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检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检测,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危人群,亦是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的高发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导致或加重儿童铁缺乏,我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进行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铁蛋白(SF)、血清铁(SI)检测并与非Hp感染儿童比较,探讨Hp感染对儿童铁营养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0~7岁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锌含量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珺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61-2262
【目的】检测本地0~7岁儿童微量元素铁、锌的缺乏现状并寻求改善的措施。【方法】272例0~7岁体检儿童,按年龄分组,分别进行血常规及血清微量元素铁、锌测定,结合体格检查和详细问诊综合分析。【结果】0~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比例达18%,铁、锌元素缺乏率分别为21.3%、19.5%,以7~12个月年龄组比例最高(P〈0.01)。1~6个月婴几中人工喂养组的铁、锌元素缺乏率显著高于母乳喂养组(P〈0.01)。【结论】0~7岁儿童缺铁、缺锌较为普遍,应引为重视,进一步改善儿童饮食结构和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对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等铁缺乏的几种实验指标的检测,以验证STfR检测诊断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可行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男性甲亢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58例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四种性激素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了统计学比较,同时对其中49例治疗前后四项性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男性甲亢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孝玄  黄怡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28-163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笔者同时测定了75例甲亢患者血清铁(Fe)、血红蛋白(Hb)、红细胞总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含量,探讨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早期诊断甲亢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地中海贫血(地贫)患儿血清铁测定及分析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3-01~2005—12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地中海贫血患儿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月龄~8岁,均经临床诊断及临床生化检验证实为地中海贫血,其中α-地贫15例,β-地贫30例。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我们对我院收住的39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T3(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血清游离T3(FT3)水平进行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锌水平在肺结核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活动期肺结核患者30例(A组)和非活动期肺结核患者28例(B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25例(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锌水平。【结果】A组血清锌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血清锌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锌水平与肺结核病情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CHD)是多因索所致的一种常见病,笔者对CHD患者血清中的脂蛋白(a)、胆红索及UA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脂蛋白(a)、胆红索、尿酸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榆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22例CHD伴PH(PH组)及17例CHD不伴PH(对照组)患者肺动、静脉血清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PH组肺动、静脉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PH组肺静脉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肺动脉(P〈0.05,P〈0.01);(3)PH组肺动、静脉血清NO含量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NO在CHD伴PH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会异常升高且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呈密切相关,反应肝纤维合成状态。陈旧性肝纤维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化,肝萎缩患者含量不一定增高。本文报告肝硬化患者血清HA和PCI联合检测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的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的检测数值比传统的参考值有上升的趋势。我们对2004-04~2006-04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来,我们发现了在测。定血脂项目后血清铁(Fe)的测定值很低而单独测定时结果却正常的现象,为此我们对超敏C反应蛋白(US—CRP)和脂蛋白(a)[Lp(a)]试剂对铁测定的交叉污染进行了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自身抗体(IA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联合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中GAD-Ab、ICA、IAA和IA-2-Ab,并对四项自身抗体全阴患者与有一项以上阳性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4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GAD-Ab、ICA、IAA和IA-2-Ab的阳性率分别为39.7%、28.5%、17.0%和16.4%,四项自身抗体全阴患者124例,占37.6%,与有一项以上阳性患者比较,其FPG、2hPBG和HbA1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项联合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和正常晚孕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旨在探讨Hcy浓度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瘦素、NO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A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结果】AP急性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显著高于AP恢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01),AP恢复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AP患者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γ=0.685,P〈0.01);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γ=0.456,P〈0.01);与血清NO水平呈正相关(γ=0.474,P〈0.01)。【结论】血清瘦素和NO与AP的病情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瘦素对AP的保护作用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百草枯中毒与内皮素及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及氧自由基(OFR)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68例APP组、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浆ET、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APP患者血浆ET、血清MD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病死组ET及MD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而SOD明显降低(P〈0.01或P〈0.001),病死组与存活组之间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ET含量与MDA呈正相关,而与SO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OFR损伤是AP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ET水平增高协同OFR参与发病机制,血浆ET、MDA、SOD水平可作为APP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