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金属夹结扎在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中的应用及其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夹结扎胃肠大息肉再行高频电切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28例直径>2.0cm的有蒂或亚蒂胃肠大息肉在高频电切术前辅以金属夹结扎(观察组)。对50例直径0.5~2.0cm、蒂径<1.0cm的胃肠息肉予单纯高频电切除术(对照组)。结果78例均获成功,成功率100%;观察组无1例发生出血;随访12例,3个月后行胃肠镜检查,创面肉芽形成或瘢痕改变,金属夹经肠道排除。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6例,经对症处理痊愈。结论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疗效确切,能有效预防术中、术后出血。术前周密的准备、熟练的操作技巧、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内镜下分段切除术及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巨大肠息肉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巨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分段切除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指标、复发再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禁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再手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分段切除巨大肠息肉不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息肉复发率及再手术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电凝切除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但对于直径大于2.5cm的息肉,有术中或术后出血甚至穿孔的危险。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996年-2004年,我院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法成功切除有蒂或亚蒂的结肠巨大息肉32例(37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50枚)消化道息肉实施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内镜,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6例(50枚)息肉均成功切除。术后2例发生出血,内镜下予以止血,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a复查胃镜,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实施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应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下应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34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肠镜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病变残留、复发情况.结果 345例患者共成功切除362枚结直肠息肉.息肉直径1.5 ~4.0 cm,平均直径2.7 cm;1例患者术中出血;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穿孔.93.6%(339/362)的息肉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瘤性息肉,17枚为增生性息肉,5枚为炎症性息肉,1枚息肉出现癌变.334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9例患者残蒂存留,再次予内镜下切除,其余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残蒂脱落消失.308例患者术后2个月获得肠镜检查随访,病灶均完全消失.患者首次治疗有效率为97.1%( 299/308).结论 内镜下应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6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对613例息肉根据其大小、形态采取一步切除法或多步切除法进行电凝电切治疗。其中套扎297例,电凝31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成功进行结肠镜电凝、电切结肠息肉613例,982粒。无1例穿孔和灼伤。术中、术后迟发出血67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定期随访,613例中484例术后6个月~1年内再行结肠镜检查,以后1年复查1次,连续2次。随访率79%。其中有53例复发,均未在原发部位,复发率为8.6%。结论: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简单、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相比,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属钛夹应用于大肠息肉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电凝电切、金属钛夹央闭创面的治疗,分别接受1~3枚钛夹钳夹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7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出血及穿孔,共使用金属钛夹147枚。结论内镜下电切大肠息肉治疗,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熟练的操作,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作用,金属钛夹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或金属钛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疗效,对19例26枚大肠巨大息肉采用此方法治疗。结果显示,17枚亚蒂或有蒂息肉一次性尼龙绳套扎并切除成功,9枚长蒂息肉金属钛夹阻断血流后切除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周后内镜复查显示,14例创面愈合仅留瘢痕;3例创面处形成浅溃疡;1例创面处留有息肉样组织,追加热探头灼除;1例残端过长,追加尼龙绳套扎切除。结果表明,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或金属钛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巨大息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经验。选取2016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0例结肠息肉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术治疗后,117例息肉得到有效切除。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达到预期要求。患者治疗后ADL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效果显著,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0.
精囊扩张的病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囊扩张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46例精囊扩张患者,其中精囊炎36例,用精囊内留置导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治疗1周;精囊囊肿3例,直接用精囊内留管吸净囊液并抗炎治疗;射精管开口处结石1例,经尿道精阜电切,取出米粒大小结石1枚;精阜开口处息肉1例,经尿道息肉电切;后尿道炎症2例,抗炎无效后给予后尿道绿激光汽化;PCa3例,根治性前列腺和精囊切除术。结果:精囊炎随访6个月~2年,32例血精消失,4例在治疗后3个月血精症状复发;精囊囊肿、射精管开口处结石、息肉及后尿道炎症随访6个月未复发;PCa术后6个月未复发。结论:精囊扩张的病因复杂,经相应处理后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5年12月至1995年2月,应用Olympus公司制造的纤维结肠镜,在无麻下对58例小儿进行了72次纤维结肠镜检查,并成功地在纤维结肠镜下,给32例摘除息肉(38个),无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男38例,女20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方法:采用钩拉取直镜身法及腹壁外防袢法进镜,循腔进镜。若有息肉需明确其蒂部情况,以及息肉的大小,若为有蒂息肉或>0.8cm则用PSD圈套器套住息肉底部,以电凝电切混合电流切除,电凝、电切指数分别控制在15~20W范围内,待息肉脱落残蒂发白。息肉<0.8cm则用PSD热活检钳钳除。然后观察残蒂片刻,确认无出血后再退镜,用圈套器及三抓钳抓取息肉或随镜吸出息肉送病检。息肉摘除后进流质1d,避免剧烈活动1周,以防止创面出血。结果:①镜达部位:直肠1例,乙状结肠17例,降结肠8例,横结肠6例,升结肠1例,盲肠30例,回肠末端9例;②镜检结果:大肠单发息肉28例,多发性息肉3例(直肠2枚2例,乙状结肠2枚1例),家族性息肉病3例。P-J综合征1例,慢性结肠炎9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未见异常13例;③息肉电切术;32例患儿行息肉摘除术,共摘除息肉38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对60例结肠息肉患儿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84枚结肠息肉经内镜下均顺利切除,1例术中出血,经对症处理后成功止血。余均未发生大出血、穿孔及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门诊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切除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肛门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直肠下段肿瘤性疾病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连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经肛门插入F25.5 Wolf前列腺汽化电切镜,4%甘露醇冲洗液持续低压灌洗。采用Spray电切模式,电切功率150 W,电凝功率60 W。用环状电极行局部病灶切除,冲出肿块组织。肿瘤基底部及创面彻底止血,放置肛管引流。距肛缘7cm以下的8例息肉,10例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29例直肠腺癌(T1期6例,T2期3例,T3期4例,T4期16例)接受汽化电切术,肿块大小约1~5 cm。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5~90 min,平均40 min。23例T2-4期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水中毒2例,经补充电解质、利尿后恢复正常;腹膜外肠穿孔3例,经肛门持续引流后痊愈;随访36个月,6例患者术后14~24个月因心脑血管或肺疾患死亡,2例因直肠癌广泛转移死亡;其余15例均全程随访,7例术后局部复发,再次行经肛门电切治疗;3例肝转移,2例腹腔转移。术后患者对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70%)。8例直肠下段息肉和10例腺瘤及6例T1期直肠癌均全程随访,术后无肠穿孔、水中毒及肛门括约肌失禁等并发症,直肠镜检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肛门直肠下段肿瘤汽化电切术安全有效、易于掌握,是局部切除直肠下段肿瘤的一种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李丹丹  李荡 《护理学杂志》2008,23(19):29-30
目的 探讨内镜下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分片切除大肠无蒂大息肉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32例大肠无蒂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分片电切摘除术;术前做好器械、药物及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术者行局部注射及染色、选择套扎点、收紧圈套器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毕及时送病检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等.结果 132例患者共192枚大肠无蒂大息肉均治愈.结论 内镜下摘除息肉疗效好,安全、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药灌肠预防肠息肉摘除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清  方军 《护理学杂志》2001,16(12):736-737
大肠息肉临床上多见 ,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与炎性增生息肉 ,粘膜局限性异型增生均视为癌前病变 [1]。肠息肉切除后的腺瘤复发率较高(3 0 %~ 5 0 % ) ,2年内累计复发率为 75 .5 % [2 ] ,因此 ,降低术后复发率对肠息肉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2月 ,我科对 3 3例直 -乙状结肠息肉病人采用镜下电凝、电切、微波灼除息肉后 ,用五倍子乌梅汤保留灌肠 ,其复发率显著下降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 6例中 ,男 45例、女 2 1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3岁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手术方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电凝切除、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部分肠壁切除、部分肠段切除及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等方法,对3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22例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部分肠壁切除,其中1例在结肠镜操作过程中发生难于控制的出血,另1例造成穿孔且息肉未完全切除,也行结肠镜辅助的腹腔镜下部分肠壁切除。22例中有18例用Endo-GIA完成。6例行腹腔镜下肠段切除,其中4例因息肉基部广,游离肠段后发现血供差;2例息肉位于直肠上段,且息肉稍大。3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70~240 min;手术出血量在20~15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20~48 h。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肠瘘、肠腔狭窄、术后肠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直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直肠息肉患者共54枚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或联合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及随访.结果:本组26例45枚息肉直径<5mm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一次性治疗消除;6例9枚息肉直径>5mm者,根据不同形态及有无蒂采用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高频电切除术,对残端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处理,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肠息肉患者,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2010年7月—2011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5例直径〉2 cm广基结直肠息肉ESD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手术时间85.8±25.26 min,息肉直径3.29±0.75 cm。术中出血3例,1例术后出现延迟性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或金属夹成功止血。穿孔1例,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愈。癌变3例,2例残基部见有癌细胞,追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1例黏膜原位癌予随访。术后随访13例,随访时间5.77±2.20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ESD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6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35例异位胰腺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病人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8个月至74岁,平均43.5岁。单发33例,多发2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13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6例,结肠6例,胆囊、胆总管、后腹膜各1例,回、升结肠并发2例。术前仅6例确诊,8例误诊,21例漏诊。全组均经病理证实,4例内镜下高频电灼或电凝切除,31例手术治疗。随访2.4~8年,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内镜超声的临床应用能显著地提高诊断率。异位胰腺一旦出现症状,需早期内镜电凝或电切和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无症状者无需治疗但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金属钛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金属钛夹联合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45例临床资料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同时随访患者2月后创面愈合、病变残留、复发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成功切除息肉60枚,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2例,无穿孔。随访1例有残蒂存留,予以内镜下切除。结论金属钛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