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位于茎突乳孔的前方.茎突的走行方向自上而下,向前内方倾斜,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双侧茎突可不对称.茎突的正常长度为2.5 cm~3 cm.茎突过长会引起咽喉部不适,异物感,耳痛,头痛等茎突过长综合征.为对比观察准确诊断茎突过长,我们在摇控胃肠机下茎突三位一片点片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此方法探讨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男,42岁,职工。患者因咽部阻塞感二年,曾在本院及外院多次就诊,均诊断为“慢性咽炎”经多种方法治疗未见好转。于1991年12月在本院行茎突X线摄片示:右侧茎突长3.5cm,诊断为右侧茎突过长症而入院。查体:咽部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增大,右侧扁桃体附近可触及过长茎突,质硬。在局麻下先行右侧扁桃体剥离术,于扁桃体窝中部作纵行切口,分离暴露过长的茎突,切除约1.5cm。  相似文献   

3.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娟 《吉林医学》2011,(34):7308-7309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在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做X线数字断层融合检查,其中有7例做了三维CT重建检查。结果:有11例患者茎突过长超过2.5 cm,有4例患者茎突长度在正常范围。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直观显示颞骨茎突,较平片具有明显的优势,方法易掌握,较CT费用低廉,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改进扫描技术后对人体茎突的显示、观察及测量,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最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双层螺旋CT并改进扫描技术对48例临床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扫描,后重建原始数据,再多层面重建及三维重建,观察、测量茎突的形态、长度、粗细、倾斜角度及发育变异等内容.结果 48例患者的双侧茎突均得到完整、清晰的显示,茎突长度2.7~6.8 cm,其中>3 cm者42例,双侧茎突均过长者30例,左侧茎突过长者8例,右侧茎突过长者10例,向内向前倾斜角度>40°者17例(侧),向内向前倾斜角度<20°者9例(侧).结论 经过改进后的双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人体茎突的显示及测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茎突综合征提供最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晶 《海南医学》2010,21(12):13-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茎突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6例临床拟诊茎突综合征的患者采用MSCT三维重建,观察茎突形态、走行、有无钙化并测量其长度、偏斜角度。结果 106例怀疑茎突过长的患者通过MSCT三维重建诊断茎突过长(≥3cm)85例(80.2%),茎突钙化3例,85例茎突过长患者中,茎突向内偏斜角≥25°有15例(17.6%),向前偏斜角≥25°有21例(24.7%)。结论 MSCT三维重建能清楚、直观地显示茎突立体的全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角度以及清晰显示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MSCT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一种准确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6.
方凯 《中国医疗前沿》2010,(7):63-63,17
目的探讨以咽痛为主症候群的茎突过长症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以咽痛为主症候群疑为茎突过长症患者45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多角度旋转技术重建,观察茎突的立体解剖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经螺旋CT三维重建清楚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从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和角度,有32例患者确诊为茎突过长症。结论对以咽痛为主症候群并疑为茎突过长症患者,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诊断,对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咽痛为主症候群的茎突过长症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以咽痛为主症候群疑为茎突过长症患者45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多角度旋转技术重建,观察茎突的立体解剖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 经螺旋CT三维重建清楚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从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和角度,有32例患者确诊为茎突过长症.结论 对以咽痛为主症候群并疑为茎突过长症患者,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诊断,对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茎突过长病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进行MPR、VR等重建成像,测量茎突的长度,以茎突长度>3.0 cm作为异常。结果128多层螺旋CT能对患者茎突的具体形态特征、长度等予以明确显示,47例84侧茎突显示过长。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髓影显示法(SSD)对茎突过长症侯群的诊断价值。方法参照文献对茎突长度的量度标准,回顾分析28例茎突X线过长症侯群患者的茎突螺旋CT的MPR及SSD表现。结果本组28例茎突的MPR及SSD图像能清晰、完整地显示;具体表现为茎突过长、茎突增粗、茎突弯曲。结论螺旋CT的MPR及SSD图像能比常规茎突X线平片更直观地显示茎突的长度及形态,对茎突过长症侯群的诊断起重要辅助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茎突过长综合征亦称Eagle综合征,是由于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触及邻近的主要血管及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头颈痛等症候群.该综合征表现复杂,常被误诊误治.近年来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往往通过X线平片和冠状位CT检查,但由于茎突位于颅底深处的软组织中,周围骨质重叠和投照角度的限制,常难以显示茎突全长和确切的倾斜程度,临床诊断成功率低,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11.
过去对茎突过长的诊断非常困难,主要依据为:(1)咽部扁桃体窝指诊;(2)茎突正、侧位平片。由于茎突形状走行角度因人而异,左右不一,因此,X线投照角度常难以掌握,图像显示不清。我院自2004-2007年间共做32例临床怀疑茎突过长螺旋及三维重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993~2000年我们经X线摄片诊断为茎突过长的58例患者施以部分茎突截短术。结果:58例患者茎突截去长度为1.45~3.65cm,平均2.56cm。术后均随访1~7年,平均4.5年。其中症状完全消失41例(70.6%),部分消失11例(18.9%),无效6例(11.5%),有效率89.6%。另有4例术后当时症状缓解,但在1.8~2.5年后又出现前述症状,第2次经口咽径路行茎突截短术,症状全部缓解。结论: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疗效是确切的。茎突截短术目前普遍采用口咽径路和颈外径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茎突过长X线机监视器下,摄片技术对比各种摄照方法应用及技术,在显示茎突特征上的差别。结果:采用x线机监视器下投影,对茎突过长,增粗、扭曲等病变,为优先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一种诊断茎突过长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结果:20例怀疑茎突过长症的患者,均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确诊。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茎突过长症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在有条件的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47岁。因反复咽痛伴全身发热 8年就诊。专科检查 :双侧扁桃体Ⅱ°大 ,慢性充血 ,隐窝口无异常分泌物。入院诊断 :慢性扁桃体炎。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 ,术中因粘连轻 ,剥离顺利 ,圈套切除右侧扁桃体后 ,发现扁桃体窝有一向内下斜行的锥形骨刺 ,暴露部分长约 1 5cm ,用筛窦刮匙圈套向根部分离至游离端约 4cm时 ,以咬骨钳截断取出。另侧扁桃体切除后未见异常。术后诊断 :①慢性扁桃体炎 ;②右侧茎突过长。讨 论临床中因茎突过长而施茎突截短术比较多见 ,在先经扁桃体切除术后 ,茎突往往埋藏于扁桃体窝外软组织中 ,需经触诊给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拟诊为茎突综合征并行64排螺旋CT扫描的18例患者,分别行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和内倾斜角度。结果:18例患者(36侧)均通过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VR和MPR(包括CPR)重建,36侧茎突中35侧显示清晰,其中1例左侧茎突缺如。茎突长度〉301mm者23侧(63.9%),内倾斜角〉25度者32侧(88.9%)。双侧茎突长度均〈30mm,同时双侧内倾斜角均〈25度者仅有1例。结论:茎突过长结合角度异常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重要依据。64排螺旋CTMPR和VR重建能清楚、直观地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角度以及反应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一种较准确、且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茎突综合征的CT影像资料,测量茎突长度与偏斜角度.结果:茎突过长28例,茎突偏斜角异常5例.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扫描,评价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于茎突综合征诊断状况。结果: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茎突的解剖结构,确诊骨折茎突过长23例,其中8例走形不连续。结论:X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茎突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X线平片及CT检查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扫描,评价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于茎突综合征诊断状况。结果: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茎突的解剖结构,确诊骨折茎突过长23例,其中8例走形不连续。结论:X 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茎突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X 线平片及 CT 检查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茎突的CT扫描方法李宁富田顺典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CT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疾病检查。以往茎突过长或位置异常的诊断,主要靠咽部指诊和X线平片确定。后者因投照角度难以掌握,又加重叠之弊,常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也不便测量。近来,我们根据茎突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