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34例湿热型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66例用诺氟沙星治疗,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观察指标,用药3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急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中药组52例加用中药。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6.15%,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向红 《新中医》2006,38(9):57-58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西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处方:茯苓、焦山楂、葛根、黄芩、苍术、藿香、厚朴、陈皮、黄连、甘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思密达。疗程均为3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夏季腹泻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小平 《新中医》2001,33(6):33-34
为了观察李氏清暑益气汤和葛根芩连汤2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夏季腹泻的疗效,通过对78例糖尿病夏季腹泻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李氏清暑益气汤)40例在止泻、止渴、消除乏力症状、降低血糖等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葛根芩连汤)38例(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40 m L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颗粒冲服,两组疗程均为3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89.0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相当(P0.05);对照组排便性状改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排便不适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患者,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但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对改善排便性状效果更佳,而葛根芩连颗粒对改善排便不适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小儿湿热型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经验方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小儿湿热型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湿热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对照组加服思密达,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对症处理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小儿湿热型秋季腹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葛根芩连汤单药及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值、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的作用,从而初步揭示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合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58只,予以无菌水(正常组和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中药组)、西格列汀(西药组)、葛根芩连汤联合西格列汀(中加西组)给药6周的治疗方案,动态监测各组模型动物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以及给药前、给药后3周、给药后6周的胰岛素耐量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FBG降低(P〈0.05),葡萄糖耐量改善(P〈0.05);西药组体重降低改善(P〈0.05),FBG降低(P〈0.05),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改善(P〈0.05);中加西组体重降低改善(P〈0.05),FBG降低明显(P〈0.01),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均改善明显(P〈0.01)。给药各组疗效顺序如下:中加西组〉西药组〉中药组。结论葛根芩连汤与西格列汀单独使用时,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联合使用时其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独使用,表明葛根芩连汤对西格列汀的疗效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正常和大便次数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蕾  林玉芳 《新中医》2011,(11):60-6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秋季腹泻患儿,葛根芩连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江义墩  杨晋翔 《北京中医》2007,26(8):476-478
目的观察昌阳泻心汤加减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寻找符合东南亚地区治疗湿热泄泻病证的最佳中医方药。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昌阳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昌阳泻心汤与葛根芩连汤都取得满意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昌阳泻心汤对改善症状和临床痊愈率方面优于葛根芩连汤(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用葛根芩连汤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提取物灌胃,连续6周,采集大鼠血清,用半自动生化仪测量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值,计算肝指数,并做病理学观察。结果:葛根芩连汤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HDL-C、LDL-C和ALT水平。大鼠肝脏切片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葛根芩连汤治疗组肝组织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结论:葛根芩连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淡渗清凉法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淡渗清凉法治疗,采用清热渗湿汤合葛根芩连汤化裁(茯苓、泽泻、通草、白术等,1剂/d),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治疗(3 g/次,3次/d),疗程3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淡渗清凉法重在利水渗湿、清热止泻,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肠道内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诸药剂量视患者年龄、体质情况随证加减,1剂/d,浓煎至100mL,分次口服,3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网络药理学为载体探索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基因靶点及作用通路。方法:初步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查找目标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基因靶点,定义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确定药物的作用靶点; 然后查询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挖掘腹泻疾病的潜在靶点。最后对两种基因取交集,构建中药—成分—靶基因—疾病的中药调控网络,对网络里面的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找到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结果: 最终确定葛根芩连汤中有效成分总共486个,去除重复后获得有效成分121个,基因靶点221个; 腹泻的疾病靶点5217个,二者共同靶点基因182个,PPI网络蛋白分析发现AKT1、CASP3、JUN、PTGS2、RELA、ESR1是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核心靶点。基因本体分析确定了157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主要通过DNA、RNA的转录,细胞因子的结合,蛋白酶的激活及细胞的代谢等过程发挥作用;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明确了167条信号通路,其中信号通路涉及炎症、细胞代谢、细胞衰老等方面,主要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腹泻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炎、缓解肌肉痉挛等机制发挥作用; 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得到验证,后期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研究,完善葛根芩连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仝小林教授运用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验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葛根芩连汤,在《伤寒论》中主治太阳病邪热内传、大肠传导失司所致的下利,仝小林教授以"异病同治"为指导思想,将其用于湿热蕴脾型糖尿病的治疗。本文选取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血糖水平,选用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湿热蕴脾证的有效案例加以分析,提示根据疾病的病情和病势,要采用合适的剂量,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联合思密达治疗湿热型小儿泄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4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2例营养补给,对症治疗;思密达,8~12月3g/d,12~24月6g/d,24个月9g/d。治疗组192例葛根芩连汤(葛根、茯苓各10g,黄芩、苍术、藿香、厚朴、陈皮各6g,黄连、甘草、乌梅各3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呕吐加姜竹茹、半夏、柿蒂;脱水加太子参,白术;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大便、体温、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3例,显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痊愈138例,显效22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思密达治疗湿热型小儿泄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璐  胡杰 《新中医》2022,54(2):5-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葛根芩连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105例用自拟前列化瘀汤、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102例用阿莫西林、舍尼通治疗,根据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痊愈率治疗组48.57%、对照组8.82%,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74.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前列化瘀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的中药煎剂和柳氮磺砒啶肠溶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4/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