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HBV相关肝脏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首次就诊的470例HBV相关肝病住院患者,将其分为CHB组(n=119)、肝硬化代偿期组(n=116)、肝硬化失代偿期组(n=117)、HCC组(n=118)。比较4组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RDW、PLR、NLR、LMR、SII的差异;分析影响HBV相关肝病进展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HBV相关肝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CHB组相比,年龄增加会使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HCC的发生风险均增高(P均<0.05);NLR和RDW升高会使肝硬化失代偿期和HCC的发生风险均增高(P均<0.05);PLR和SII升高均会使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风险降低(P均<0.05),HCC的发生风险增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CHB组相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冠心病(CH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05-2019-10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70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CHD组(130例)与对照组(非CHD组,40例);并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将130例CHD患者分为CHD低危组(45例)、CHD中危组(50例)及CHD高危组(35例)。比较4组研究对象PLR、NLR、RDW水平及Gensini积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PLR、NLR、RDW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PLR、NLR、RDW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对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CHD患者PLR、NLR及R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D患者Gensini积分、PLR、NLR及RDW水平均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CHD患者PLR、NLR及RDW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39、0.431、0.573,P0.05);PLR、NLR、RDW单独及联合诊断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值分别为0.782、0.776、0.767及0.875。结论:机体内PLR、NLR、RDW水平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与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在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或胃平滑肌瘤的1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胃间质瘤组105例,胃平滑肌瘤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等炎症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对胃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相较于胃平滑肌瘤患者,胃间质瘤患者年龄、PLR、NLR更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和LM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PLR、NLR、LMR等单项鉴别胃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646、0.613、0.651,4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60,明显优于单项检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论 患者年龄、PLR、NLR、LMR联合检测有助于胃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在判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早癌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行EMR或ESD治疗的大肠早癌患者共计84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理特征、术前血常规的各项结果并计算出LMR、NLR和PLR,术前、术后及复查病理参数等,采用t检验比较2组均数,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LMR、PLR和NLR组别的病理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MR、PLR和NLR之间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MR水平显著降低,NLR及PLR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R5.25(低值组)与LMR≥5.25(高值组)的术后病检、复查病检特征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0.378、10.737,P0.05);NLR≥2.15(高值组)与NLR2.15(低值组)的术后病检、复查病检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04、7.817,P0.05);PLR≥172.00(高值组)与PLR172.00(低值组)的术后病检、复查病检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9、8.451,P0.05)。试验组NLR与LMR存在负相关(Pearson=-0.488,P0.05),NLR与PLR存在正相关(Pearson=0.571,P0.05),PLR与LMR存在负相关(Pearson=-0.464,P0.05)。[结论]较低水平的LMR和较高水平的NLR、PLR提示该例病变可能具有恶性倾向或复发倾向,监测LMR、NLR和PLR对大肠早癌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随访有一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55例AMI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42例非AMI胸痛患者(胸痛对照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数(Ly)、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计算Neu/Ly比值(NLR)和PLT/Ly比值(PLR)。同时计算各指标的诊断敏感性(Sen)、特异性(Spec)、阳性和阴性预测值(PV+和PV-)、阳性和阴性似然比(LR+和LR-),并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AMI组治疗前NLR、WBC、MPV水平均显著高于胸痛组和对照组,PLT和PDW显著低于胸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胸痛组和对照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MI死亡组治疗前NLR、WBC、PLR、MPV水平均显著升高而PDW显著降低,与AMI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MI存活组治疗后,除PLT外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NLR的Sen+Spec (159.80%)、PV++PV-(160.10%)和ROC曲线下面积(AUC=0.89)均最高,LR-(0.22)最低,其次是PLR。NLR的诊断临界值(cutoff值)为2.71,Sen为81.8,Spec为97.6。结论 NLR比血小板参数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是AMI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常规中各个指标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早期诊断的价值,并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血常规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9/2017-09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23例,并依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4组,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组56例,高级别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组52例,GC组57例做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s,N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atelet coun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指标差异,并比较各指标诊断GC的灵敏度、特异性.与此同时根据H.pylori抗体结果将各组分成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两个亚组,分别比较各亚组H.pylori感染率及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在CSG组、CAG组、HIN组、GC组中,MPV、LYMP的中位值逐渐下降,RDW、NLR、PLR的中位值逐渐上升.RDW、MPV、LYMP、NLR、PLR均在CSG组与GC组间存在差异(P0.05).RDW、MPV、LYM P、NLR、PLR、NR各指标检测G C的敏感性分别为82.5%、80.7%、84.2%、84.2%、71.9%、45.6%,特异性分别为72.4%、55.2%、82.8%、91.0%、89.7%、89.7%;CSG组中H.pylori阳性患者的PLT、WBC、NR较H.pylori阴性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HIN组及GC组中H.pylori阳性患者血常规各指标与H.pylori阴性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MPV、LYMP、NLR、PLR对于G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H.pylori感染可以导致全身炎性反应,阻止GC的发生、发展需早期根除H.pylor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small cell lung cancer,PLR)对接受化疗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54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由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SCLC,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化疗前1周左右的外周血中炎症因子数据(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炎性因子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NLR和PLR的最佳界值。不同NLR、PLR分组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NLR=3. 72,PLR=182作为评价的分界点,低NLR患者生存时间比高NLR患者的生存时间长(18个月∶6个月,P 0. 05);低PLR患者生存时间比高PLR患者的生存时间长(18个月∶6个月,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PLR为SCL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HR:1. 25,0. 95%CI:1. 10-1. 43,P 0. 001; HR:1. 49,0. 95%CI:1. 72-1. 68,P 0. 001)。结论 NLR和PLR为SCL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76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检测并比较2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PLR)、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TG、LDL-C、Hcy、TC、肌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NLR联合MPV对老年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病人WBC、NLR、PLR、MPV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LR和MPV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PV联合评估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AU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骨髓炎及截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合并DFI患者569例,分别分为骨髓炎组(OS,n=190)和非骨髓炎组(NOS,n=379)、截肢组(AM,n=82)和非截肢组(NAM,n=487),分析PLR、NLR、LMR与骨髓炎和截肢的相关性。结果 OS组PLR高于NOS组[195.73(143.56,259.87)vs 167.68(110.66,239.22),P0.01];AM组NLR、PLR高于NAM组[5.46(3.68,10.74)vs 4.16(2.80,6.75),213.07(158.97,303.54)vs 169.09(112.27,240.66),P0.01],LMR低于NAM组[2.23(1.44,3.41)vs3.04(2.00,4.3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足溃疡病程、PLR是DFI患者骨髓炎发生的影响因素,C-RP、骨髓炎、NLR是DFI患者截肢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PLR预测DFI患者骨髓炎发生的最佳切点为141.5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和42.2%;NLR预测DFI患者截肢的最佳切点为3.9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和44.8%。结论 PLR和NLR分别与DFI患者骨髓炎和截肢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射频消融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且生存期超过5年的肝细胞癌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资料,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NLR与PLR。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LR、PLR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将log-rank检验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NLR临界值为2. 08,PLR临界值为96. 82。按照治疗前NLR、PLR临界值分为:低NLR组(NLR 2. 08,n=60)与高NLR组(NLR≥2. 08,n=75),低PLR组(PLR 96. 82,n=78)与高PLR组(PLR≥96. 82,n=57),结果显示低NLR组与高NLR组患者AFP、巴塞罗那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 125、9. 649,P值均0. 05);低PLR组与高PLR组患者AFP、ChE、巴塞罗那分期、肿瘤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 511、4. 220、9. 265、16. 403,P 0. 05)。低NLR组、低PLR组患者生存率分别高于高NLR组、高PLR组(χ~2值分别为31. 302、92. 905,P值均0. 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PLR[比值比(OR)=9. 634,95%可信区间(95%CI):5. 167~17. 964,P 0. 001]、ChE(OR=0. 404,95%CI:0. 236~0. 692,P=0. 001)、肿瘤大小(OR=3. 861,95%CI:1. 760~8. 472,P=0. 001)、巴塞罗那分期(OR=9. 607,95%CI:1. 228~75. 151,P=0. 031)是HCC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长期存活(生存期超过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LR是影响HCC射频消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PLR升高,患者预后越差,可结合肿瘤相关情况作为评价HCC射频消融术后长期存活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在AECOPD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AECOPD患者51例和SCOPD患者53例。基于《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类后,利用Fish精确检验和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差异,分析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间的相互关系,基于ROC曲线,NLR、PLR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效能。结果 SCOPD和AECOPD患者的分类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大部分为(78.4%)GLOD(D)组;SCOPD和AECOPD患者在FEV1(t=2.274,P=0.027)和动脉氧分压(t=3.312,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NLR和C反应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作用(r=0.531;P0.001)。PLR和C反应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作用(r=0.275;P0.001)。PLR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G为0.76,测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和81%。NLR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G为0.89,测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和88%。C反应蛋白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G为0.9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1%和89%。结论 NLR和C反应蛋白可用于AECOPD诊断标志物。且NLR具有易于测量、成本低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老年肺癌患者的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梅州市人民医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首次诊断为肺癌患者232例(设为肺癌组),选择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32例(设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肺癌组血NLR、 PLR、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LMR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NLR>3.0占比36.21%、 PLR≥200占比27.59%, LMR<3占比41.81%, CEA>5.0占比32.76%, CYFRA21-1≥3.3占比25.86%,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47%、 6.90%、 5.60%、 11.21%、 1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中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NLR、 PLR水平均高于Ⅰ期患者,而Ⅱ期和Ⅳ期患者LMR水平低于Ⅰ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在6岁以下儿童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6岁以下儿童甲型流感病毒阳性者75例(甲流组)、年龄性别匹配的疑似甲型流感症状但甲流检测为阴性者(疾病对照组)11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症状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101例。均选用单克隆胶体金法检测甲流抗原,同时采集外周静脉全血检测血常规。结果:甲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血小板计数(PLT)、NLR、LMR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NEU)、平均血小板体积(MPV)、PLR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对照人群中诊断甲流阳性效率最高的是PLT(当PLT255.50,其AUC=0.889,95%CI为0.831~0.947,准确度为89.77%),其次是LMR(当LMR3.46,其AUC=0.871,95%CI为0.808~0.933,准确度为87.50%)和LYM(当LYM2.61,其AUC=0.792,95%CI为0.718~0.867,准确度为78.98%)。甲流组与疾病对照组比较,除LMR(甲流组/疾病对照组∶中位数,2.07/中位数,2.86;P=0.0021)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LMR2.41时,其从疑似甲流患者中诊断甲流阳性的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65.79%,准确度为63.49%,AUC(95%CI)为0.613(0.529~0.696)。结论:血常规检测项目中血细胞、LYM、LMR等参数可以作为提示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为儿童甲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NLR)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54例诊断为PBC的患者,检测其RDW、NLR,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PBC患者RDW水平为(14.2±1.4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8±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P0.01)。PBC患者NLR水平为2.22(1.46~3.2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1.29~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 057.5,P=0.00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显示DW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r=0.565,P0.01),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719,P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344,P=0.011)。NLR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r=0.274,P=0.04),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370,P=0.00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DW、NLR、红细胞沉降率、CRP与Mayo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NLR是影响Mayo评分的主要因素(P=0.000,P=0.018)。PBC患者临床Ⅲ期组RDW水平为(15.02±1.30)%,显著高于Ⅱ期组的(13.15±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C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B+C级组RDW水平为(14.89±1.38)%,显著高于A级组的(13.89±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而NLR在临床分期与Childpugh分级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RDW可能被证明是用于估计PBC疾病预后有用的指标,而NLR可能只是一个与PBC患者Mayo评分相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CT)及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住院治疗的2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P组及同期门诊体检中心250例健康人员作为Ⅰ组,对比PT及血小板指标水平,Pearson分析PT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血小板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P组PT、MPV、PDW均明显高于Ⅰ组,而BPC、PCT均明显低于Ⅰ组(均P<0.05)。出血组PT、MPV、PDW均明显高于无出血组,而BPC、PCT均明显低于无出血组(P<0.05)。PT与MPV、PDW呈正相关,与BPC、PCT呈负相关(P<0.05)。PT、MPV、PDW、BPC、PCT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进行PT及血小板指标检测,可准确反映肝功能出血、受损情况,对防止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预测冠心病的截点值。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术及生化指标检测的患者345例,探究MPV、PDW和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3项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绘制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结果:①冠心病组MPV、PDW及RDW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冠心病组MPV、PDW及RDW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PDW和RDW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④ROC曲线结果显示,MPV、PDW及RDW预测冠心病的截点值依次为9.53fl、12.12%及12.28%。结论:MPV、PDW及RDW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其预测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甲胎蛋白(AFP)对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住院治疗的HBV-HCC患者64例(HBV-HCC组)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32例(CHB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史等一般基础资料,肝功、血常规、AFP、乙肝五项及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检测结果,计算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进行CHB组与HBV-HCC组间基线资料的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和AFP单独或联合诊断HBV-HCC的价值,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并发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BV-HCC组年龄、谷草转氨酶(AST)、AFP、NLR水平及男性、肝硬化、HBeAg(+)占比显著高于CHB组,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CHB组(均P<0.01)。NLR、AFP及两者联合诊断HBV-HCC的截断值分别为2.75、8.6 ng/mL、0.34。NLR联合AFP诊断HBV-HCC的AUC值0.908(0.858~0.944),显著高于单项指标NLR[0.691(0.621~0.755),Z=6.739,P<0.001]及AFP[0.812(0.750~0.864),Z=2.881,P<0.01]。年龄、AFP(≥8.6 ng/mL)、NLR(≥2.75)、肝硬化、HBeAg+、NLR-AFP(NLR≥2.75,且AFP≥8.6 ng/mL)是CHB患者并发HCC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95(1.058~1.132),17.160(7.744~38.026),3.619(1.914~6.845),25.556(11.418~57.197),2.441(1.293~4.610),22.524(10.038~50.542),均P<0.01]。结论NLR联合AFP可以提高HBV-HCC的诊断性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接受中、高危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9)和非MACE组(n=61).比较两组NLR、PLR、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治疗的SLE患者109例(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组56例,缓解组5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人员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SLE组、对照组,活动组、缓解组间NLR、PLR、MPV、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SLE-DAI、补体C3结果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LE组NLR、PLR、MPV、CRP、ESR均高于对照组,补体C3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检测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MPV与SLE-DA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19、0.27;NLR、PLR、MPV评估活动性SLE AUC面积分别为0.747、0.696、0.70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5、172.51、10.56,纠正混杂因素后,NLR、PLR、MPV均为活动性SLE影响因素,OR分别为2.16、1.45、1.65(P0.05),根据截断值分层后NLR、PLR、MPV均为活动性SLE影响因素,OR分别为3.51、1.76、2.87(均P0.05),活动性SLE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LR、MPV检测简单、快速,对活动性SLE评估和治疗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结果,评价二者在CD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60例C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抽取EDTA抗凝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测,分别得到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值,经计算得出PLR和NLR.统计学分析和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出灵敏度(sensitivity,Sen)和特异度(specificity,Spe)和cut-off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LR和NLR在CD患者中高表达,分别为(181±45.12 vs 86±32.78和3.07±1.02 vs 2.5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和NLR诊断CD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和0.828;对应的Sen、Spe和cut-off值分别为:PLR(Sen:76.21%,Spe:84.53%,cut-off值:133.12);NLR(Sen:69.16%,Spe:76.24%,cut-off值:2.85).结论 PLR和NLR辅助诊断CD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廉价、快速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