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用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4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短程氨甲蝶呤(MTX)、霉酚酸酯(MMF)联合CsA+短程MTX两种方案。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HLA完全相合移植急性GVHDⅡ度以上者8例(21.05%)。慢性GVHD发生率76%。急性白血病CR1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HLA完全相合移植34例,复发3例(8.82%);随访2年以上者存活率71.43%(10/14)。表明allo-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高于骨髓移植,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高;感染和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 CD2 5抗体用于预防儿童白血病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接受 HL A2 - 3位点不合半匹配骨髓移植 ,移植方法除了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2 5 0μg促进骨髓及受者应用环孢素 A(CSA ) ,甲氨蝶呤 (M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和霉酚酸酯 (MMF)预防 GVHD综合措施外 ,加用抗 CD2 5单克隆抗体预防 GVHD,剂量各为 2 0 m g,在移植前 2 h和移植后第 4天应用 ,采髓后未去 T细胞输注 ,移植结果与前期未用 Simulect移植组比较。 结果  10例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 ,粒细胞大于 0 .5× 10 9/ L 中位天数是19 d,血小板大于 2 0× 10 9/ L 的中位天数是 2 2 d,骨髓植活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无 1例发生急性 ~ GVHD,未用 Sim ulect对照组急性 ~ GVHD为 5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评价慢性 GVHD的 8例均发生慢性 GVHD,均为局限性慢性 GVHD。中位随访 12个月 (范围 9~ 2 4个月 ) ,2例移植相关死亡 ,1例移植后 14个月复发死亡 ,实际无病生存率是 70 % ,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本研究儿童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 Sim ulect,明显降低急性重症 a GVHD发生 ,减少移植相关死亡 ,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骨髓移植在治疗恶性病和非恶性病中的作用已肯定,全身照射(TBI)除了急性胃肠反应和肺的并发症外,常引起肝、肾功能损害。TBI 和骨髓移植后的病人常用治疗 GVHD 的药物、抗菌素、抗病毒、抗霉菌感染、治疗肿瘤复发等各种药物治  相似文献   

4.
慢性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骨髓移植晚期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多发生在骨髓移植后3~12个月。作者回顾了14例慢性GVHD 食管受累病人的X 线表现,主要有上段食管蹼(4例)和食管狭窄。上段食管蹼分为二种:一种是薄的偏心性透明膜,内窥镜和活检钳易使之破裂(3例);另一种  相似文献   

5.
影响同种骨髓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是发生免疫反应,包括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特别是骨髓植入受体后发生的GVHD,可使宿主致死。在半同种骨髓移植时,用亲代骨髓给F_1受体移植,虽然可不发生排斥反应,但仍会发生GVHD。若将骨髓移植物经过处理去除T细胞,则会明显地减轻或避免GVHD发生。例如用抗Thy-1,2抗体处理供体小鼠的骨髓清除T细胞,再移植给致死照射的同种小鼠,可大大提高动物的活存率。小鼠骨髓长期培养可长时间地维持造血干细胞(CFU-S)增殖和分化为粒系祖细胞及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方法:将供体C57BL/6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按不同细胞数混合,输入接受照射后的受鼠雌性BALB/c小鼠,观察受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组织病理学和嵌合体检查.结果:给予5×106个以上的供者脾细胞的各组小鼠都发生了急性GVHD,但小鼠GVHD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输入5×106-5×107个供鼠脾细胞均适用于小鼠GVHD防治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供鼠脾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危及生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抗宿主病是由植入的成熟T 淋巴细胞排斥具有某些不同抗原的宿主细胞和组织所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随着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50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2,急性自血病29,慢性粒细胞性自血病9)移植前后血清IgG、IgA与IgM的水平。所有病人移植前各种Ig均在正常范围,移植后却长期低于正常。IgG、IgM在移植后1~2年间恢复正常,IgA在移植2年后仍处于偏低水平。有2例的IgM有过一过性升高,原因不明。作者还发现有GVHD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骨髓移植是治疗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不论在动物实验方面,还是人的临床应用方面,均已有较快的进展。例如,狗经骨髓移植可保护1200拉德(中心组织剂量)的急性照射;在临床上,严重的再障和某些类型的急性白血病移植骨髓后现已达到50—70%的长期活存。目前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妨碍着骨髓移植疗效的提高,特别是移植免疫反应严重威胁着受体的活存。  相似文献   

10.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骨髓移植病人和动物的主要死亡原因。曾报导不少药物对GVHD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环菌孢素A(CsA)是一种含11个氨基酸的环多肽,是从霉菌(Cylindrocarpon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研究了同基因混合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的GVL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应.结果表明受体小鼠接受亚致死量放射后行同基因BMT时,能够耐受1/6有核细胞量的H-2半同基因骨髓而不发生或发生轻度GVHD.比较观察混合1/6有核细胞H-2半同基因的同基因BMT的抗白血病效应,结果显示,单用同基因BMT者移植后2周皆死亡,混合组5周后仅2只死亡,预计生存率为0.66;单纯照射组及L615白血病细胞接种组者1周内全死亡,照射后未接种白血病细胞而行同基因BMT者5周后仅1只死亡,提示接受1/6量H-2半同基因骨髓细胞的同基因骨髓移植有显著的抗白血病效应(P<0.01),而不发生GVHD.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观察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后的GVHD发生情况.方法:观察16例混合移植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6例中无1例发生急性GVHD(aGVHD),但在ABMT后1h输入异基因骨髓的8例皆有程度不同的慢性GVHD(cGVHD),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炎、全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发热、体重减轻及易感冒等.中位随访8月无1例复发,除2例在移植后3和8月分别因爆发性肝炎和急性阑尾炎穿孔死亡外.余6例皆存活.最长1例已无病存活12月余.其中供受者性别不同的5例移植后性染色体观察4例形成嵌合体,3例已超过半年,最长者已1年余.而ABMT移植后6h输异基因骨髓的8例,则未观察到急慢性GVHD.结论:移植过程是安全的,部分可诱发cGVHD,形成嵌合体,白血病的复发较少.  相似文献   

13.
黄雅静  孙琪云 《人民军医》2014,(12):I0002-I0002
白血病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化疗仅30%-40%病例能长期无病生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能够治愈白皿病的有效方法,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移植相关死亡率均较高。既往各种预处理方案均以使受体获得免疫抑制为目的,移植后患者需经历长时间的免疫抑制状态,且无论何种移植预处理方案都不能完全杜绝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而且,很微量的细胞因子就会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其中,IL-2是一个研究较早,应用较广的一种.本文就IL-2在骨髓移植中的作用进行文献复习,得出相应结论:认为血浆中的IL-2的浓度与急性GVHD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了应用大剂量IL-2治疗时,减少了GVHD的发生;在临床上,随着重组细胞因子的问世,应用IL-2相关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骨髓移植中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5.
骨髓移植是治疗极重度急性放射病的主要手段,组织相容性不合的骨髓移植会导致致命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本文重点介绍免疫抑制剂及体外去除供髓中的T淋巴细胞等各种临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1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术后患者、17例非移植患者以及27例正常供者CMVpp6抗原血症检出率进行分析。100例Allo-HSCT术后患者随访观察18(4-36)个月。结果:AlloHSCT者91%,在不同病期出现CMVpp65阳性(CMV-I),其中56%出现CMV疾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54%,时间为25(11-27天);慢性GVHD52.9%,CMV相关性死亡率为21%,在各种死因中占主要地位。CMV-I在异体移植后好发,而在AutoHSCT术后患者、非移植患者以及正常人群极为少见,提示,CMV感染与急慢性GVHD呈显著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是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然是制约临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半相合或不全相合移植成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建立MHC半相合非清髓骨髓移植(BMT)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环孢菌素A(CsA) 甲氨蝶呤(MTX)或联合霉酚酸酯(MMF)作为GVHD预防方案,比较了这两种方案对非清髓BMT后GVHD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骨髓移植已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急性白血病、联合免疫缺陷病以及肿瘤病人大剂量化疗或放疗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收到了一定的疗效。骨髓移植前的临床准备,对移植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是骨髓移植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文仅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 ,作者对 12例CML进行了allo PBSCT的临床研究 ,12例均为第 1次慢性期 ,中位年龄 32 .5岁 ;全部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 ,供者动员用G CSF 5 μg/ (kg·d)× 5天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49.5 7)× 10 8/kg(中位数 5 .0× 10 8/kg) ,CD 34 + 细胞数为 (0 .72 6 6 .30 )× 10 6/kg(中位数 5 .82× 10 6/kg)。预处理方案 :9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 +环磷酰胺 (CTX) +依托泊甙 (VP16 ) ,3例采用TBI +CTX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 +短程甲氨喋呤 (MTX)方案。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中位数 14.5天 (142 3天 ) ,血小板 >2 0× 10 9/L中位数 16天 ;发生Ⅱ度以上急性GVHD 3例 (2 5 % ) ;慢性GVHD共 5例 ,其中局限性 3例 ,广泛性 2例 ;死亡 3例 ,2例死于感染 ,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 ,中位随访 6个月 ,存活 9例。Allo 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比异基因骨髓移植高 ,但慢性GVHD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胚肝细胞移植已用于儿童免疫缺陷病等疾患的治疗,亦曾试用于急性辐射事故的病例。移植胚肝细胞可减轻同种骨髓移植时发生的GVH病,但迄至目前为止,胚肝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无论在病例的数量上及病种的广度上都远不及骨髓移植。对胚肝造血细胞性能的了解,也不及骨髓。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