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桔贝合剂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确诊的肺炎患儿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桔贝合剂,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桔贝合剂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8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桔贝合剂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彦洁 《临床医学》2016,(12):120-121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对小儿肺炎症状缓解和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止咳、退热、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奇霉素胶囊,观察组给予复方鱼腥草合剂与头孢克洛缓释片联合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肺炎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有效改善临床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泻肺散结化瘀汤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裴林,张少丹,贾淑丹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病死率较高,对小儿健康威胁较大。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33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根据1986年卫生部颁布小儿肺炎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2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年均可发生,见于各个年龄段,不仅引起呼吸道病变,而且可导致全身器官的多脏器损害,在抗感染基础上早期联合激素及对症治疗,疗效好。结论:掌握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减少误诊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黄木香合剂的制备工艺方法,考察该制剂对蛇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三黄木香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657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疗效确切,应用安全,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心脑通合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丹参进行定性签别,建立质控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本品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咽炎合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咽炎合剂治疗78例急慢性咽炎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咽炎合剂处方质量进行鉴别。药材用水煎煮法提取。用薄层色普法对处方中的佛手、白芍进行鉴别。结果咽炎合剂对急慢性咽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1%。处方质量符合合剂项有关的各项规定,均检查合格。结论自制咽炎合剂处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及对纠正心衰和脓胸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治疗的6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其中的36例作为观察组,其余2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衰和脓胸发生率、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及啰音消失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小儿肺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减轻患儿家长经济负担;且针对不同的疾病并结合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临床路径,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走中西医结合道路,我们自1970年以来用女贞叶煎剂和女贞叶合剂治疗小儿肺炎100例,并与同期抗菌素治疗的169例进行了对照,初步认为女贞叶治疗小儿肺炎有一定的效果,亦未发现毒性,采集、制备方便,今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 100例小儿肺炎,其中女贞叶煎剂组60例,女贞叶合剂组40例。治疗中我们是应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即入院后在应用女贞叶过程中不用抗菌素,但对有缺氧、心力衰竭或呕吐等症状者给予对症处理。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健脑宁合剂,探讨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研究该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做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且临床疗效明显。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可靠,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64例实施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15例,占23.4%;机械通气时间3~47d,平均19d;发生VAP的主要原因包括121鼻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结论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改进、呼吸环路管理及做好口腔和消化道护理,对减少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根据其症状特点,做好发热期护理及氧疗护理,在机械通气期间做好通气管道护理,尽快撤除呼吸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继发感染。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起病急、病情重,早诊断、早治疗、给予有效细致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6例)及西药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分为痰热壅肺和痰湿阻肺两型并辨证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下降、CD4/CD8升高、NK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通过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复合结扎加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酸加复合结扎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经内镜和病理诊断为BE的病人,分别采取抑酸加复合结扎(治疗组)和抑酸加抗反流(对照组)治疗。于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进行内镜和病理检查,观察两组BE病人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20例BE病人,治疗后3、6、12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65%、70%、8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0、0、25%。治疗组除出现短暂的吞咽疼痛、低热外,无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抑酸加复合结扎治疗BE,疗效高,见效快,长疗程抑酸加抗反流对BE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43例糖尿病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痊愈出院,死于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并发肺炎,且呼吸道症状常不明显;严格控制血糖,及早联合使用胰岛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两种持针方法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持针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提高静脉穿刺质量。方法 :随机将 2 0 0 3年 1月至 6月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在门诊输液治疗的 2个月~ 3岁的患儿 5 0 0例分为两组 ,各 2 5 0例 ,实验组采用手持针柄的前后沿穿刺 ,对照组采用手持针柄的上下面穿刺。结果 :实验组皮下瘀血、针头阻塞、针头脱出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首次穿刺成功的例数、血管重复利用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手持针柄前后沿进行穿刺优于手持针柄上下面穿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cy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方法观察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士临床观察,发现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立哌唑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突发性耳聋疗效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2~9月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37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将2005年2~9月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6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提高疗效,治疗中加强护理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200例全部治愈,无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一次手术治愈率为100%。结论采用手术结合微波的方法进行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效果好,术式操作简单,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