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高速交通工具的普及(创伤)、药物的不规范应用(激素)、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饮酒)等原因,ONFH的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该病若治疗不及时.致残率非常高,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治疗上也出现了很多地改进和发展,尤其对于早期的中青年患者,髓芯减压、骨瓣移植等多种保留股骨头的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朱盛修病史报告郭建勋住院医生:病人男性,42岁,因右侧髋关节痛10个月入院。在10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发现右髋关节部前方疼痛,次日在当地医院诊治,按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疗,口服索米痛及地塞米松等药,约2周左右停服,入院前2个月又因髋痛于当地...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骨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可发生于股骨头、股骨髁、距骨、肱骨头、腕舟骨、跖骨、胫骨平台等部位。其中,由于解剖学等因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ad,ANFH)最为多见,ANFH是由于多种病因破坏股骨头血供使骨的活性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过程。它可分为创伤性与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ANFH主要见于髋部创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等,由于血运中断而发生坏死。非创伤性ANFH的致病因素多达40余种,最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激素等。根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BMI值)、疾病情况(发病部位、病程、严重程度、中医证型、首次就诊医院等级)、使用激素情况(原发病、使用时间、药品名称、药物方法、每日使用量、每日使用次数)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1 062例,其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71例,最终纳入438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为:(1)患者主要基本情况:女性271例(61.87%);年龄在51~60岁的患者223例(50.91%);职业为农民的患者224例(51.14%);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123例(28.08%); BMI值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327例(74.66%)。(2)疾病情况:双侧发病的患者314例(71.69%);病程≤3个月的患者163例(37.21%); ARCO分期多属中晚期,其中ARCOⅢ期患者168例(38.36%);首次就诊在一级医院的患者187例(42.69%)。(3)使用激素情况:原发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189例(43.15%);使用波尼松的患者162例(36.97%);使用激素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112例(25.57%);药物用法中口服患者171例(39.04%);每日使用激素含量10~20 mg以内的患者127例(29.0%);每日使用激素两次的患者128例(29.23%)。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特征主要为:41~60岁的有原发病史的女性重体力劳动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62.10%的患者专科医院就诊时已为ARCOⅢ、Ⅳ期,使用激素史≥1年占54.34%,每日使用激素含量多为10~20 mg、次数多为每日两次。  相似文献   

6.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酒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生过程中,常表现出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异常。酒精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破坏骨稳态。遗传与表观遗传修饰都可在酒精代谢中发挥作用,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也密切相关。酒精对人体多系统可产生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因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多因素且个体化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评估了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与X线检查结果。自1981年1月至1991年7月,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共54例(41个患者),其中48例(35个患者)得到7~18年(平均11.4年)的随访。患者年龄19~62岁(平均37岁)。使用激素造成股骨头坏死21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钻孔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股骨头钻孔蝮蛇抗栓酶和丹参局部灌注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8例4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Ⅳ期)患者采用股骨头钻孔减夺,然后置管灌注蝮蛇栓酶和丹参,观察髋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活动度、股骨头修复情况。结果疗效评价根据1995年全国首届骨示死学术交流会拟定的100分标准,优15例17髋,良20例21髋,可2例2髋,差1例1髋。总优良率92%。结论股骨头钻孔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坯 有手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坏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对该病治疗的方法很多,但对各种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仍存在争议。最初命名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此后又称骨缺血性坏死,但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种股骨头坏死治疗新方法的发展基于能够模拟人股骨头坏死自然病程的动物模型.通过外科手术或化学药物使动物股骨头坏死并不困难,但建立一种与人股骨头坏死发展相似的、能够逐步进展至晚期关节面塌陷的动物模型却十分困难.目前报道的各种四足动物模型均无法模拟人股骨头坏死逐步进展至晚期的关节面塌陷.两足大型动物鸸鹋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成功使生物力学因素在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该文就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优缺点及其主要的建模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介入溶通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83例,135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各期患疼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5),Ⅱ、Ⅲ期患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亦有显性意义(P〈0.05)。随访18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坏死(ONFH)研究取决于高质量ONFH动物模型。应用创伤或非创伤方法制作的ONFH模型至今仍未达到与人类ONFH病理改变相似、能逐渐进展至股骨头塌陷的模型要求。目前报道的造模方法多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尤其是激素联合脂多糖或异体血清。两足大型动物鸸鹋ONFH模型成功出现关节面塌陷,其较大体型适合对不同保头手术效果进行比较,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坏死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既往许多股骨头坏死病理形态学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对股骨头坏死不同时期表现已有详细描述,一些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理论学说相继出现。随着实验技术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股骨头坏死病理形态学研究有了新发现。该文就股骨头坏死病理形态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现在倾向于称为"股骨头坏死" ,是发生在股骨头这一特定解剖部位的"骨坏死" ,是由多种潜在因素造成股骨头循环丧失的结果.骨坏死所描述的是最终状态,是许多可能的病理过程的结果.临床上,很多患者无法明确病因,这类患者被称为特发性骨坏死.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近年随着激素大量应用和滥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创伤性ONFH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虽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尚无疗效确切、普遍适用于病变各时期的治疗方法.该文就成人非创伤性ONFH诊断、分期、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坏死由股骨近端血液供应中断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晚期股骨头坏死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经济和健康负担。目前,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疾病早期股骨头塌陷前的患者,主要目标是预防和延缓疾病进展,治疗方法包括保护性负重、药物治疗(如抗凝剂、血管活性物质、他汀类药物和双膦酸盐等)和生物物理治疗(如高压氧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等)。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0fthe femoral head,0NFH)由于病因、发病机制不明,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能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普遍认为外科治疗是ONFH主要的治疗方法,积极的外科治疗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外科治疗能够治愈ONFH或延缓ONFH疾病进展,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外科治疗包括ONFH早、中期(Ficat Ⅰ~Ⅲ期)保留股骨头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和ONFH晚期(FicatⅢ~Ⅳ期)各种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ONFH外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可发牛于股骨头、肱骨头、腕舟骨、股骨髁、距骨、跖骨和胫骨平台等部位,其中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最常见~([1-4]).ONFH 是由多种病因破坏股骨头血供使骨的活性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坏死的塌陷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坏死面积比例和坏死指数在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根据27例(38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的MRI图像表现,分别计算坏死面积比例和坏死指数,并进行随访。未塌陷随访24个月以上。结果在38髋早期坏死股骨头中,有28髋塌陷(73.7%),10髋未发生塌陷(26.3%)。坏死面积比例的相对危险度为1.043,P=0.000。坏死指数的相对危险度为1.020,P=0.000。结论坏死面积比例和坏死指数均可以用于股骨头坏死的塌陷预测,坏死面积比例较坏死指数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宇宁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35-536,54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进而导致骨的有活力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复杂病理过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方法很多,被广泛接受的分期体系有:Ficat体系、Florida体系、Pennsylvania体系、日本骨坏死研究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