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提高桉叶油的水溶解度,同时达到滞留病灶部位且缓慢释放的效果。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海藻酸钠制备空白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将两者结合后对复合给药系统的体外溶蚀及体内滞留性进行评价。结果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含油率为(6.45±0.16)%,包合率(77.42±1.78)%。体外溶蚀实验表明,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系统的平均溶蚀率为(44.62±2.07)mg.cm 2.h 1。体外溶蚀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在24 h溶蚀完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检测体内滞留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可在裸鼠肺部滞留12 h以上。结论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系统可达到局部滞留并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比例和包合稳定常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_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处方为氟比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为1:2,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6h。结论:氟比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谷福根  吴春芝  李汉蕴 《中国药房》2003,14(10):599-600
目的 :研制阿魏酸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 ,以增加其水溶性。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阿魏酸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 :经紫外、红外、薄层色谱及相溶解度图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 ,表明阿魏酸 -羟丙基 -β-环糊精确已形成包合物 ,且包合物克分子比为1∶1。结论 :阿魏酸与羟丙基 -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后 ,其溶解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酮洛芬的增溶及稳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酮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2-羟丙基-β-环糊精对药物的增溶以及包合物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下的稳定性。方法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相溶解度法考察2-羟丙基-β-环糊精对药物的增溶,以酮洛芬的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酮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酮洛芬的溶解度从0.165mg/mL增加到38.69mg/mL,且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包合物中酮洛芬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酮洛芬的含量有明显的下降。结论2-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增大酮洛芬的溶解度,提高酮洛芬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Merck&Co公司的多佐胺.喷吗洛尔(dorzolamide-timolol)复方滴眼液(商品名Cosopt)在美国获得许可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或眼压高且用β-阻滞剂治疗无效的眼内压升高。本品是第一个将局部用碳酸酥酶抑制剂与局部用p一阻滞剂结合在一起的滴服液。多佐胺-塞吗洛尔复方滴眼液获美国许可用于降低眼内压过高@钟倩  相似文献   

6.
羟丙基-β-环糊精对他克莫司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张晶  周欣  宋洪涛 《中国药房》2010,(25):2339-2341
目的:制备他克莫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对药物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搅拌法制备他克莫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相溶解度法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对药物的增溶作用,并用差式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羟丙基-β- 环糊精可显著增加他克莫司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随着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浓度和试验温度的增加,他克莫司的溶解度明显增加,在25 ℃及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0.50g.mL-1条件下,他克莫司的溶解度从2.07μg.mL-1增加到167.74μg.mL-1;差式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确证包合物已形成。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对他克莫司有显著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加以鉴定,考察木犀草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构成的摩尔质量比。方法用溶液-搅拌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木犀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对木犀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形成的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1;木犀草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后,使其溶解度由8.51μg.mL-1增加至104.9mg.mL-1,增加了12326倍。结论应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木犀草素包合的方法可显著增大药物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素(适利达)滴眼液降低眼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拉坦前列素一日1次,0.5%噻吗洛尔一日2次,疗程1 2周,观察眼内压和不良反应。结果:适利达组和噻吗洛尔组的眼内压均显著降低(P<0.01),且两组的眼内压下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下降值稳定。除5例结膜充血外,无明显的局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适利达是一种稳定有效的新型降眼压药物,局部反应轻微,无全身性不良反应,有望成为安全理想的一线降眼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陈勤  郭鹏 《中南药学》2009,7(10):749-752
目的建立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表述其分子结构信息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1∶1混合物及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配比不同时包合物的溴化钾压片在室温下的红外光谱。同时还测定了薄荷脑及其包合物在变温情况下的红外光谱。结果比较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1∶1混合物和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红外光谱,薄荷脑的一些特征峰在包合物中消失了,另一些特征峰向高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而羟丙基-β-环糊精及其薄荷脑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则非常相似。但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1∶1混合物与其包合物的光谱特征频率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升温的情况下,薄荷脑及其包合物红外光谱最明显的变化反映在羟基特征频率随着温度升高向高波数方向发生位移。结论红外光谱表征证明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并已嵌入其疏水空腔中形成包合物。同时包合物的热稳定性比薄荷脑有改善,但随温度升高仍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过程分析比较不同剂型头孢羟氨苄溶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并评价利福平-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利福平-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溶解度法验证利福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体外肉汤稀释试验测定包合物对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利福平能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包合物,包合物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能。包合物对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μg.mL-1和32.0μg.mL-1。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利福平并改善其溶解性能。包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伏立康唑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  朱春霞 《中国药业》2010,19(20):47-48
目的测定伏立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常数。方法以伏立康唑为模型药物,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伏立康唑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结果伏立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为162.5 L/mol,伏立康唑的相溶解度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浓度成正比。结论伏立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用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优化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高效液相测定包合物中氯雷他定的含量,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设定对包合率影响较大的4因素即投料比、包合时间、转速和温度,各因素设定3水平,研究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结果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经过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出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投料比1∶4,包合时间3 h,搅拌速度500 r/min,温度60℃;该工艺试制3批产品,平均包合率为(91.02±1.49)%;加速稳定性试验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较好,溶出度试验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出度为97.67%。结论 该优选工艺可用于包合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且所得包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白杨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合,拓宽白杨素的药用途径。方法利用研磨法制备白杨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制备的白杨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和表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的溶解度进行测定。结果白杨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包合前后溶解度考察表明,形成包合物后白杨素的溶解度增加了120.7倍。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对白杨素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白杨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捷实用,达到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有助于白杨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蓝萼甲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药物体外溶解性能。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蓝萼甲素包合物。使用差示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相溶解度、溶解度、体外溶出速率实验研究。结果:蓝萼甲素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用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蓝萼甲素包合物,能显著改善蓝萼甲素体外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并评价利福平-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利福平-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溶解度法验证利福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体外肉汤稀释试验测定包合物对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利福平能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包合物,包合物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能。包合物对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125 µg·mL-1和32.0 µg·mL-1。结论 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利福平并改善其溶解性能。包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阿昔洛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阿昔洛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取正交实验方法,以制备阿昔洛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为指标确定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 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阿昔洛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为1∶1,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6 h,转速为3级(约80 r·min-1);平均增溶4.4倍。结论该制剂制备简单,条件可行,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玥  韩静  张多婷  杨静  孙铭  项文娟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3):215-216,240
目的研究中等取代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及其对难溶性药物地塞米松的包埋性能。方法合成了中等取代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并按照药典相关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用该产品包合难溶性药物地塞米松,并用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合成了取代度为7.875的羟丙基-β-环糊精,产品与地塞米松形成了1:1的包合物,提高地塞米松的溶解度约33倍。结论合成的羟丙基-β-环糊精符合药典要求;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提高了地塞米松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Zn-DDC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进行鉴定。方法分别以研磨法、搅拌法、超声波法制备,用热分析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鉴定。结果鉴定显示Zn-DDC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为3451.57L/mol,且以溶液搅拌法制备更合适。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显著增加Zn-DDC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9.
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包合物进行物性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研究包合类型,以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验证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结果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表明卡维地洛能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1∶1的包合物。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药物峰消失,证明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的溶解度比原药提高5倍,溶出速度明显加快。结论超声法制备的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原药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不同生物黏附材料对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粘附性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卡波姆、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测定各处方的黏附力,并在溶出介质p H 7.2磷酸盐缓冲液中,用透析袋法进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以0.2%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的处方黏附力为32.3 g·ml^-1,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8 h,采用不同的生物黏附材料对制剂溶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以0.2%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黏附力高,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