_1或T_2期肿瘤,凡能触及颈部淋巴结者均行  相似文献   

19.
硫苯酰胺治疗喉部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科用硫苯酰胺(商品名 :舒必利 )治疗因喉部手术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 2 5例 ,经临床观察 ,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5例 ,男 2 4例 ,女 1例 ;年龄 1 9~ 78岁。喉癌患者 2 4例 ,喉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1例。声门上型 1 4例 ,声门型 1 1例。临床分期 :T1 N0 M0 5例 ,T2 N1 M0 1 1例 ,T3N2 M0 9例。 2 5例患者均行喉切除术 ,全喉切除 1 4例 ,其中 3例为全喉切除加颈廓清术 ;水平半喉切除 5例 ;垂直半喉切除 6例 ,其中 2例为部分喉切除加颈廓清术。均于术后 …  相似文献   

20.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论:跨声门癌应定义为以喉室为中心纵向跨区发展的肿瘤。在跨声门癌的局部扩展中,喉室屏障作用较小;跨声门癌应慎行喉部分切除术,行喉手术同时应行肿瘤主体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