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有效的预警机制,灵活的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摸索和优化处置流程。在实践中发现还需要解决应急预案及流程不够完善、专业人员缺少、监控系统不够得力等问题外,还应积极探索出一些对涉医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危机应对的方法,为医院全面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舆论场”,每个人都手握“麦克风”。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社会关注度等特点,是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公立医院时刻面临着网络舆情危机冲击的风险。笔者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舆情管理工作实践及成效,试图对公立医院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领域的“微时代”已经到来,这使得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表现为高校突发事件极易转化为网络舆情,也对高校学生工作在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方面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论引导机制、思想教育机制和善后恢复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迅速发布正确信息,主动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好危机善后工作,以积极应对“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医疗卫生机构引导舆情、应对媒体,寻求正确应对舆情的策略,采取问卷调查,结合统计、医患纠纷调查等数据,以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和看法为立足点,分析医院在舆情应对及媒体应对方面的正确方向。调查表明,约72%的人都会通过媒体、微信以及网络等方式解决纠纷,约52%的患者觉得与医护人员沟通存在不畅。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健全舆情管理体系,建立多部门应急主持的科学工作机制,动态掌握舆情信息,及时召开媒体发布会,引导正确舆论,促进信息对称,推进医疗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文论述,以期为省卫生计生委和医疗卫生机构给予舆情危机应对办法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依托大数据科学推进网络舆情研究新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国内近10年网络舆情研究文献,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了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涉军网络舆情的实际特点,从精确采集、舆情知识库、科学研判、有效管控等4方面对如何做好大数据环境下涉军网络舆情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环境下涉军网络舆情的知识图谱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军事大数据战略开展了涉军网络舆情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分析了知识图谱组织的优质高效以及应用于网络舆情管理的优势,提出了网络舆情知识图谱的舆情事件表达和处理引擎设计,从话题舆情热度分析、用户参与活跃度分析、事件热点词汇云图分析和舆情热点事件发现等方面,阐述了涉军舆情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服务途径,以进一步推进军事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网络舆情事件的事理图谱结构,介绍了网络舆情事理图谱构建的方法。对网络舆情事理图谱构建框架及涉军舆情事理图谱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展望。针对网络治理、公共安全管理领域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事理图谱结合领域知识图谱的创新研究将获得时效更优、成效更高的产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媒体时代医院网络舆情监测,为医院网络舆情管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微舆情系统,利用宏观的大数据分析和微观的代表性观点的定性分析,对医院网络舆情进行解读。结果微舆情可监测医院网络舆情变化,在突发舆情中应用全网时间分析可以得到直观可视化的舆情信息。结论微舆情系统可应用于医院网络舆情监测,可及时发现突发网络舆情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走向。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在网络上发表对公共事件的诉求,其中医疗卫生关系着公众的切身利益,使其成为了网络舆情重点关注的领域。本文分析了网络舆情的产生及发展规律,并结合在宣传工作中的实际做法,进一步探寻医院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可以采取的监控手段和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从而化解各类医疗卫生事件,营造良好医患氛围,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介质的普及,高校网络舆情问题逐步暴露,如何正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把握高校网络舆情主动权,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传统舆情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探讨基于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舆情分析系统及其在舆情分析服务实践中的应用,指出我国相关机构开展舆情分析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舆情收集监测与分析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的界定入手,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特征,提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防为先、疏导为主、引导为要的工作原则,建立有效预警和权威发布的工作机制,增强师生互联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网络舆情多发易发的态势下,行业互联网舆情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大数据采集、近似文本去重、智能垃圾文过滤、重要舆情预警、地域识别、倾向性分析等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为相关部门全面掌控网络舆情和有效应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发传染病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舆情监测预警和实施早期舆论引导提供针对性的依据及方向。方法利用百度指数收集网络用户对寨卡、埃博拉两起新发传染病疫情报告后相关信息的搜索量,形成时间序列数据,应用ARIMA模型对数据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诊断、模型评价和比较,选择最优预测模型。结果网络舆情前驱期平均4 d,暴发期平均9.5 d,波动期平均13.5 d,消退期平均29 d,到达峰值的时间平均12.5 d。广州市寨卡相关舆情拟合的ARIMA(3,1,0)模型和全国寨卡相关舆情拟合的ARIMA(1,1,1)模型的赤池信息准则(AIC)分别为747.85和689.81,预测的误差的标准差(SDE)分别为27.05和1388.97;埃博拉相关舆情拟合的ARIMA(3,2,1)模型和全国埃博拉相关舆情拟合的ARIMA(3,2,1)模型的AIC分别为850.05和1 150.65,预测的SDE分别为70.87和1 283.21。结论舆情搜索量与该传染病在本地是否出现病例、发病规模、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疾病预防机构在疫情舆情发展中的暴发期进行疾病宣教效果更好,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新发传染病网络舆情变化趋势,且局部地区的数据拟合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国数据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网络舆情工作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医院管理中必须要对网络舆情工作有正确认识,以此做好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督管理。本文则对网络舆情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监测的需求分析入手,设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总体架构、功能结构、业务流程,并介绍互联网信息采集、数据预处理、舆情分析、个人工作平台、系统安全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主题分析的方式,梳理了近10年国内图情领域的网络舆情研究,发现使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方法对网络舆情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已比较成熟,而从内容层面探讨图情学科如何应用网络舆情提供服务方面的理论支撑薄弱,图情领域针对网络舆情的研究目的、理论支撑、技术方法乃至应用价值尚存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起人间鼠疫疫情中网络舆情监测,为其他鼠疫疫情处置中网络舆情监测和管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微热点系统,利用宏观大数据分析进行定性分析,对一起人间鼠疫疫情的网络舆情进行解读。结果敏感性信息53条,占比49.07%;地域分布中信息发布较多的为广东省和北京市;主要信息来源为客户端48条,占比44.44%,微信47条,占比43.52%,并对大数据关键词云、媒体活跃度、网民观点等进行分析,输出可视化的舆情信息。结论微热点系统可应用于人间鼠疫疫情的网络舆情监测。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网络舆情对医疗工作的影响正变得日趋重大,如何正确应对涉医网络负面舆情,控制与降低其负面影响,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和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分析了涉医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即突发性、非理性、扩散性、偏好性、破坏性.认为当前医院舆情防控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人员力量薄弱、处理能力落后、处置方式单一、存在时间盲区、不与媒体互动;并据此提出了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积极维护自身形象、建立舆情管控体系、制定舆情处理预案、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加强与媒体的协作关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暴力伤医事件特征、原因及其舆情特点。方法:从互联网新闻页面中获取数据,运用网络内容分析法,从事件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员伤亡及各网络主体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基于网络的伤医事件由2003年的1件增至2012年的31件,主要分布全国18个省级区域,粤、京、川等地发生了6次以上;医务人员死伤105人,占93.69%;53%的伤医事件源于患方不满意医疗效果。结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方便与快捷,引发网络舆情的伤医事件有增多的趋势,且呈现出无征兆、直接对抗、泛医护人员伤亡等特点。在舆情方面,伤医事件易成为热点事件,负性影响大。医疗机构应注意防范伤医事件的发生,并积极引导舆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