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合成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15例COPD住院患者(COPD组)和同期1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收集其肺泡灌洗液,用放免法测定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液ADM的浓度。结果(1)COPD组BALF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PMN)及AM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COPD组血浆、BALF和AM培养上清液ADM浓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3)COPD组血浆及BALF的ADM浓度分别与BALF中AM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7和0.448,P均<0.05),血浆与BALFADM浓度亦分别与AM培养液中ADM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1和0.874,P均<0.01)。结论COPD患者气道内AM增加,合成ADM增多,是BALF中ADM的重要来源,从而在COPD气道炎症、肺通气及肺动脉高压中发挥广泛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中,反复炎症损伤及不完全修复可导致气道重塑。巨噬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肺内支气管形态变化、细胞外基质产生、组织纤维化等具重要作用。本组研究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合成TGF-β1及其在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泡巨噬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巨噬细胞 (AM)在气道内分布广泛 ,功能多样。其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蛋白酶 ,参与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吸道免疫炎症性反应并在肺气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对COP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患者气道内存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是慢支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参与此反应的免疫细胞主要有肺泡巨噬细胞 (AM)、中性粒细胞 (PMN)等。 AM是气道局部炎症反应的主要始动细胞〔1〕,通过释放趋化因子 ,促进 PMN等参与炎症反应。AM广泛分布于肺泡内及气道上皮表面 ,是下呼吸道局部主要的免疫细胞 ,它不仅具有吞噬功能 ,还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 ,如白介素 (IL)、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一氧化氮 (NO)、前列腺素 (PG)等物质 ,对肺脏局部的生理病理等方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然而 ,在慢支患者的气道及支气管肺泡灌…  相似文献   

5.
肺泡巨噬细胞(AM)在气道内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其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蛋白酶,参与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道免疫炎症性反应并在肺气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对COP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肺泡巨噬细胞(AM)在肺内起着抗原提呈和局部免疫调节的关键作用。AM参与炎症反应部分是通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来实现。本研究是以健康组和间质性肺疾病组(ILD)为对象对AM产生的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IL-lm)水平进行评价。 方法 非吸烟对照组(n=9),吸烟对照组(n=6),ILD组(n=9)。各组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分离AM。  相似文献   

7.
尽管吸烟人群中仅有部分患COPD,但吸烟确是导致COPD的主要因素。吸烟增加肺部易感性和引起小气道炎症。通过比较健康吸烟和不吸烟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自介素6和8(IL-6、IL-8)的浓度,以致肺泡巨噬细胞(AM)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观察吸烟对肺内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和对象 无症状吸烟者9例(其中女5例,平均32.6±2.9岁)。平均吸烟史19.1±4.7年,无心肺疾病;不吸烟者9例(其中女3名,平均24.1±0.9岁)。两组肺功能均正常,6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和用药史。收集BALF分别计总细胞数和分类,分离AM并培养(普通培养或加入100ng/ml LPS培养),以及用生物学方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及诱导痰中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炎)患者诱导痰中、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液中及在氨茶碱和脂多糖(LPS)干预下培养上清液中内皮素(ET)的浓度变化,探讨AM源性ET在慢支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理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支炎患者14例,COPD患者13例,同时选择14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其细胞成分进行计数和分类;对其中26例用高渗盐水诱痰法取痰标本,放射免疫法测定诱导痰中和AM培养上清液中的ET浓度.结果(1)慢支炎组、COPD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肺泡巨噬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慢支炎组和COPD组AM培养上清液中ET浓度和诱导痰中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慢支炎组与COP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3)三组的诱导痰ET浓度与AM培养上清液ET浓度呈正相关(r=0.741,P<0.01),与AM数呈正相关(r=0.597,P<0.01);(4)COPD组AM培养上清液ET浓度、诱导痰ET浓度均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828,P<0.01;r=-0.748,P<0.05);(5)氨茶碱对AM培养上清液中ET浓度无影响(P>0.05),而LPS使其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1)慢支炎、COPD患者气道腔内存在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其特点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增多;(2)AM为肺内ET的重要来源之一,LPS可刺激AM分泌ET,AM源性ET可能参与了COPD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理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闫文貌  程石  韩颖 《山东医药》2008,48(29):19-21
目的 通过观察FasL在肺泡巨噬细胞(AM)中的表达,探讨氯化钆(GdCl3)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所致肺损伤的防护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16只.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治疗组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治疗组造模后即刻由阴茎背静脉注入2%GdCl3 15 mg/kg.6 h后处死大鼠,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获取肺泡AM,检测BALF中TNFα、IL-1β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胰腺组织行HE染色检查,透射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AM凋亡情况,同时行免疫组化法检测肺泡AM的FasL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透射电镜可见肺泡AM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肺组织中MPO活性、BALF中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肺泡AM凋亡率明显增高,FasL阳性表达率亦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GdCl3对SAP所致肺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FasL通路诱导SAP大鼠肺泡AM发生凋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明胶酶B(MMP-9)的浓度变化.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收集BALF,用ELISA方法测定13例COPD组患者、14例慢支炎组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组的BALF和AM培养上清液的MIP-1α、MMP-9浓度.结果慢支炎组及COPD组BALF及AM培养上清液的MIP-1α、MMP-9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BALFMIP-1α、MMP-9浓度分别与AM培养上清液MIP-1α、MMP-9浓度呈正相关(r=0.253,P<0.05;r=0.529,P<0.01).BALF中AM数与MIP-1α、MMP-9浓度呈正相关(r=0.558,P<0.01;r=0.405,P<0.01).结论AM是COPD患者肺内MIP-1α、MMP-9的主要细胞来源,MIP-1α及MMP-9通过促进AM等炎症细胞在肺内的聚集而参与了慢支炎及COPD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对妊娠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肺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从孕第1天开始至子鼠出生后第21天,对照组(NC)给予玉米油0.5 mL/d,其余三组给予玉米油和10、100、750 mg/(kg.d)DEHP混合物0.5 mL灌胃染毒,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HE、Masson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孕鼠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组织中的OPN。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分离、培养肺泡AM,并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DA)、NO含量。结果高剂量组、中剂量组GSH-PX、SOD活性明显低于NC组,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高于NC组(P均<0.05);HE染色高剂量组显示肺间质增厚、肺间质细胞增多,肺泡数目减少;Masson三色染色显示,低剂量组肺细小动脉以及肺间质均见有蓝色的胶原纤维沉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更为显著;免疫组化法显示NC组孕鼠肺组织OPN表达主要见于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内;低剂量组大鼠肺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周围巨噬细胞均见有OPN的表达,中剂量组和高剂量表达更强。结论 DEHP可使妊娠期大鼠肺泡AM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并促进肺组织内OPN过表达。  相似文献   

12.
研究显示吸烟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 )数目显著升高,且COPD患者小气道病变和肺气肿的严重程度与肺组织的AM数量呈正相关[1,2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作为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活化起着重要作用,但MCP 1在COPD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目的为观察香烟致大鼠气道MCP 1水平的变化及泼尼松对其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四川大学华西实验动物中心) 2 4只,鼠龄12周,体重180~2 2 0 g ,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 ,…  相似文献   

13.
肺泡巨噬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支气管黏膜,用ELISA法测定BALF和AM培养上清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lα、明胶酶B(MMP-9)及白细胞介素(IL)-8的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内皮素(ET)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BALF中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阳性(LFA-1+)AM数、黏膜内CD+/68细胞数和气道黏膜厚度.结果COPD组AM培养上清液中MIP-1α、MMP-9、ET、IL-8的浓度分别为(1446.9±126.7)μg/L、(16.98±5.15)μg/L、(43.98±5.54)ng/L、(168.10±21.22)μg/L,正常对照组为(1123.5.5±90.6)μg/L、(5.24±0.93)μg/L、(25.99±6.05)ng/L、(124.68±9.96)μg/L;COPD组支气管黏膜内CD+/68细胞数为(1.71±0.48)细胞/Hp,正常对照组为(0.59±0.18)细胞;COPD组支气管黏膜厚度为(1.96±0.96)×100-μm,正常对照组为(0.83±0.43)×10-1μ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BALF中AM数、AM培养上清液中MMP-9及ET的浓度、黏膜内CD+/68细胞数均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511,P《0.01;r=-0.678,P《0.01;r=-0.871,P《0.01;r=-0.588,P《0.01);BALF中MIP-1α浓度、IFA-1+AM数与AM数呈正相(r=0.572,P《0.01;r=0.625,P《0.01).结论AM在COPD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常情况下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肌收缩、肺及胸廓的扩张,使空气进入肺而实现的。呼吸肌衰竭则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此时可应用机械呼吸器维持肺泡通气、肺容量及其弹性。常用的有间歇正压呼吸(IPPB,亦称吸气期正压呼吸)、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呼吸(CAPA)3种。本文旨在阐述各种机械呼吸器实现肺泡通气的方法,以及机械呼吸和气道正压对肺、心及全身的影响。【机械呼吸和气道正压的生理学】为便于理解机械呼吸的作用,先对正常自主呼吸作一简要复习。正常自主呼吸是由延髓呼吸中枢发动的。其神经冲动经膈神经及传出神经传出,引起膈肌及肋间外肌收缩使胸腔扩张,胸腔内负压增大,产生跨肺正压(跨肺压(P_(tP))=口腔内压(P_m)—胸腔内压(P_(pl)),此压  相似文献   

15.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SII)者易发生细菌性肺炎和ARDS,可能与烟雾导致肺泡吞噬细胞(AM)功能损害有关。作者给绵羊吸入烟雾,观察SII前后AM抗菌能力变化以及AM对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影响。 方法 绵羊(n=9)麻醉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纤维支气管镜末端嵌顿于二级支气管,冲洗远端气道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在发烟器中燃烧40g棉花球以产生烟雾,绵羊在128次呼吸中吸入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这种改变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 ,从而导致气道壁的损害。肺弹性回缩力 (elasticrecoil)下降 ,肺泡扩张 ,呼出气流受限 ,过多的气体在肺内潴留。随着工业的发展 ,大气污染 ,加上吸烟等  相似文献   

17.
以前的研究已提示在人类哮喘病和支气管高反应性动物模型中,炎症对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在这些研究中焦点主要集中在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潜在作用上,而对于作为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作用者肺泡巨噬细胞(AM)的选择性作用没有研究。以前的研究说明AM能够分泌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炎)气道和粘膜炎症特点及肺泡巨噬细胞(AM)膜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表达。方法18例吸烟慢支炎临床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粘膜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灌洗液LFA-1+AM的百分率及绝对数,粘膜内巨噬细胞数目和粘膜厚度。结果(1)慢支炎组中LFA-1+AM数目及其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BALF中AM总数与LFA-1+AM数呈正相关(P<0.01)。(2)慢支炎组支气管粘膜厚度[(0.20±0.09)μm]明显高于对照组[(0.08±0.04)μm,P<0.01];其粘膜内巨噬细胞数[(21.6±4.6)个/高倍镜]明显高于对照组[(10.0±3.4)个/高倍镜,P<0.01],慢支炎组粘膜厚度、粘膜内巨噬细胞数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存在大量萎陷肺泡,吸入一氧化氮(NO)只弥散至开放的肺泡区,改善其通气血流比值(V/Q),疗效有限。呼气末正压(PEEP)能开放萎陷的肺泡和小气道,扩大肺内气体分布,可使吸入的NO到达更多的肺泡区,改善更多肺泡区的V/Q。两联合应用可能更有效,并可能降低高PEEP的血流动力学副作用和肺气压伤。为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进行了此实验。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些早期试验后,1967年Achbaugh等开始在成人使用呼气末正压(Pos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呼吸。14年后本法很快得到承认和广泛应用。PEEP主要用于治疗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的肺水肿(即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静水压增加的肺水肿(主要为心源性肺水肿)。与自然呼吸相比,PEEP通过气道开放,肺泡扩张和可能使肺内液体重新分配,而具有增加呼气末肺容积的作用。总之,这些影响由于减少了肺内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