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前检查联合孕前检查资源整合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1230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和孕前医学检查(孕前检查)的夫妇检查结果,探讨婚检和孕前检查对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以及两个检查项目结合开展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自愿要求同时进行免费婚检和孕前检查的1230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免费婚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流程,收集体检及化验资料,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孕前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为40.04%,婚前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为31.62%,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O.01),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感染率为24.15%,明显高于男性(P〈O.01)。结论婚前检查联合孕前检查既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两道必要防线,又是最佳的医疗资源整合的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婚前医学检查对象的现况 ,为改进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了 1998年~ 1999年两年中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 6 4 0 7例婚检对象的个案资料。结果 本院婚前医学检查对象中以女性为主 ,占 71 7% ,涉外占多数 ,为 6 4 5 9%。男女性结婚年龄分别为 34 8岁和 34 5岁 ,涉外婚姻组的年龄显著高于涉内婚姻者。男性初婚平均年龄为 32 0 5岁 ,35岁以上者占 31 7% ,女性初婚平均年龄为 2 7 2 8岁 ,35岁以上者占 8 7%。女性待业占 38 9% ,涉外显著高于涉内 (45 6 % / 18 8% )。男女性有离婚史的比例分别为 2 0 4 %和 30 8% ,均呈涉外显著高于涉内的趋势 ;有子女者的比例也随之增加 ,分别为 12 4 %和 2 6 6 %。曾有人流史的女性占 31% ,初婚者中至少有一次人工流产史者占 16 12 %。体检异常发现男性以包皮过长为最多 (4 2 % ) ,女性以贫血最多 (6 73% )。婚前医学检查时发现已怀孕者有2 4 6例 ,占 5 3% ,涉内 (8 1% )高于涉外 (4 4 % ) ,初婚者中婚检时已怀孕的有 2 18例 ,占 7 0 1% ,显著高于再婚者的 1 89%。男女性中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分别有 2例和 2 0例 ,分别占 0 2 %和 0 4 %。结论 结婚年龄有推迟倾向提示需加强优生指导 ;离婚后再婚的比例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13年~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探讨提高婚前医学服务质量的对策。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3年~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13年婚检率为3.76%,疾病检出率为1.18%;2014年婚检率为6.27%,疾病检出率为0.80%;2015年婚检率为91.72%,疾病检出率为4.16%;2015年全市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大幅度上升。疾病检出率由2013年的1.18%上升到2015年的4.16%,婚检人群的疾病检出率提高。结论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接受婚检的自觉性;免费婚检非常必要,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62821例男性婚前医学检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7年来共62821例男性婚前医学检查的分析,探讨婚前保健工作对优生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方法对一方户口在厦门岛内的待婚男女青年,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及特殊项目检查。结果62821例男性婚前医学检查中检出疾病及异常情况6708例;检出率最高年份为12.34%、最低年份为8.81%、平均检出率10.67%;检出传染病309例,检出率0.49%;其中性传播疾病202例,检出率0.32%;有关精神病2例,检出率0.32%;遗传性疾病102例,检出率0.16%;检出重要的特殊病例有白化病、麻风、两性畸形、肌营养不良等;疾病检出率最高按顺位排列依次为包皮过长13.48%、精索静脉曲张1.47%、高度近视1.41%、包茎0.75%、斜疝0.32%。结论维持高婚检率是有效发现和控制影响婚育主要疾病和重要异常情况的前提,影响婚育的疾病可直接影响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以及恋爱婚姻家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孕前医学检查对优生优育的现实意义以及影响孕检的因素。方法以本院2012年全年自愿进行孕前医学检查的200例受检者为研究的对象,对全部受检者的孕前医学检查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受检者经过孕前检查,①疾病检出率:200例受检者经过孕前检查,有104例受检者查出患有各类疾病,占52%。其中,遗传性疾病占28.8%;生殖系统疾病占28.8%;传染性疾病占33.7%;内科疾病占19.2%。其余受检者均无异常。②影响孕前医学检查的因素:经济收入85例,占42.5%;文化程度45例,占22.5%;保健意识74例,占35%。结论加强孕前医学检查,能有效弥补婚前检查的缺失,但孕前医学检查工作的开展易受孕前夫妇的收入、文化程度以及保健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婚前医学检查对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通过婚检能够控制许多遗传性疾病,避免缺陷儿的出生,了解各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能够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如乙型肝炎、性传播疾病、生殖系统的疾病等,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指导今后工作。本文对2006年12月01日~2007年11月30日前来我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1462例的结果进行分析,查出疾病患者602人,患病率为41.17%。可见婚前检查对优生的重要性。对婚检查出的传染性疾病作重点的生育指导,通过遗传咨询鉴别遗传性疾病和非遗传性先天疾病,避免这种疾病在高危家庭中再次发生,防止严重遗传性疾病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先天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农村婚前医学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婚检工作,我们对安阳市五个县(包括林州市)1997年婚检季度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县的婚检疾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9月-1992年5月我们对门诊婚前检查1458人(男女各半)同时随机检查手纹者685人,占受检率46.98%,其中汉族青年678人(男女各半,均为配偶关系),主要采用肉眼直观法,共查九项指标,结果为:(1)病史或体检有异常(包括先天发育)136人(男80、女56,其中4人两种情况均有),手纹正常者58人,有变异者78人,占本组57.35%。(2)病史和体检均无异常但手纹有变异者152人(男69、女92),占总受检人22.41%。(3)病史、体检及手纹均无异常者392人(男201、女191),占受检人57.81%,我们认为肤纹应用于婚检简便易行,增加了筛选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的指标,可推广应用,对有变异者在婚育指导时要全面分析,必要时需结合家系调查和染色体检查以确定,因肤纹对疾病诊断不具特异性,只可作为一种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沈阳地区694例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制婚检取消后,准新人自觉选择婚检的主动性下降,造成了一些遗传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传播和延续。我市近2年来,婚前医学检查率为3%左右,而孕前保健又处于真空状态,为加强一级预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要求,促进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尽可能避免妊娠中的不利因素影响,我们沈阳市妇幼保健所成立了“孕前准备”门诊。由此可以发现疾病,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并进行科学的孕前优生指导。  相似文献   

10.
婚前医学检查是婚姻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优生优育的需要。就 43876例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在这 43876例中 ,异常检出数为 44 5 0例 ,异常检出率为 10 .14% ,其中男性异常检出率为 11.81% ,女性异常检出率8.47% ,差异非常显著 (x2 =134 .0 1,P <0 .0 0 1)。在疾病分类中 ,传染性疾病异常检出率最高 ,为 5 .2 8% ,占异常检出率的 5 2 .0 2 % ,其中乙肝检出率为 5 .19% ,且男女差异显著 (x2 =88.46 ,P <0 .0 0 1)。生殖系统疾病占第二位 ,且男女差异非常显著 (x2 =15 8.6 4,P <0 .0 0 1)。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2005年始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取长补短,如何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并寻找出一条更适合青年男女需求的婚检模式。  相似文献   

12.
婚前医学检查与优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婚前医学检查的提出 1986年,卫生部与民政部共同下发《关于婚前健康检查问题的通知》,对婚前健康检查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从此开始执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次提出了婚检制度。1995年6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健康法》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婚前保健,进一步具有了婚检制度。为了防治性病和艾滋病,2001年到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均规定,到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率城市达到80%左右,农村达到50%。经多年努力,全国的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68%左右,其中北京、上海、浙江、辽宁等地的婚检率都在80%以上。 2.婚检对优生的意义 就预防性优生来说,婚前医学检查具有首要意义,是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龙泉市男女青年婚前检查中发现的乙型肝炎 (乙肝 )的发病情况 ,特将 1 998年全年中来妇幼保健所进行婚检的 31 8对男女青年乙肝三系的检查中HBsAg、大三阳 (HB sAg、HBeAg、抗 HBc)、小三阳 (HBsAg、抗 HBe、抗 HBc)男女青年分别进行统计 ,以针对性进行健康婚育指导 ,现报告如下。龙泉市妇幼保健所婚检科把 1 998年全年来所进行婚前检查男女青年共 31 8对 ,全部进行乙肝三系检查。HBVM检测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均按各盒说明书操作。结果发现 ,男性青年HBsAg阳性 3例 ,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婚前检查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搞好婚前保健促进优生优育工作。方法随机截取2007年10月27日至2008年1月16日来我院进行婚前检查的1424名男女的血常规、肝功能、梅毒血清学检验、尿常规及分泌物常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查阳性264项,相关的疾病检出104例。结论婚前医学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平日或有感觉或没有感觉的疾病,特别是影响婚育的疾病,每个未婚男女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那么就请重视婚前检查这个婚前保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3891例女子婚检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健康原因,分析女性健康与优生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浙江省女性婚前医学检查表,统一女性婚检项目(包括病史,体检,常规化验),结果:我院1998年至1999年女子婚检3891例,婚检率为95.67%,婚检异常414人,异常发生率为10.64%,婚检异常中以生殖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是HBsAg阳性及内科系统疾病,结论:做好未婚青年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应列入妇幼卫生工作一个保健指导重点内容之一,才能为生育健康下一代,提高人口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81例绍兴地区婚前体检人员男性精液质量状况。方法应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281例男性婚检人员精液的量、外观、粘稠度、pH值、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率、活动力进行分析。结果281例婚检者,精液量异常的为25例,占8.9%,液化异常31例,占11.0%,pH值异常36例,占12.8%,精予密度异常48例,占17.1%,精子活率异常29例,占10.3%,精子活动力a级〈25%或(a+b)级〈50%共有56例,占19.9%。结论婚检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全民应重视婚前检查,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7.
婚前保健是对男女青年在结婚登记前进行的健康检查和宣教指导。为了解青岛市婚前检查工作的情况,本文就青岛市196年的婚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婚前检查率是8675%,疾病检出率为463%。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整理青岛市所辖7区4市1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产前筛查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联合检测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入产前检查夫妇共计240对(480例),通过开展地中海贫血初筛,对地中海初筛阳性患者开展基因检测,并采取酶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结果地中海贫血中男性占比5.21%、女性占比4.38%,合计9.58%,G6PD缺乏症男性占比3.75%、女性占比3.33%,合计7.08%,地中海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男性占比1.25%、女性占比0.63%,合计1.88%,α-地中海贫血占比为66.67%,β-地中海贫血占比为22.22%,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占比为11.11%,G6PD缺乏症MCV、MCH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地贫联合G6PD缺乏症为影响人口质量两大遗传性疾病,影响到人类基本优生优育,开展婚前检查能有效提高人口整体质量水平,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9.
婚前体检中接种乙肝疫苗382例效果观察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056001)张俊英,赵社婚前进行医学检查,目的是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和下一代的优生,为此,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方男、女患有各型急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均按婚检程序给健康配偶接种乙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婚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婚检人群HBsAg 968例,HIV抗体2040例。结果HBsAg阳性29人,阳性率2.99%,其中男性16人,阳性率3.31%;女性13人,阳性率2.6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母亲ImsAg携带者5人,有输血史者2人,原因不明者22人;HIV抗体阳性一例,占婚检人群的0.049%,该例系女性,无艾滋病(AIDS)相关临床表现,既往有性乱史。结论尽管在婚检人群中HBsAg和HIV感染率并非很高,但是婚检人群作为特殊群体,应引起特别关注,这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