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保证严重颌面部外伤患者的气道安全是有一定难度的。通常情况下,使用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失败后,可通过紧急外科手术建立气道。但当外科手术仍然不能建立气道时,麻醉医师就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来进行气道管理。但是,现有的文献很少对这些技术进行描述。方法1例创伤后颌面部变形的患者,在使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失败,环甲膜切开和气管切开同样失败之后,从气管破口处向头侧逆行插入弹性插管探条,使其从患者口腔内伸出。结果运用改良的逆行插管技术,从气管破口处使用弹性插管探条成功完成了插管。结论当通过外科手术仍然无法控制气道时,如果气管存在破损,则可以考虑使用弹性插管探条进行逆行插管。  相似文献   

2.
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逆行钢丝和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预测属困难气道者34例,其中经Mallampati困难气道评估Ⅲ级者10例,Ⅳ级者24例。其中,28例直接经环甲膜或环甲膜下1、2或2、3气管环间隙穿刺,逆行钢丝和顺行换管器引导气管插管,其中6例患者经纤支镜插管失败后改用该技术,并获得插管成功。另有18例患者全麻诱导后经口明视喉镜插管失败,改用该技术插管成功。结果本组逆行钢丝和顺行换管器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100%,术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逆行钢丝和顺行换管器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操作快捷简便,损伤较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6岁,扁桃体切除术后大量出血经止血药及首次手术止血无效,再次行手术止血术。病人烦躁、面色苍白,口吐鲜血并大量吞入胃内。血压16/11kPa、脉搏100bpm。静注阿托品0.3mg,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注入1%地卡因2ml,常规清醒气管内插管未成功,采用经口逆行牵引气管内插管。16G静脉穿刺针环甲膜穿刺,针头斜面指向口腔,将相应粗细尼龙线经穿刺针插入气管直至口腔并从口腔夹出,去穿刺针,固定尼龙线颈端。在气管导管末端穿一小孔与尼龙线口腔端系牢,由助手慢慢牵引尼龙线颈端,麻醉者左手持喉镜打开患者口腔,右手随牵引力顺利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清理呼吸道,再全麻诱导,喷射呼吸机控制呼吸,  相似文献   

4.
逆行导引法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麻醉中常见困难气管插管的病例,反复气管插管操作可诱发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本院应用逆行导引法实施困难气管插管4例,成功3例,失败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于困难型气管插管的逆行牵引插管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我们在困难型插管35例中以逆行牵引插管法经口、鼻完成插管。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术前准备同一般全身麻醉。成人备30~36号导管。导管前端距管尖0.5~1,0cm侧壁穿一小孔或届时以穿刺针自管尖将牵引线引过亦可。牵引线(塑料丝、尼龙线、硬膜外导管均可)长约50cm,应能通过所用穿刺针。插管  相似文献   

6.
对于各种解剖异常的困难气管插管,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清醒插管、经环甲膜穿刺逆行插管或利用纤维气管镜技术等方法来完成。93年5月我们引进了一种可塑性纤维气管导芯,用于引导气管插管,现将我们临床20例的使用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这种可塑性纤维气管导芯是一种可弯曲的塑料插管导引器,在它的近端有一指环式的操纵手柄,通过手柄的操作可使远端作前后的弯曲(图1)。使用时,先将气管导管套在该管芯的外面,借助直接喉镜将导管与导芯一同放入口腔,此时无论是否可窥见声门,均可通过手柄的操作,调节导芯远端的弯曲度使其尖端进入声门。然后顺着它的导引,将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图2)。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困难插管时,有时需采用经环甲膜逆行气管插管方法.但此种插管方法可能导致声音嘶哑、血肿、皮下气肿、纵隔血肿和出血流入气管等并发症;而采用经环状软骨气管膜(简称环气管膜)逆行插管可避免大多数上述并发症,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方法.环甲膜和环气管膜的应用解剖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第一气管环中线表面层次分别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气管前筋膜.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由环甲韧带(膜)联接,后者主要由垂直结缔组织纤维组成,其长度约1cm,宽约3cm.声带位于此膜中点上方约1.25cm.左右两侧的环甲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和静脉在此膜形成吻合.环甲肌起于环状软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经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颌面整形外科中的经验,探讨颌面整形外科术中的管理体会,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颌面整形外科手术538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9~58岁,均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其中经鼻气管插管535例,另3例因经鼻插管困难或手术原因改行经口气管插管。结果:1例因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失败放弃手术,1例因困难气道实施经鼻气管插管困难改行经口逆行气管插管成功,术毕出现喉头水肿,环甲膜穿刺后通气障碍不能完全缓解行气管切开,3例在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成功。术后13例因出血血肿进行紧急气道处理。讨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颌面整形外科最安全的麻醉方式,便于气道管理,经鼻插管较经口插管而言,不影响手术操作且固定性好,术毕可留作鼻咽通气道之用,颌面整形外科术操作复杂,术中术后均可能出现出血血肿、呼吸道梗阻,威胁患者生命,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吸痰管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气管插管术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危重病人中常常使用,在ICU的危重病人经常出现在清醒状态或全身状态极度恶化及张口困难时需要气管插管。故经鼻气管术在ICU应用广泛,我院ICU采用吸痰管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于2002年-2003年应用于临床。较2000年-2001年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插管的时间,为重患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对气管内插管困难的病例,一般采用改良喉镜、使用特殊管芯,逆行插管,纤维支气管镜等多种方法。纤维支气管镜因是在直视下插管,适用范围较广,故为多数医疗单位应用。因其原则上是在清醒、保留自主呼吸下进行,故Nagato等率先报告了应用口罩(mouthmask)在全麻下经鼻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法即口罩法。其特点是在全麻下,用仅扣住口部的面罩控制呼吸,由于鼻孔开放故操作简便易行。本方法需二人配合完成,一人负责通气,一人进行插管。先用普通面罩进行麻醉诱导,确认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后,改用具有可塑性、与四周能严密接触的婴幼儿型或特…  相似文献   

11.
一种简单易用的逆行气管插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行导管引导气管插管法临床多采用硬膜外导管作引导。我院自 1998年起采用COOK逆行气管插管装置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逆行气管插管装置 (COOK公司产 )包括 :(1) 18G套管针 ,5cm长 ;(2 )Amplatz超硬不锈钢导丝 ,110cm长 ,带 3cm安全J形头 ,定位标记距两头 2 0cm ,两标记相距 70cm ;(3)11 0FrTeflon引导管 ,70cm长。操作方法 :(1)咽喉部表面喷雾麻醉以及环甲膜穿刺注入 1%丁卡因 2ml。 (2 )表面麻醉满意后 ,18G套管针通过环甲膜中点下缘向头侧穿刺进入气管。 (3)证明进入气管后 ,拔出…  相似文献   

12.
正气管插管困难是临床麻醉中的棘手问题。术前未预计困难插管者可视为喉镜乃至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失败病例。逆行气管插管可作为困难气道的最终处理手段[1]。传统方式以硬膜外导管或中心静脉导丝作为引导管,但其外径与气管导管内径相差悬殊以致导管前端推送受阻,具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副损伤机会。本研究选择中心静脉穿刺包材料并改良操作方法,即采用逆行中心静脉导丝联合顺行导丝推进器  相似文献   

13.
颁面外伤或口咽舌部肿瘤常常导致气管插管困难,临床常用的气管插管方法大多难以完成.这是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重要因素.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颌面部外伤和肿瘤属困难气管插管的的患者42例,采用改良经鼻逆行气管插管方法获得麻醉的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鼻插管麻醉术的改进刘树合,高增寿,刘志祥,张宏烧伤后引起严重颏胸瘢痕粘连需在全麻下施行手术的病人,临床所遇第一难题就是气管插管问题。经口插管病人头部固定在低斜位置,张口受限,无法进行;经鼻气管插管病人气管移位,当导管插至口咽腔声门前时头端方向与角度...  相似文献   

15.
气管插管术后迟发喉狭窄二例张战军*例1患者,男,6岁,患法乐四联症行法四根治术。术后54h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第5天发现患儿喉头水肿,给予氟美松超声雾化吸入。术后第11天患儿述气闷,哭闹时口唇发绀,听诊有喉鸣音。静推氨茶碱、氟美松及吸氧后缓解,并口服氨...  相似文献   

16.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困难气管插管病人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方法。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技术。结果 36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30s~3min,平均1.6min。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新技术,为临床解决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经双鼻腔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石兰芝双鼻腔插管法,先从一侧鼻孔插管,如导管插入食道部位,暂不拔出,再把头摆成前倾位(头低位),然后将另一根导管由对侧鼻孔插入,当前端对准声门时可听到呼吸音,如果听不到呼吸音,稍摆动头位或扭转导管,以求导管口对准声门,当第2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丝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置入导引导丝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丝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为(220.5±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430.7±24.3)s,P<0.05。两组间T0、T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T2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T0比较,A组的SP和HR在T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2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践中,气管插管术普遍应用于全麻手术及危重症患者,以清除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成人比较,小儿由于解剖发育的特殊性,生理功能及代偿能力较差,小儿气管插管术更应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小儿气管导管的类型、型号以及置入的深度等现状进行综述,为更好地掌握小儿气管插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的胃、肝、胰、脾等脏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A组);另一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B组)。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药物相同,术中均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卡肌宁维持术中肌松。结果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组诱导平稳,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轻,术中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低,术毕病人清醒快,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为外科手术提供了一种诱导平稳,作用完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