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0例急诊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观察组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标本溶血、凝血现象及采血量不准确等低于对照组。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进行采血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选择两侧肢体,一侧静脉留置针输液,另一侧肢体进行采血;观察组选择一侧肢体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同时联合真空抽血器抽血化验输液。比较2组在采血中的采血成功率、患者满意率、血源性污染及平均采血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采血完成时间短,采血成功率高(均P<0.01);血源性污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采用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症重症患者三种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的方法,找出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方法:将3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一侧肢体留置静脉针进行静脉输液,另一侧肢体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头皮针再接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方法护士平均操作时间和患者溶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三种方法在护士操作时间及患者标本溶血发生率方面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静脉输液联合静脉采血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标本溶血发生率,在急诊抢救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采血应用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入急诊科抢救的需要采血和输液的危重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留置针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静脉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法采血,留置针在另一侧肢体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失败情况、溶血发生情况以及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采血失败及溶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针刺伤0例,对照组针刺伤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和输液不仅可以减少采血失败例数,而且对血标本质量更有保障,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比较,以寻找科学安全的采血方法,确保药代动力学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的精确。方法选取248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后再注入采血管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连接留置针与真空采血管采血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比较两组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及针刺伤情况。结果对照组6118例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发生数分别为304,92,1530,765例,分别高于试验组的25,15,122,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3.1362,55.9000,1387.3464,750.3247;P〈0.01)。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合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使用进行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的优劣,寻找最佳采血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6月新入院患儿271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93例,B组96例,C组82例。A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B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C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比较三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工作人员手污染率等指标。结果:A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量合格率高于B组和C组(P<0.01),工作人员手污染率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降低采血量不准确、血标本溶血、凝固现象的发生,以及减少医源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使血液标本合格。方法:将实施静脉采血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留置针连接真空负压管采血,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结果: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1 min内抽血完成率高于对照组,溶血发生风险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留置针连接真空负压管采血,可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标本溶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穿刺法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的效果。方法将危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股静脉定位穿刺方法及注射器采血,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穿刺法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局部瘀斑、血肿,标本溶血、凝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穿刺法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采血较传统的定位穿刺方法及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针在老年病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0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成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快速血糖测定,真空采血器采血,静脉输液,由2~3名护士共同操作,或者是由1人逐项完成。观察组由1名护士采用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进行真空采血器采血和快速血糖测定,再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标本合格率、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标本合格率、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针的应用既有助于及时获取血标本,及时使用药物,又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工作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采血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9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9例,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股静脉采血;观察组97例,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采血.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标本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标本采集所需时间、标本凝集及患者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采血效果好,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两种采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不同股静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血标本及局部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7号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连接真空负压管留取血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取血标本。对两组血标本溶血、凝血发生以及局部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标本发生溶血、凝血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组织损伤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揭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取血标本较使用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患者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就诊于兰州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儿童患者分成观察组(352例)和对照组(35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采血,对照组直接使用采血器采血,比较两组所采集标本的溶血率、抗凝标本凝固率和标本采集量是否合格等标本质量情况,以及操作耗时,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标本溶血率及采集量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既需穿刺留置针又需采血的儿童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采血,可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有的神志不清甚至烦躁不安,常常需紧急抢救及手术。急救时既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又要静脉抽血行各种实验室检查,而采血时需用多个真空采血器,往往是15 mL以上的血,同时颅脑损伤患者有时需快速输入甘露醇,时间紧急,且必须保证有通畅的静脉通道。因此作者对颅脑外伤急救患者,为减少其痛苦,赢得宝贵时间,采用了真空抽血器联合浅静脉留置针进行抽血化验、输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颅脑外伤88病例急诊中男63例,女25例,年龄12~88岁,平均54岁。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2组一般资料在病情、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行外周浅静脉留置同时联合真空抽血器抽血化验输液,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静脉输液及真空抽血器抽血化验。1.2方法准备好用物:按医嘱备好液体(同密闭式输液法排气),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一端是针芯,另一端接肝素帽),3 M透明敷贴,奥地利格雷那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试管、真空采血双向针头及常规输液用物。分开真空采血双向针头一端及取下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肝素帽,连接真空采血针一侧针头与一次性密闭式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回压静脉采血方法在患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与采血同步进行的可行性.方法 将100例新入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在置管成功后在留置针Y管上接注射器进行血标本采集,观察组采用静脉回压法,在置管成功后在Y型管接上注射器,并在血管下端适当间断加压进行血标本采集,对血标本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生化、肝功能、心肌酶等检查,对两种采血方法的一次性成功采血量、血液标本的溶血、凝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在标本溶血、凝血发生率及一次采血量达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压静脉采血方法既能满足检验标本的要求,同时又可保证顺利输液,避免因血标本不合格而反复抽血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家人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5.
吴慧琼 《家庭护士》2008,6(4):315-316
[目的]观察并比较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与一次性注射器在采集血样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在采集血样标本中的应用。[方法]将健康体检者13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0例,于正中静脉或头静脉采集血样标本,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标本,比较两组血标本的溶血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标本优于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样标本。  相似文献   

16.
巧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已使用真空采血装置抽血,该装置中的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静脉输液针很相似,为了减少穿刺次数,我们在采血后直接用一次性真空针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尽量提高静脉血液标本质量,避免溶血,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与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通过对我院儿科2岁以内130例住院患儿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后滴出采血与股静脉穿刺抽血,观察它们对标本血钾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后者采集的标本血钾明显高于前者(P<0.001).证实了静脉留置针滴出采血法是儿科周围静脉采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郑晓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43-2144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在预手术脑病患儿术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预手术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直接采血法采集术前常规血标本,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种采血法的血标本合格率(溶血、凝血)和家属满意率。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的血标本合格率较直接采血法高。结论采用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的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率低,在采血同时保留了术中备用静脉通道,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一次性采血针与注射器采血两种方法采股静脉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危重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比较两组在股静脉采血时血管损伤情况及血液标本合格情况。结果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54.9%(28/51),血液标本溶血率为23.5%(12/51);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78.4%(40/51),溶血率为1.9%(1/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有效保证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儿生长激素和性激素激发试验中,在不封管情况下,经小儿肘正中静脉与腕部头静脉及手背静脉留置针进行间歇多次采血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激发试验中在2h内需要进行5次采血的患儿70例分成A、B两组,A组取肘正中静脉,B组取腕部头静脉和手背静脉,A组再以所用针头型号的不同(9号、12号),在不给任何液体封管的情况下间隙5次用5mL注射器抽血,B组用9号针头采血,观察一次性成功率和溶血发生率。[结果]激素激发试验中,留置针中不给予肝素封管的情况下,2h内间歇半小时采血5次的成功率在肘正中静脉远高于手背静脉和腕部头静脉;用9号针头所取的血样溶血发生率低于12号针头。[结论]小儿激素激发试验过程巾.肘正巾静脉留置24号留置针.在不给任何液体封管的情况下.能保证血样质量.病人及家属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