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我们于1983年10月~1985年5月在我县某乡选择了7岁内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作了卡介苗皮内直接接种法的效果观察。方法:受试对象先作结素试验,阴性者注射卡介苗,阳性和强阳性者须先体检和 x 线胸透,确认无活动性结核后皮内接种卡介苗,接种后第4周和第18周各胸透1次,并将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填入个案表。第18周进行结素试验,测定两组阳转率。18个月后随访阳性组儿童1次。  相似文献   

2.
<正>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肺结核病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行卡介苗接种工作,就会降低发病率。1982年我科对全区十四个县(市)所在地小学一年级学生及幼儿做了皮内接种卡介苗,并对部分儿童做了8~12周阳转测定,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接种卡介苗是现代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有效的措施之一 ,特别是对儿童结核病的发病是一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为了解卡介苗专业人员与基层接种人员在观察结核菌素分度的误差与卡介苗接种局部反应情况 ,防止由于主观偏见而出现错误的结论 ,故对本市区 6所学校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选择对象 :太原市区 6所学校一年级学生共 5 77名 ,进行卡介苗复种后 12周结核菌素试验与卡介苗接种局部卡痕反应的观察。1.2 分组情况 :A组为卡介苗专业人员 ,B组为基层接种人员 (学校校医 )。1.3 观察方法 :1采用双盲法 ,为避免主观作用的影响各…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疾病之一。卡介苗可以使人获得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经过初种和复种的儿童,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方法。1988年,我区进行卡介苗普种,本院负责拉萨市西郊78个单位。为了评价这次接种质量,进一步探讨卡介苗在人体内维持时间,为复种时间提供可靠的依据,1991年10月,我们对拉萨市第七中学小学部调查了在1988年10月接种卡介苗的5个班级123名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是使用最广泛的计划免疫疫苗之一。卡介苗的有效接种对预防结核病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减少粟粒性与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和死亡。卡介苗的一般接种反应比较常见,但腋下淋巴结脓肿的强反应比较少见。我们自1998年5月至2006年8月共观察接种卡介苗的新生3835名,出现腋下淋巴结强  相似文献   

6.
66例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强反应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卡介苗接种后发生的淋巴结强反应是卡介苗接种引起的常见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之一,我所自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66例卡介苗接种后出现淋巴结强反应的患儿,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魏淑琴  陈训  邓成立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88-3188
为了解和评价卡介苗接种质量及效果,掌握儿童群体免疫状况,我们于2000年10月,抽查三乡镇1999年130名儿童接种卡介苗后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评价接种质量及免疫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7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是否接种卡介苗分为参照组(n=65,未接种卡介苗)和观察组(n=109,接种卡介苗),比较两组一般类型结核病发病率、严重类型结核病发病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参照组一般类型结核发病率36.92%、严重类型结核发病率63.08%、并发症23.21%与观察组一般类型结核发病率58.72%、严重类型结核发病率41.28%、并发症66.06%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接种卡介苗能产生肯定的保护作用卡介苗的使用已近六十年,由于结核病在人体发生发展的特点,有关接种卡介苗效果的研究,须经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迄今,科学的对照试验观察研究有  相似文献   

10.
张慧 《家庭医药》2016,(7):62-63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此类病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80名结核病患者,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预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注射卡介苗疫苗对患者进行预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临床症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结核病患者使用卡介苗进行预防,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率,患者的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兑明:。为综述,。、为译文,“为预防接种问答,““为简讯,其余均为文摘细菌与菌苗卡介苗“丛卡介苗载体诱导粘膜免疫………………(3):124分泌功能性白细胞介素2的重组卡介苗促进脾细胞产生v+扰素…………………():129“噶核菌苗临床前研究产生良好结果……(4):170健康成人免疫接种BCG…………………(4):174迟发型超敏反应、分枝杆菌菌苗与保护性免疫………………………………………(4).175””菌苗载体和卡介苗—………。………·’··’·(5):202卡介苗初免可增强重组卡介苗诱导的抗体应扫丈…………………………………………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0年初设立了卡介苗素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的专科门诊,观察随访1年余,疗效明显,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根据1987年4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4年以来开展死卡介苗防治感冒、慢性气管炎门诊,在死卡介苗对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有效的启示下,我们对支气管哮喘病人也进行了接种。现将资料完整的51例哮喘病人治疗观察3-12个月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新生儿接种卡介苗3年后,其接种部位的疤痕有无,能否作为接种卡介苗的依据,为此,我们对3岁在出生时已接种过卡介苗的幼儿,进行了OT试验,随机抽查OT试验阳性600例,查验卡介苗接种部位的疤痕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新生儿时接种卡介苗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接种时均在有效期内。OT液系北京高科生命科学技术开发公司生产,试验时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在卡介苗接种工作中,注射剂量的标准程度一般是用皮丘大小在6—8mm的范围内来衡量。但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按准确的剂量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多数皮丘达不到规定的大小(6—8mm)。因此我们对新生儿和1—3月的婴儿各150名皮内法接种卡介苗皮丘的大小进行了对比观察。观察对比结果有显著意义:u=9.087 u>1.96 P<0.05。观察结果说明同剂量菌苗注射在新生儿皮内皮丘偏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可能因为新生儿皮肤组织结构松软分层不明显;结构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介苗素应用于老年肺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规律抗痨,观察组在接受规律抗痨基础上配合给予卡介苗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与痰菌转阴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采用卡介苗素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适合我国农村大面积普种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我们自1976年起对不作结核菌素试验,直接皮内接种卡介苗的安全性,作了连续的观察。本文对:(1)结素强阳性儿童接种后的观察;(2)轻症活动性肺结核接种后的观察。重点观察接种局部、全身、淋巴结反应和肺部变化情况。本材料均设观察组和对照组。现将观察对象、方法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136例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逢波  徐珽  陈泽莲  唐尧 《中国药房》2007,18(23):1817-1818
目的:了解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因素。方法:检索1995~2006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病例13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6例卡介苗接种所致不良反应中淋巴结异常反应最多(35例,占25.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0例,占22.1%),再次为结核(23例,占16.9%);不良反应潜伏期长,预后较差。结论: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均能引发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特别警惕淋巴结异常反应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津白Ⅰ号同系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分三组(卡介苗组、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组、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加胸腺素组)进行免疫。免疫一周后用悬液法接种前胃鳞状细胞癌,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显示:①卡介苗无明显抑癌效果;②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有一定的抑癌效果,但效果不稳定;③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加胸腺素,当短期应用胸腺素时,无明显效果,但当长期应用胸腺素时,则表现出明显的效果。一般地说,胸腺素能促进前T细胞转变为T细胞,增加T细胞的量,特殊地说,在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免疫的时间应用胸腺素,推测还能改变T细胞的质的组成,增加特异的针对该肿瘤的T细胞的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76年以来对不作结素试验直接皮内接种卡介苗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但由于观察例数较少,结果未作定论;免疫效果也未进行考核。因此,我们根据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上,拟定的《计划方案》修正稿的要求,1979年再次对结素反应强阳性儿童及轻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直接皮内接种0.075毫克卡介苗的安全性进行观察。同时观察了接种后十二周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