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4-2015年收治的宫颈癌病人100例,将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组放疗同时予保留灌肠磷酸铝凝胶和康复新液治疗,放疗后进行肠镜及磁共振检查,2组病例随访1年,对比2组病人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发生率、维也纳直肠镜评分、磁共振直肠壁厚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平均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1);对照组急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 < 0.01)。相对于治疗组维也纳直肠镜评分1~5分病例较对照组多,其中0~2分治疗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5),3~5分治疗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直肠壁厚度明显厚于治疗组(P < 0.01)。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康复新液保留观察能明显推迟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不增加不良反应,对宫颈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肠炎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预防宫颈癌放疗引起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60例宫颈癌盆腔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放疗),综合治疗组30例(放疗+康复新)。对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明显推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有利于盆腔放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98-100+104
目的通过探讨三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 年1~12 月我科的盆腔放疗42 例病例,分为观察组(21 例)和对照组(21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过放疗且出现放射性肠炎的副反应,观察组采用三黄合剂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灌肠,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随访完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采用确切概率法,χ2=0.092<3.84,P<0.05。两组比较,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三黄合剂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肠炎疗效较为满意,能够减轻放射性肠炎引起的疼痛及排便功能失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冰刺瓜液联合康复新液含漱在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对照组联合康复新液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冰刺瓜液含漱。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时间、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累积辐射剂量、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口咽部疼痛程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各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平均累积辐射剂量高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口咽部数字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瓜液联合康复新液含漱在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中的效果优于单用康复新液,可延迟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时间,减轻严重程度与疼痛程度,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出血的疗效。方法 13例宫颈癌经放疗后导致放射性肠炎出血患者,先采用氩离子凝固术对有活动性出血病灶进行电凝止血及对异常扩张的畸形毛细血管网凝固毁损,并用100 ml康复新液睡前保留灌肠,1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结果 13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4例,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PC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出血,具有即刻止血效果,加速损伤黏膜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俊姐  王今 《安徽医学》2015,36(2):222-224
目的:观察中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放射性肠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31例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保留灌肠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一般在2周左右得到明显缓解,提高了患者放疗的依从性,提高放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放射性肠炎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比亚芬联合康复新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比亚芬联合康复新保留灌肠,对照组用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排便功能失调纠正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减轻疼痛,纠正排便功能失调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比亚芬联合康复新保留灌肠能够快速减轻放射性肠炎引起的疼痛和排便功能失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虎地肠溶胶囊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地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放射治疗前后采用磁共振小肠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phy, MRE)检查肠损伤程度;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30条目生活质量问卷(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unt 30, EORTC QLQ C30)评估两组患者放射性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肠损伤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迟(P<0.05);两组放射性肠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E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放射治疗后小肠黏膜均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肠黏膜厚度增加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 C30显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放射治疗致急性肠损伤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虎地肠溶胶囊可有效延缓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生,改善放射治疗后肠壁的水肿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生菌口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非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非重度活动性UC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口服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肠道黏膜恢复状况、结肠病变活动性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和80.0%(40/50),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肠病变活动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益生菌口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非重度活动性UC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脉补充L-丙氨酰-L-谷胺酰胺 (L-Alanyl-L-Glutamine)对宫颈癌术后行盆腔体外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肠炎( 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 ARE )的保护作用。 方法 70例Ib-IIb期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采用适型调强放射治疗,DT5000cGy/25F。治疗组采取放疗开始就静脉补充等渗葡萄糖 L-Ala-L-Gln注射液(力肽),每周5天,对照组采取放疗开始就静脉补充等渗葡萄糖,每周5天;依据RTOG 标准将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肠损伤进行分级。 结果 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肠炎总发病率和1级以上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分别为27.0%和5.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6%和24.2%;治疗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盆腔体外放疗开始后静脉补充L-Ala-L-Gln对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肠炎有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罗维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119-121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治疗策略及营养支持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8例放射性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及早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综合疗效、营养状况、腹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评分减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2个月均基本恢复正常饮食,两组体重及肠黏膜厚度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及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营养支持联合保留灌肠可有效缓解放射性肠炎患者腹痛症状,改善肠炎症状及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槐绛方保留灌肠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反应。方法 90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放疗加槐绛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放疗加地塞米松等药物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CRP含量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水平均不断升高,治疗组在各阶段增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槐绛方保留灌肠可抑制CRP的水平,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基础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溃疡性直肠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取复方黄柏液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15例,取康复新液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灌肠不适感发生率为6.7%,对照组灌肠不适感发生率为4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灌肠耐受性复方黄柏浚明显优于康复新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8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适形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均为64-66GY/32-33F,6-7周内完成。实验组放疗同时口服康复新液10mL,每日3次,至放疗结束。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治疗结束后肿瘤控制情况:对照组总缓解率(CR+PR)75%,实验组总缓解率(CR+PR)79.5%,两组无显著差异,但生存质量、治疗毒副反应减少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虽未能提高放疗疗效,但能减轻放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致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以来在我院因宫颈癌进行放射治疗导致直肠炎的患者56例。对照组2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以及个性化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肿瘤组织类型以及临床分期无显著性差别。所有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P<0.05。结果观察组病例放射性直肠炎突出的症状体征平均转阴时间缩短,并发症少,情绪稳定、治愈率高,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规则性保留灌肠联合肛周皮肤护理、溃疡面直接喷洒表皮生长因子对于宫颈癌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应用埃索美拉唑+康复新液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应用埃索美拉唑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埃索美拉唑+康复新液的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低于应用埃索美拉唑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康复新液在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方面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情况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