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影像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R影像属计算机成像 ,它以密度分辨率高、病人接受辐射量少为重要指标。二年来 ,我们使用富士公司的FCR系统 ,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和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摄影技术的局限性 ,特别是CR影像的后处理功能 ,增加了影像层次 ,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如何充分保证这些性能的发挥 ,作为摄影技师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为临床提供层次丰富的影像信息 ,其体会如下 :1 成像板的使用与保养成像板又称IP(imagingplate)板 ,是完成CR影像的重要载体。它取代了传统的屏片系统 ,对病人的影像信息有较高的记录 ,从外观相似于传统…  相似文献   

2.
远程影像会诊是对患者的影像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传递、由影像专家或医师进行解读或会诊的一门学科,是远程医学诊疗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我国医学资源相对缺乏,分布极不平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优质的医疗资源与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健康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推动医院信息化和远程影像会诊的发展是当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论述我国远程影像会诊的发展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胸部疾病的影像检查手段有多种(X线胸片、CT、MRI等)。但目前仍首选胸部摄影。因而。提高胸部摄影的检查效率和影像质量是影像学技师关注的问题。传统X线胸部摄影。主要凭借影像学技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来实现影像的质量控制,某个环节稍有偏差就会出现影像质量下降。严重者。常常需要进行重新摄影或附加其他影像学检查,造成病人不必要的X线损伤和经济损失。应用数字摄影设备之后,因其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使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存储方便、快捷,在胸部摄影中显示出其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者就两者在曝光条件上的差异。观察评片效果。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于 2 0 0 2年 11月 2 7日在南京举行换届改选 ,出席会议的有江苏省医学会秘书长、李晓亚副秘书长、学术会务部马敬安主任、以及新一届委员 3 0人 ,大会选举吴琮琏主任继任第二届主任委员 ,汪家旺、杨振贤、汤黎明主任为副主任委员 ,秘书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骏主管技师担任 (E -mail:yingsong @sina .com )。江苏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影像技术学会主任委员陈新沛代表徐州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向新届委员会赠送了纪念品。会上 ,吴琮琏主任对上届委员会的工作作了小结 ,并通报…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飞速发展 ,X线胶片的种类不断增加 ,暗室洗片技术与传统的技术要求有很大变化。因此 ,技师人文素质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 ,学习新技术 ,以尽快适应新形式下的技术需求。我所门诊新安装的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数字胃肠机 ,配用的是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的氦氖激光像机及氦氖激光胶片 ,采用的是数字重建成像技术 ,是较高层次的数字成像设备。应用中发现 :在现有的绿色灯下冲洗出的照片影像 ,肉眼观察灰雾度较大、影像信息量不足、清晰度及对比度较差。方  法  为了保证照片影像质量 ,在未有暗室冲洗技术详细资料的情况下 ,…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大强国先后在医学生物学领域投入巨资,如1971年签署的《国家癌症法案》(美国)、2000年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先后推出"脑的十年"(美国、日本)等,将人类对疾病、对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之相应,医学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分子影像学推到了医学领域的前台.核医学幸运地从一开始就以标记分子为显像基础,在标记技术、探测和显像方式、灵敏度及系统性和动态特征方面在分子影像之路上先走了若干年.目前,分子影像其他技术正从不同侧面赶超核医学的传统优势,分子影像学界已经呈现出百花竞秀、万马奔腾的局面.本刊今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正是这种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南京医学会影像专科分会于 2 0 0 1-12 -2 0举行换届改选 ,会议由南京医学会学会部朱绍莉主任主持 ,南京医学会薛邦秘书长宣布了新一届委员聘请程序和委员名单 ,对离任的 8位老委员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同时为新一届委员颁发了任职聘书。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袁仁松副主任技师在大会作 5年总结和未来 3年规划。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袁仁松副主任技师担任 ,副主任委员由江苏省人民医院主管技师陈玉勤、鼓楼医院副主任技师刘广月担任 ,秘书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管技师王骏担任 ,新一届委中同会共由 19人组…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心肌灌注检查是近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影像检查技术。目的是通过磁共振专用造影剂GP-DFPA,以团注方式检测造影剂首过期及延迟期的心肌强化表现。以影像学方法评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检查需要影像医生、技师及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才能取得圆满结果。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2日,豫州市医学会应江苏省医学会的要求.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在徐州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举办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的规范化操作”为主题的培训班。由本行业资深技师根据规范化手册对常规X线摄影技术、DSA血管成像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进行了规范化培训.获得了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是临床诊断COVID-19的重要指标,放射科技师与护士直接面对患者,处于抗疫第一线,感染风险大。为进一步规范全国COVID-19影像检查的院内感染防控,保护医患安全,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全国委员和国内相关医院专家讨论编写了本推荐意见。本推荐意见阐述了放射科抗击COVID-19疫情中的应急管理,分区检查,个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的培训、考核与督查等内容,同时阐述了放射技师需要学习并掌握COVID-19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不同疾病患者同时检查的流程优化和消毒规范,旨在指导放射科技师面对疫情强化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且针对不同的设备配置客观条件和待检者规范有序进行影像检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三维图形影像显示技术可以为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训练提供现实模拟度更高的载体;为医学培训提供沉浸式手术情境模拟,帮助医学生尽快掌握手术技巧;提供更生动准确的三维人体生理和病理影像,使医生更易于判断病变的层次、形状和血管等复杂结构的解剖关系,进一步提高医学诊断的效率。在微创手术中,三维图形影像显示技术不仅让术者更易判断术区各组织及其与手术器械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还能通过叠加相同区域的术前检查影像提供手术导航,实现精准微创手术。尽管显示模式转换带来的不适应、三维重建图像部分信息损失以及使用者视觉疲劳等仍是需要克服的问题,三维图形影像显示技术在医学领域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新能源新动力。作者对国内外三维图形影像显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国内影像医学(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单纯的放射诊断科室发展成为当今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大型临床医学影像科室。CT、MRI、DSA、CR、DR、PET、SPECT以及超声等先进影像设备应用于临床并深刻地改变着原有影像技术教育的内涵,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对专业人员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医学影像学先进技术与现代化医学影像教育管理相互配合的优势,是当前医学影像技术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医学…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kgraphy CR)系统是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有助于医院影像数字化,达到信息共享,满足院外远程会诊,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由于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致使一次适当的X线曝光即可通过软件和功能实现对兴趣区进行调整,从而使X线诊断更趋于全面、完整。本文就如何提高CR影像质量,做一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头颅SPECT与MRI影像的计算机融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融合术 (fusedimagetechnology ,FIT)是影像学技术的又一项完善和进步 ,它不是一般的图像处理 ,而是影像学科内部的相互完善和优势互补 ,形成一种全新的功能———解剖影像。在 1999年第 46届美国核医学年会总结中 ,H N Wagner专门提到了FIT。他多次强调 ,2 1世纪的影像学是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的融合 ,不再存在单一的解剖影像或功能影像。简而言之 ,图像融合是 2幅不同的影像 ,例如CT、MRI图像与SPECT、PET图像在断层面、位置与大小相匹配 ,相重叠 ,相融合。近来有许多方法可供借鉴。本文作者在没有图像传输的情况下 ,探索用PC机及图像扫描仪把SPECT脑血流影像与MRI脑断层影像融合 ,并进行临床应用 ,为FIT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CRT显示器矩阵大小的限制 ,利用此法的图像比较模糊。值得指出的是 ,精确的图像融合需要采集时体外定位标记 ,采集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融合时进行矩阵大小匹配、图像空间对位以及CT、MRI、PET、SPECT图像传输等问题 ,这需要特殊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发表本文旨在引起大家对此技术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型医院内部各影像系统信息共享和医疗资源整合方法.方法:采用IHE技术框架为理论指导,结合国内医院实际提出"企业级医疗影像信息集成平台"及其开放整合方案,通过各厂商的密切配合、实施,初步实现对全院DICOM影像的统一归档和统一发布.结果:经过实践验证,集成平台切实有效,既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影像信息的使用效率,提高诊疗质量,又便于医信技术人员对影像信息的集成管理.结论:基于IHE技术框架的企业级影像信息集成平台研究被证明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材料与方法 采用用FCR-AC-3机型和西门子Polyphos-30MX线机匹配,IP板以及FCR专用胶片和打印冲洗设备,对60例投照许梅氏位病例在正确的投照方法和合适的曝光条件下分别接受不同影像曝光识别处理参数的扫描组合,所得原始图象均由一名主任技师和两名医师对影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进行主观评审。对满意影像所得的扫描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静脉尿路造影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行数字X线静脉尿路造影的100例影像质量属合格等级患者资料,由1位资深主任医师和1位资深副主任技师带领质量控制小组阅片、讨论和分析影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造影前准备不充分,肠内容物多,肾影欠清,腹影灰暗,尿路影暗淡,影像伪影多、对比差有41例,占研究总例数41.0%;患者腹部不适、饥饿或肠管受刺激,肠腔积气多,尿路影受干扰,影像分辨率低有28例,占研究总例数28.0%;未很好掌握最佳曝光时间,肾盂、肾盏或输尿管或膀胱显影不够充盈,尿路影像质量欠佳有19例,占研究总例数19.0%;数字影像后处理技术欠佳,影像淡白或灰黑,对比差有12例,占研究总例数12.0%。结论肠内容物、肠腔气体、摄影时不抓住最佳曝光时间和数字影像后处理技术不当均影响静脉尿路造影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进步、人群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以及磨玻璃结节被发现。而影像诊断医生对于该类小结节的不断深入研究,典型的影像表现(如: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等)有助于对于恶性结节的判断,而一些影像特征不明确的结节性病变,即使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影像诊断医生也无法对该结节进行明确诊断。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少良性肺结节被误诊为早期肺癌,也有不少早期肺癌随着随访时间增加以及患者依从性较差而耽误早期治疗。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以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临床医生以及影像诊断医生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省医学会放射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山东省第 4次放射技术暨第 2次影像技术学术大会于 2 0 0 2年 6月 19~2 2日在临沂市举行。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 6 4篇 ,到会代表14 6人 (不含厂家 )。大会邀请了中华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主任委员燕树林副主任技师、北京市疾病防治中心杜国生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柳澄教授到会进行学术讲座 ,邀请了相关公司的产品专家就各自产品进行了内容丰富的技术讲座 ,使与会代表得到较大收获。这次大会是跨入 2 1世纪以来山东省放射影像技术界同仁的…  相似文献   

20.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且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较高。传统的影像技术对胶质瘤的诊断优势有限,很难提供胶质瘤分子水平的生物特性信息。分子影像学应用能与分子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借助影像技术,可在体、无创、重复、实时地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为提高对胶质瘤生物行为、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分子影像领域中领先的成像技术,同时也是分子影像的代表,并且随着高特异性分子成像探针的开发,将会使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的诊断中彰显无尽的魅力。本文将对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