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伟  张学光 《免疫学杂志》2005,21(Z1):82-84
CD4 CD25 TH细胞通过抗原特异性方式或细胞接触的方式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能有效地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是调节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重要调节细胞。  相似文献   

2.
天然CD4+ CD25+ Treg细胞在针对自身抗原和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中起关键控制作用,其缺乏或功能性的缺陷将导致多重病理性的失调.本文就近年在其产生、作用机制以及与免疫耐受的诱导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非细胞毒性病毒,当其进入机体后常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而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的强弱又与HBV感染所致的不同临床结果密切相关。而在这一系列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应答又是决定HBV感染机体后转归的最重要因素。而不同的T细胞亚群对病毒抗原的反应状态也不同,即对临床过程的轻重及转归的影响不同。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健康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测定CD4+、CD4+/CD8+、CD4+/CD8细胞的含量进行了检测计算,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4+/CD8+、CD4+/CD8细胞特点及其与肝病病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以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亚群之一,主要来源于胸腺,具有多种独特的特征,包括可识别自身抗原肽、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其功能是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反应、抑制传统T细胞的活化以及促进一些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肿瘤免疫监测、诱导移植耐受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往的免疫学理论认为 ,实现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是胸腺细胞及前B(pre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克隆清除 (clonaldeletion)。其次 ,进入外周的成熟淋巴细胞如果表达针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受体(TCR或者BCR) ,通常被诱导进入免疫无能 (anergy)状态而不表现任何自身反应性。另外尚有部分淋巴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忽视 (ignorance)也被认为是外周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上述三种途径均以“被动”的方式实现自身免疫耐受 (recessivetolerance)。近年积累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 ,机体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CD3^ 、CD4^ 和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CD3^ 、CD4^ 及CD8^ 细胞百分数和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经确定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有4种亚型,最主要的有2种,分别是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两种主要亚型的单核细胞在趋化因子受体、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在迁移和分化特性上都是不同的。近年来发现CD14+CD16+细胞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是高表达的,也是具有较高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本文对单核细胞的亚型,CD14+CD16+细胞的主要特性,以及这一群CD14+CD16+单核细胞对于人类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其在外周血中的表达规律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外周免疫逃逸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本研究纳入116例NSCLC患者及30例健康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BMC中MDSC、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比例,研究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及免疫的相关规律。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比较,粒系髓源性抑制细胞(G-MDSC)、单核系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在NSCLC外周血中比例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DSC、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n=116,r=0.330,P<0.001;n=116,r=0.441,P<0.001),而M-MDSC、Treg与临床分期之间未发现相关性(n=116,r=-0.053,P=0.558;n=116,r=0.173,P=0.052);G-MDSC与Treg具有相关性(n=116,r=0.343,P<0.001)且与病理类型也呈现正相关(r=0.333,P<0.001);而M-MDSC与Treg未发现相关性(r=0.122,P=0.174),与病理类型不具有相关性(r=-0.143,P=0.109)。研究表明NSCLC患者外周血PBMC中MDSC比例升高,其中G-MDSC与NSCLC临床分期及Treg呈正相关,调控MDSC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肺癌发生及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新策略[临床研究国际注册号NCT0260300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的表达,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慢乙肝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面CD40+、CD40L+表达的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表达的百分率.结果慢乙肝组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P<0.05,P<0.01),乙肝肝硬化组(简称肝硬化)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慢乙肝组、肝硬化组CD8+/CD2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慢乙肝组与肝硬化组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慢乙肝轻、中、重度和肝硬化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淋巴细胞CD40+、CD40L+表达与CD8+/CD28+表达存在正相关,而与CD8+/CD28-表达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CD40+、CD40L+及淋巴细胞CD8+/CD28+表达低下,而CD8+/CD28-的表达增加.检测外周血CD40+、CD40L+及CD8+/CD28+的表达可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对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可用于检测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细胞的最佳标记物.方法:以 52 名健康人和 47 名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并以经典指标CD4+CD25high 和 CD4+CD25+FoxP3+为标准,分析和比较CD4+CD25+CD127low作为识别CD4+CD25+ Treg 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结果: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 CD4+CD25high、CD4+ CD25+FoxP3+和CD4+CD25+CDl27+lowT 细胞占CD4+T 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69±O.682)%和(2.958±1.392)%;(2.905±1.772)%和(5.128±2.227)%以及(5.396±1.306)%和(7.175±2.565)%.三者呈相同的趋势,即肿瘤患者组>健康人组,且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用两种不同标记法高纯度分选CD4+ CD25high 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群后,FoxP3 阳性率分别为90.9%和92.7%.结论:CD4+CD25+CD127low 三标记法可以帮助识别 CD4+CD25+Treg 和部分激活的 CD4+T 细胞,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可检出数量,并且不影响细胞活性度,是反映CD4+CD25+Treg 细胞更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CD25+T细胞以持续高表达CD25为特征,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或分泌TGF-β、IL-10来发挥抑制功能.它广泛参与自身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现就其发育、特性、发挥功能的机制以及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研究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将小鼠脾脏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即去除CD4^+CD25^+T细胞组和未去除CD4^+CD25^+T细胞组,测定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刺激不同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IFN一1分泌,以及多肽特异性CD8^+T细胞对同源性胃癌细胞株MFC的杀伤活性。结果显示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所诱导的特异性CD8^+CTL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强,表现为反应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增殖反应增强,IFN-γ分泌量提高及CD8+T细胞对MFC杀伤活性增强。这些结果表明。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肿瘤抗原多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效能可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CD4 CD25 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是机体内调节性T细胞(Teguolatory T cells,Tr)的主要类型,于1995年首次由Sakaguchi等提出.  相似文献   

17.
袁劲  吴轲  徐逸  曾宁  陈忠华 《免疫学杂志》2007,23(6):589-592,597
目的 研究TGF-β1诱导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①利用丝裂霉素处理的Balb/C裸鼠脾细胞(同种抗原)刺激C57BL/6小鼠T细胞,同时给予TGF-β1予以干预(按TGF-β1剂量不同设立4组: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共同培养5天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 T细胞比例;同时用RT-PCR检测培养细胞中Foxp3的表达水平.②在第一部分实验基础上,通过MACS分离获取C57BL/6小鼠CD4 CD25-T细胞,用同种抗原刺激后,给予TGF-β1干预,培养5 d后分离CD4 CD25 T细胞,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系统检测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T细胞经同种抗原刺激后,在中、高浓度TGF-β1诱导下CD4 CD25 T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Foxp3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可直接诱导CD4 CD25-T细胞转化为CD4 CD25 T细胞,转化后的CD4 CD25 T细胞可有效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TGF-β1可诱导CD4 CD25-T细胞转化为CD4 CD25 Treg,促进其表达Foxp3,并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6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CD25^high Treg占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9.61%±8.17%和4.20%±1.90%,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01),它们与NK细胞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61和-0.306)。随疾病进展,CD4^+ CD25^+Treg水平升高,肿瘤进展期(IV期)与前3期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CD4^+CD25^high 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逐渐升高,中期(Ⅲ期)患者与早期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晚期患者与中期患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25^high Treg水平的升高,与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症反应导致的免疫功能亢进,同时也存在抗炎症反应所致的免疫功能抑制,丽过度的免疫功能抑制所导致的免疫麻痹同样使脓毒症恶化发展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对免疫功能状态的正确评价是针对脓毒症进行干预和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水平,分析CD200及Treg与IL-6、SAA的相关性,探讨CD200与AS免疫功能的关系以及诊断效能,为辅助AS的诊断、免疫评估提供帮助。方法:从74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中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的百分率及CD200的表达率,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200的浓度,上转发光法测定IL-6的浓度,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活动组CD4~+T细胞、CD19~+B细胞的百分率均增高(P0.05),CD8~+T细胞、Treg的百分率均减低(P0.05),CD3~+T细胞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稳定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Treg的百分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CD3~+、CD4~+、CD8~+)T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和血清中CD200的浓度以及稳定组(CD3~+、CD4~+)T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和血清中CD200的浓度均减低(P0.05);而稳定组CD8~+T细胞、CD19~+B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及活动组CD19~+B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血清中IL-6、SAA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稳定组IL-6的浓度轻度升高(P0.05),SAA的浓度无差异。活动组CD3~+T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与Treg呈正相关,与IL-6呈负相关,但与SAA不相关;Treg的百分率与IL-6负相关,与SAA不相关。CD200对AS的诊断优于Treg、SAA,而与IL-6的诊断效能相当。结论:AS活动期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CD200和Treg的表达率降低,两者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为辅助AS的诊断和免疫功能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