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炮制是祖国中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历代中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对药物的减毒、增效及转变药性,产生新的药效具有确切的作用.数千年来,中药炮制在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1].中药炮制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中药炮制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药醋制原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秀中 《中医研究》2007,20(5):33-34
中药醋制系将净药材或饮片与定量食用醋混合均匀,润透使醋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再经炙制、煮制、蒸制等加热处理的一种炮制方法。煅淬法使用的淬液为醋,也属醋制的范围。是应中医临床辩证用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曾用醋炮制的药物有200余种,至今仍沿用的约70种。《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醋制中药22种。由此可见中药醋制是中医防病治病不可缺少的制药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功效与其炮制方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药炮制是体现中医用药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疗效。中药炮制的依据,始终贯穿着中医临床与中药药性的两个方面,其治疗作用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能。要充分满足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药物的配伍和合理炮制。研究炮制前后的药物成分的改变和药理作用的变化,以期让药物发挥临床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药炮制是中国中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它与中医临床紧密配合,在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今天它仍然在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做着应有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是我国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人类应用天然药物宝贵经验的一部分。运用近代科学方法阐明炮制原理对整理、提高中医药遗产,改进炮制工艺,制定炮制规范,控制炮制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是非常重要的。现从中药炮制目的出发,探讨中药炮制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学作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临床的不同用药要求对药材进行各种加工制作的技术。中药炮制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宝贵遗产,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药物加工制作经验,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有关炮制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药炮制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为我国人民防治疾病起了重要作用,且现今仍然作为保证中医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手段。 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中药炮制包含着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用药离不开中药炮制。中药饮片的炮制是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技术。它是祖国医药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遵古炮制也是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改进炮制方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是非常必要的。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笔者就目前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途径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饮片质量及中医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中药炮制的目的可归纳5个方面,即洁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便于调剂和制剂;稳定有效成分,增强疗效;减毒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利于保存。结果: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使中药饮片真正达到了"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结论:合理炮制是确保疗效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炙法是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药物通过不同种炙法炮制后,可扩大临床药用范围,还可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病以药为能。中药饮片质量的真伪、优劣、炮制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我国古代医药一体,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是以临床要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可目前有些药房、药店中药炮制质量现状不容乐观,以生代制,以此制代彼制,时有发生,医药同行应高度重视中药炮制质量,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法在中医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从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历代中医用药的精华,是保证中医用药安全的措施,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手段,是有助于中医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中医学中的炮制学。结果与结论:说明了中医离不开炮制,中药炮制学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地位,中医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临床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材进行的各种特殊的加工处理,使之更符合临床治疗需要.中药炮制是保障药物发挥医疗作用的重要措施,它对提高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醋制的沿革作了初步探讨。并指出醋制在中医组方用药之前,起到了“初步配伍”作用。醋制作用通过醋与药物间的相畏、相须配伍来体现,以醋的存在或醋与药物相互作用后的产物为基础。传统醋制理论分别概括总结了不同类别药物的炮制作用,但仅以“注肝止痛”的理论解释醋制作用是不全面的。醋制的研究应予加强。  相似文献   

14.
袁秀荣 《国医论坛》2001,16(4):43-45
炮制 ,是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加工过程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而毒剧药物的广泛应用 ,亦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毒药的种类很多 ,其作用具有双重性 ,或起沉疴愈顽疾 ,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 ,故毒药之利与害 ,在于是否巧用、善用。而中药炮制 ,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药物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的逐渐明确 ,更可依炮制方法控制其毒性成分的“质”和“量”,确保用药安全。本文以五版《中药学》为例 ,通过对教材中明确记载有毒的 52味药物的分析 ,来认识炮制的减毒、消毒作用。 52味有毒中药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张锦铭  高成健  穆萱年 《河北中医》2003,25(11):872-872
中药炮制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 ,它同中医临床相互配合 ,在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醋制是中药炮制中比较常用的炮制方法 ,原料以陈年米醋为佳。醋性味酸苦微温 ,入肝经 ,具有收敛、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故醋制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醋制方法大致可分为 3种 :一是先拌醋后炒 ,将定量的米醋与药物拌匀 ,放置闷润 ,待醋被吸尽后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 ,取出放晾。这种方法优点是能使醋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二是先炒药后加醋 ,先将药物捣碎置锅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 (树脂类) ,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 ,…  相似文献   

16.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中药制剂的要求,对中药进行的一种加工处理方法。是提高中药质量与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炮制受到忽视,质量有所下降。因此,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各种炮制方法和原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中药炮制理论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对炮制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明代陈嘉谟所著《本草蒙筌》中记载:“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造法虽多,不离于此,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盐制的辅料盐、方法、药物、功效等方面对盐制进行整理,为盐制对中药药性形成及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盐制的作用转化为单一药物和处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盐制功效繁多,现代临床用药多用"入肾"原则。结论:中医临床用药过程中,需正确辨析中药药性意义,经过炮制,使其性味归经产生变化,从而达到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8.
炮制中药的使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之一.《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学习的基础,不仅在对理法方药的分析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同时对于临床炮制药物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黄为《伤寒论》收载方剂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伤寒论》收载了酒洗、去皮、生用及麻沸汤渍之4种大黄的炮制方法.药物的炮制方法与其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酒洗多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它在配合中医治疗、提高中药疗效、保障用药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中药炮制理论是历代医药学家用药经验的总结,为后世中药炮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毒性中药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岳全书—类经》对中药之毒有云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中国药典》收载各类毒性中药约 10 0种以上。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 ,古代典籍有许多详细的记载 ,现代也进行了不少研究。通过炮制而降低药物毒性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传统炮制毒性中药的方法有水泡、米炒、醋炙、烘焙、制霜、复制法等。现结合现代研究介绍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1 水处理1.1 溶解减毒有些毒性成分可溶于水。利用此特性 ,使有毒成分溶出 ,降低含量而解毒。如附子、乌头等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可使生物碱大量流失 ,毒性大大降低。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