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被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14 d。采用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生活质量(Barther指数)评分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的生活质量(Barther指数)评分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44例急性脑梗死伴偏瘫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和对照组.低频治疗组接受10次1 Hz rTMS治疗,患者在rTMS治疗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第10天、第40天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功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FMA).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NIHSS、BI、FMA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临床功能评分(NIHSS、BI、FMA)在治疗后第10天和40天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第10天和第40天时两组间的NIHSS、BI、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频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频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效果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急性脑梗死伴偏瘫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和对照组。低频治疗组接受10次1 Hz rTMS治疗,患者在rTMS治疗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第10天、第40天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功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组间NIHSS、BI、FMA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临床功能评分(NIHSS、BI、FMA)在治疗后第10天和40天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第10天和第40天时两组间的NIHSS、BI、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频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效果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 ,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脉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FN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单纯运动疗法;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NIH-SS、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早期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脑梗死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与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与显著进步的占75%,对照组4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接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低频rTMS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采用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和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低频rTMS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钟裕  刘世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983-984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Barthel指数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较治疗组提高的幅度小(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琳 《右江医学》2008,36(4):402-403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每天250 ml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同时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的Fugl-Meyer(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n=80)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80),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10d 1个疗程,而B组对照组(n=80)。仅按常规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发现接受电刺激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15d以及60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dP〈0.05,60d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高,生活能力评分降低,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2周和4周,观察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且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选择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病残程度,促使生活能力尽快恢复,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92-95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6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将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康复训练相结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治疗前后Fugl-Meyer、M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MAS评分并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更佳,使患者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肌肉活性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CG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提高其血浆CGRP水平,血浆CGRP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治疗卒中后偏瘫(HA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H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肢体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和总分等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FAC、S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应用于HAS患者,可提高FMA、BBS、FAC、SIS评分,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析因设计方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n=18).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BWSTT组、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BWSTT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及积分肌电值(iEMG)评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前各组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WSTT组和触发组脑卒中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1),CSI评分及腓肠肌iEMG数值均降低(P<0.05);使用肌电触发电刺激、BWSTT对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数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肌电触发电刺激与BWSTT联合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各组iEMG结果与Fugl-Meyer评分和CSI评分一致.结论 肌电触发电刺激和BWSTT均可减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缓解肌痉挛,二者联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iEMG在脑卒中肌张力评价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冰刺激联合低频理疗仪对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早期吞咽障碍进行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0月到2014年5月收集脑梗死至假性球麻痹的患者59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实验组加用冰刺激和低频电刺激,经过4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运用冰刺激和低频电刺激,能有效的促进急性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前庭功能训练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眩晕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予常规前庭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  相似文献   

18.
郑江环 《中外医疗》2009,28(11):75-76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舒血宁+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还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0d应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欧洲卒中评分(ESS)进行功能评定。结果2组在治疗FMA及ESS评定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组前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加电刺激小脑治疗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产褥期乳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桂芳 《吉林医学》2011,32(16):3179-31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使用脑循环仪以及电脑按摩仪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发病3 d内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0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结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治疗,有助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