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灌流是血液通过体外循环中灌流器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等,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是临床抢救危重中毒患者的有效方法[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因此,能否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传统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剂治疗,病死率仍>10%[2].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自2005年6月-2011年6月应用血液灌流技术联合治疗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20例,同时加强灌流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将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急性百草枯中毒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如积极洗胃、导泻、抑酸、保肝、补液及利尿等对症及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再配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系统比较.结果 观察组23例中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4%、病死率26%;对照组17例中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23.6%、病死率76.4%,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观察组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后出现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未进行治疗,2 d后自行恢复,所有病例均未见其他脏器的活动性出血及血滤管阻塞.结论 根据两组之间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总有效率的比较,不难得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较常规治疗不但能提高有效率,还能早期改善症状及其预后,降低肺间质纤维化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肯定,副作用又小,能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巢军  宋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7-1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入院后接受血液灌流(HP)或未接受血液灌流分为灌注组(HP组)38例和非灌注组(非HP组)37例,中毒患者送入本院后均按常规给予洗胃,及阿托品、解磷定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HP组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阿托品用量、意识恢复情况、胆碱酯酶活力和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情况。结果:HP组38例全部治愈,发生IMS1例。对照组37例治愈32例,治愈率为86.5%,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中发生中间综合征5例。两组间意识恢复时间、阿托品所需总量、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减少阿托品的总用量、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患者分为血液灌流组(HP组)和非血液灌流组(NHP组).HP组114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NHP组11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P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NHP组,平均缩短25 h,缩短平均住院4 d,病死率平均降低13.5%,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0.9%,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的药物及农药,迅速减轻或消除中毒症状,具有疗效快,可靠,副作用小,缩短病程的作用,是治疗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方法,目前正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其常规使用抗凝剂为肝素。但有些病人因其自身身体原因及所服药物种类而导致消化道出血及凝血功能发生异常而不能进行全身肝素化,以免造成出血的发生,影响抢救治疗。2010年01~10月,我科使用无肝素化血液灌流成功地抢救了5例因鼠药中毒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且在抢救洗胃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中毒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毒蘑菇中毒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血液灌流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本地区毒蘑菇中毒类型主要为胃肠炎型38例,其次为中毒性肝炎型12例,无精神神经型和中毒性溶血型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急性肝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血液灌流组住院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地区以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为主,总体治疗效果佳。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缓解毒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于中毒性肝炎型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救治的效果及临床血液灌流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0例急性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以及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急性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和配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死亡率,促进患者清醒,减少药物的应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化辛鼠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6例磷化辛鼠药中毒患者,我们主要采取洗胃、血液灌流、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措施。结果1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做好急救与护理工作是治疗磷化辛鼠药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 ,以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 ,并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1〕。我院透析室自1 997年开展血液灌流治疗后 ,抢救了许多重症药物中毒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 1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5例中男 4例 ,女 1 1例。年龄 1 6~58岁 ,平均 34 3岁。中毒药物种类包括 :三唑仑 2例、呋喃丹 1例、有机磷 1 0例、鼠药 (氟乙酰胺 ) 3例 ,均为口服急性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前一般状态 ,见表 1。表 1 血液灌流前患者一般状态血压 (k…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积极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尽快安排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8%高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积极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尽快安排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8%高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4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于患者入院后,急诊常规行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2~3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其服白草枯就诊时间、服药的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胃黏膜保护剂及对症支持治疗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存活组22例,死亡组25例,病死率53%。死亡组的服药剂量明显大于存活组,两组比较服药剂量有显着性差异;就诊时间短者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早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急诊收治的7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短时间内清除体内的毒物,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减少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利于改善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41例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急诊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1,9(6):269-269
目的探讨并总结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急救。方法对贵州航天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4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经洗胃、导泻、血液灌流、透析、吸氧、补液、利尿、保肝药、维生素C、E、激素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显效者16例,治疗无效死亡者25例,其中21例死亡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为61.0%。结论解救百草枯中毒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以尽快降低组织中毒物浓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酶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和酶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2.86%和37.14%,试验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2.86%和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在早期应用可保护百草枯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急性中毒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2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处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每组各31例,对两组患者的阿托品用量、患者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患者清醒时间和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4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保肝、补液、利尿及其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23例,经治疗后生存16例,死亡7例,病死率30.4%,总有效率69.6%;对照组20例生存7例,死亡13例,病死率65%,总有效率35.0%。两组生存患者,治疗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病变较对照组减轻。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长期愈后。  相似文献   

18.
王淑荣 《淮海医药》2013,31(3):214-21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分为血液灌流(HP)组11例,血液灌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25例。所有患者来时均给予常规洗胃、药用炭吸收、补液、20%的甘露醇导泻、血液灌流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血液灌流组,而且疗程短,并发症少。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可明显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对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患者在采取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液净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灌流透析技术)。结果52例患者中44例治愈,8例死亡,治愈率84.6%。结论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治萍  张蕻  邵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65-106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在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AOPP)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AOPD患者早期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加强灌流前、中、后的护理和对生命体征及出凝血功能监测.结果:15例AOPD患者中13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病死率为6.67%.结论:对AOPD尽可能早期行血液灌流与综合治疗,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