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影葡胺是一种CT增强检查时使用的造影剂,由于经济实惠,使用方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一种离子型造影剂,含碘量较高,可发生过敏反应。文献报导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9%~3.9%。患者可出现全身荨麻疹、呼吸衰竭、中枢神经以及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护理和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泛影葡胺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对于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抢救,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头孢噻肟钠皮试阴性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更深一步的了解头孢噻肟钠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抢救过程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头孢噻肟钠过敏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患者痊愈。结论头孢噻肟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皮试阳性者虽然很少见,但即使是皮试阴性者仍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往往因为皮试阴性而容易放松警惕,对速发性过敏反应观察不及时,从而贻误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具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脑、肝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及微循环,并具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参麦注射液属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所以容易被忽视,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抢救不及时将会危及患者生命。2007年~2009年上半年,我科共有240例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仅有2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观察,外伤病人做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的病者较多,但在脱敏注射时仍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较少,而且在6小时内出现两次过敏反应休克抢救的病例实属罕见。由于观察细致,发现及时抢救及时,用药准确,病人经两次抢救,终于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现介绍1例最近在我科发生的临床上少见的过敏性休克抢救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抗菌素,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故使用时需作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才能注射,但注射几次后出现过敏反应的较少见,笔者1998年8月-2003年10月,在给患者注射过程中发现36例在注射4次以上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给立即停药,及时处理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6.
小儿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用药中,有几种药物直接进入体内会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可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抽搐、昏迷,抢救不及时有发生死亡的危险。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慎之又慎,特别是小儿,以防发生过敏反应。由于患儿本身的特点,临床上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普遍高,从而使此类药物的应用受到不应有的限制,给小儿用药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从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发生小儿皮试阳性率偏高的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门诊患者应用青霉素后的严密观察,一旦发生青霉素在皮试、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过程中的过敏反应,快速、得当、有效的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方法:切实坚持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行动快速,技术过硬,药品及机械完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抢救和康复。结果:2003年1月-2004年1月,本院门诊使用青霉素27000人次,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17例,无1例死亡。结论:门诊应用青霉素,须严密观察、具备熟练的抢救技术,预防和杜绝注射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引起的过敏反应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paclitaxel)作为新型抗微管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抑制肿瘤生长,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关节痛、肌肉痛、心脏毒性等.由于过敏反应发生迅速、死亡率高,严重时临床表现凶险,应引起重视.我科于2008年4月收治了1例恶性胃窦肿瘤患者,术后应用紫杉醇化疗出现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有明显疗效,但该药过敏反应发生率高,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不能及时抢救,会致患者死亡。本文报告1例紫杉醇导致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抢救护理。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致过敏反应,诊所较常见,在诊所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过敏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们自2004年4月-2004年4月抢救过敏反应1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休克是人体对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发生的严重过敏反应。常见于青霉素过敏,后果严重,应紧急抢救。我院抢救1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头孢噻肟钠又名欣达美,具有抗菌作用强、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治疗小儿腹泻、支气管炎、肺炎等。随着静脉滴注的日益增加,不断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过敏反应,现将我科抢救的1例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注射剂后发生口唇紫绀、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大汗淋漓等过敏反应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诊注射室自1990年1月至1992年7月.注射青霉素和青霉素皮试共计277436人次.其中发生过敏反应者20例.均经及时抢救成功.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072‰。现将我们对青霉素过敏反应患者的观察及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万敏珠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4):1147-1148
目前,青霉素、头孢霉素类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有严重的副作用——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重者出现休克、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虽然过敏反应仅占用药人数的万分之一或更少,但是一旦发生,抢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注射液每瓶100ml,含有总黄酮300mg,氯化钠0.9g。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等症。随着刺五加静脉滴注的日益增加,偶尔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现将我院抢救的1例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后,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何卫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540-540
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影响凝血机制,利尿消肿的作用。本品在临床上多用于抢救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防止缺血性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心绞痛等。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反应较为罕见,但危害性极大,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地组织迅速抢救,否则将造成病人因抢救时机延误而死亡。故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尽早从意识到行动上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自1947年Roenqvit将右旋糖酐作为血浆代用品用于临床后,1957年 ̄1989年2月,综合部分文献报告,国人共发生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我院有一例肺结核患者,用氨硫脲治疗后,发生过敏反应,导致多形性红斑,经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雷尼替丁口服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具有长效和速效的特点,目前雷尼替丁也被用于肿瘤病人,在化疗前静脉给药以减轻或降低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查阅近十年来文献,对该药有口服过敏反应的报道9例,但静脉用药致过敏反应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抢救的1例静脉滴注雷尼替丁注射液后,发生喉头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银杏达莫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达莫注射液,曾用名杏丁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上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过敏反应。罕见心绞痛加重,一旦停药,症状立即消失。我科于2006年10月成功抢救了1例因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滴品名:左克、规格:2ml,0.1g/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的日益增加,不断出现一些过敏反应。现将我院抢救的1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