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系列二步法检测80例人胃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GMT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MGMT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52.50%,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91.67%)相比,显著降低(P=0.012)。MGMT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病人的分化程度(P=0.001)、TNM分期(P=0.023)以及淋巴结转移(P=0.001)均密切相关。在80例人胃癌组织中,MGMT和PCNA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5,r=0.283)。结论MGMT的表达不足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环氧合酶-2(COX-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非生物素)检测97例NSCLC、15例癌旁增生肺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GSK-3β和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GSK-3β、COX-2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39%、65.98%.在NSCLC中GSK-3β、COX-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SK-3β、COX-2的蛋白表达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并且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鳞癌与腺癌组织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GSK-3β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641).在97例人NSCLC中,GSK-3β、COX-2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r=-0.597).结论 GSK-3β低表达和COK-2高表达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和转移,二者可能互相拮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GSK-3β)对子宫内膜样腺癌已分化细胞株Ishikawa、HEC-1-A及未分化细胞株KLE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GSK-3β小分子干扰RNA(GSK-3β siRNA)转染上述3种细胞株,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GSK-38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Brd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情况。结果:转染GSK-3β siRNA后,3种细胞株中GSK-3β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Ishikawa、HEC-1-A细胞Brdu掺入率降低,S期细胞数比例减少,凋亡率增加,caspase-3表达上调;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KLE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GSK-3β能促进已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株Ishikawa、HEC-1-A的增殖和侵袭;但是对未分化的KLE细胞株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EPA和DH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和bcl-2、Gα、PKCβⅡ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45μg/ml和48h时间点的EPA或DHA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P〈0.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bcl-2基因蛋白表达下降(P〈0.05),Gd和PKCβⅡ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ω-3脂肪酸可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信号传导途径Gα—PKCβⅡ的改变在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花  朱金水  王龙  张强  王红建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13-1916
目的:探讨PI3K、P—Akt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胃癌、癌旁和远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胃癌切除术患者胃癌、癌旁及远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P—Akt、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PI3K、P—Akt、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最强(其灰度值分别为176.3±11.3,158.6±20.1,157.5±12.3),在远癌组表达最弱(196.9±7.4,192.3±8.3,194.2±5.3),在癌旁组表达介于上述两组之间(187.9±5.1,173.9±14.3,176.0-1-7.4),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lot的表达与P13K、P—Akt呈正相关(r=0.662,0.674)(P〈0.05)。结论:P13K、P—Akt、HIF一1仪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HIF-1α表达与PI3K、P—Akt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bcl-2、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Survivin与bcl-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bcl-2、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无表达,而在58例胃癌中41例(70.7%)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胃癌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与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0%(34/42)和43.8%(7/1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p53蛋白表达的阳性和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18/31)和22.2%(6/27),两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中的bcl-2蛋白及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可引起细胞凋亡抑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其过度表达提示胃粘膜细胞增生极度活跃;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中bcl-2蛋白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检测LMO1、Bcl-2、Bax、Survivin、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这些蛋白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方法] 对96例胃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50例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LMO1、Bcl-2、Bax、Surv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病理学情况,对与各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胃癌组织中LMO1、Bcl-2、Survivin表达均比癌旁组织增强(均P<0.05),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Bax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LOM1蛋白强表达者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弱表达者(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胃癌组织中LMO1与Bcl-2表达存在正相关(r=0.3058,P=0.002),LMO1与Caspase-3表达存在负相关(r=-0.2886,P=0.004);Bcl-2与Survivin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2986,P=0.0315),Bcl-2与Bax表达呈负相关(r=-0.4062,P<0.001),Survivin与Caspase-3也呈负相关(r=-0.3142,P=0.002)。[结论] 胃癌组织中LMO1蛋白可能通过调节Bcl-2、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而参与肿瘤凋亡。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调控失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Survivin、Caspase3是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成员。本研究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胃癌组织Survivin、Caspase3等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将100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手术标本和30例对照组胃粘膜制成组织芯片,取样针直径2.0mm。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Survivin、Caspase3等的表达,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随访14个月~13年的47例作生存分析。结果:共获得2个组织芯片蜡块,分别含114和116个位点:组织芯片中,Survivin主要在胃癌中表达(78%),而对照组胃粘膜几乎无表达(P〈0.01),Survivin阳性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血管/神经侵犯(BV/N)及TNM分期相关(P〈0.05);Caspase3在正常粘膜的表达(90%)显著高于胃癌组织(56%)(P〈0.01),阳性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BV/N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关(P〉0.05)。Survivin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而Caspase3阳性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Caspase3阴性组(P〈0.05):在有随访的47例中,单因素Cox分析显示,BV/N、TNM分期及Survivin表达均与预后相关,而组织学分化、Caspase3表达与预后无关,经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只有TNM分期、Survivin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Survivi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似可作为胃癌预后差的指标,Caspase3可能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和胃癌生物学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4(PAK4)在人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5例人胃癌组织中PAK4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40例新鲜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7种人胃癌细胞系中PAK4蛋白的表达。结果95例人胃癌组织中,PAK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4%(64/95),其中62例(96.9%)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浆中,仅有2例(3.1%)位于细胞膜上。PAK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TNM分期(Χ^2=10.426,P〈0.01)和淋巴结转移(Χ^2=4.912,P〈0.05)有关。新鲜胃癌组织中PAK4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t=-5.978,P〈0.01),且随胃癌TNM分期的进展,其表达量逐渐增加。7种人胃癌细胞系中均有PAK4蛋白的表达,与GES-1细胞系相比,PAK4蛋自在ACTS、BGC823、MKN45和N87细胞系中呈高表达,而在MGC803、MKN1和SGC7901细胞系中呈低表达。结论PAK4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人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中PTEN与PI3K的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第二代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9例NSCLC组织中PTEN与PI3K的蛋白表达。结果 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PTEN、PI3K的蛋白表达结果一致,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93%(33/59)、77.97%(46/59)。NSCLC组中PTEN、PI3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增生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9)。PI3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但与细胞分化程度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PTEN与PI3K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03)。结论 PI3K蛋白的过表达和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肺癌的发生以及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TEN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刺激了PI3K蛋白的强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存活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人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ISK、Survivin和vEGF蛋白在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及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13K在直肠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1.7%(49/60)、36.7%(11/30)和30.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6,P=0.00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54/60)、80.0%(24/30)和20.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4,P=0.002;VEGF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1.7%(43/60)、43.3%(13/30)和30.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P=0.025。P13K、Survivin及VEGF的异常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及转移密切相关,P值均〈0.05。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染色阳性者(11.04±1.68)微血管密度(MVD)较染色阴性者(7.66±1.22)高,t=7.53,P〈0.05。在直肠癌组织中P13K与Survivin(r=0.396,P=0.001)和vEGF(T=0.417,P=0.0005)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05。P13K和Survivin及VEGF蛋白协同阳性表达的侵袭转移率为55.0%(33/60),其中Ⅳ期远处转移率为93.8%(15/16)。结论:P13K和Surv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提示P13K和Survivin及VEGF信号转导通路在人直肠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体外抗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终浓度依次为0.1,0.5,1.0μmol/L)和(或)5-FU(终浓度50mg/L)处理SGC-7901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PV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As2O3或5-FU单药作用相比,As2O3与5-FU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率(q=63.9608,166.1758,51.3343,P〈0.01),与空白组相比,联合用药后S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q=16.0743,10.8805,12.1482,P〈0.01),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q=8.7188,9.3309,9.8534,P〈0.01),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明显下降(q=10.2801,17.8456,19.0086,P〈0.01)。结论:As2O3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胃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增强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以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克隆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蛋白)及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4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4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原发性肝癌临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无表达、β-catenin蛋白无异常表达;在肝硬化组织中,survivin蛋白无表达、有2例(20%)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在47例肝癌组织中有30例(63.8%)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31例(65.9%)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P〈0.01)。Survivin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Surviv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复发组的表达率为92.9%(26/28),无复发组的表达率为21.1%(4/19);β—caten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复发组中的异常表达率为89.2%(25/28),在无复发组的表达率为31.6%(6/19)(P〈0.05)。在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28例(93.3%)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而在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的3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28例(90.3%)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两种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且呈正相关(r=0.6324)。结论:Survivin蛋白与β-catenin蛋白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复发密切相关,它们可能成为预测肝癌术后有无复发的一项指标。Survivin蛋白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具有密切的关系,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和E-cd表达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NTβ1和上皮钙粘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d)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Tβ1正常表达率为18.5%(10/54),E-cd为25.9%(14/54);8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NTβ1正常表达率为5/8,E-cd为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Tβ1(rs=-0、313,P=0.021)和E-cd(rs=-0.342,P=0.011)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E-cd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s=-0.289,P=0.034。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Tβ1和E-cd蛋白表达降低,影响肿瘤细胞分化、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与MMP-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β-链接素(β-caten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pcatenin与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32例残胃癌组织pcatenin表达的阳性率(59.4%,19/32)高于癌旁组织(12.5%,4/32),P=0.044;且与肿瘤的大体分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在32例残胃癌组织MMP-7表达的阳性率(56.3%,18/32)高于癌旁组织(0),P=0.000;且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atenin的阳性表达与MMP-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5,P〈0.05。结论:β-catenin与MMP-7的高表达与残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Bcl-2,Bax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法联合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Hp感染情况,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Hp(+)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r=0.288);Hp(+)组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ax蛋白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r=-0.536)。结论: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与Bax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性,提示Hp感染与细胞凋亡,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肖玉平  吴东瑛  林志  高余佳  孙宏伟  辛彦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9):1088-1090,109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Smwivin、p53编码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病理学机制。方法:构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芯片,采用Envisie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编码蛋白表达。结果:Ba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17.7%,17/96)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51.0%、69.2%、75.0%),P〈0.01;Smwivin编码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80.6%,89/98)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91.4%、100%),P〈0.01;胃癌转移组Smwivin蛋白表达率(淋巴结转移86.2%;肝脏转移组100%:卵巢转移组100%)显著高于无转移组(64.3%),P〈0.05。胃癌组织中Bax与Smwiv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而与mp53蛋白表达无关,P〉0.05;Smwivin与m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导致凋亡异常可能与其对Smwivin表达调控失识关系更为密切,Bax表达下调与Smwivin表达上调可能共同在胃粘膜癌变和癌变后的恶性演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望作为预警胃癌发生和转移的病理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iNOS、TGFβ1、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iNOS、TGFβ1、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iNOS、TGFβ1、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iNOS、TGFβ1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均是高表达状态(71.70%、60.00%、75.56%),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iNOS、TGFβ1、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TNM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且iNOS、TGFβ1与VEG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1=0.618P〈0.05,r2=0.874P〈0.05)。结论 iNOS、TGFβ1及VEGF共同参与肿瘤的形成,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表达及其在细胞内表达位置对胃癌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标本172例、癌旁胃粘膜标本151例,非癌患者胃粘膜标本3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例胃粘膜标本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其在细胞内表达位置),应用χ^2检验,Speannan等级相关分析在SPSS13.0统计软件上作相关统计结果:胃癌、癌旁胃粘膜和非癌患者胃粘膜hMS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8%(120/172)、49.7%(75/151)和32.4%(11/34),胃癌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00),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7);hMLH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3%(126/172)、57.6%(87/151)和41.2%(14/34),胃癌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00),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2).hMSH2和hMLH1蛋白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胃癌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胃癌、癌旁胃粘膜和非癌患者胃粘膜hMSH2蛋白细胞核表达率分别为70.0%(84/120)、58.7%(44/75)和36.4%(4/11),细胞浆表达率分别为30.0%(36/120)、41.3%(31/75)和63.6%(7/11);胃癌、癌旁胃粘膜、非癌患者胃粘膜中,hMSH2蛋白细胞核表达率逐渐降低,而细胞浆表达率则逐渐增高(r=0.161,P=0.020)。三种不同胃粘膜间,hMLH1蛋白在细胞内表达位置无显著性差异(P=0.878)。结论:同时检测胃粘膜错配修复蛋白hMSH2和hMLH1的表达及其细胞内表达位置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RNA干涉方法探讨NF—κB通路参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RT—PCR、West—ern Blot检测喉鳞癌组织中NF—κB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RNA干涉方法抑制p65,p50表达,流式细胞仪,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36例喉鳞癌组织中21例p65 mRNA表达上调(58.33%)高于癌旁组织(P=0,012),13例出现p50 mRNA表达上调(36.11%),但与癌旁组织比较无显著差异(P=0.602)。喉鳞癌组织的p65蛋白表达明显较癌旁组织增强(P=0.044),而p50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特异siRNA转染Hep2细胞明显抑制p50,p65基因表达,该作用可持续10天。RNAi抑制p65基因表达使Hep2细胞凋亡率增加,在转染后第7天最高达29.89%,与对照组比较升高超过10倍(P=0.020);同时使Hep2细胞侵袭力明显下降(P=0.003),而干涉p50基因对细胞凋亡及细胞侵袭性影响不明显。结论:RNAi抑制p65表达诱导Hep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力,提示抑制p65表达与常规治疗结合可能成为改善喉癌预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