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5b-9复合物是补体激活后形成的C5b-8与多个C9结合后的产物,可形成跨膜通道,介导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参与肾组织的损伤,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C5b-9受多种补体调节蛋白如CD59、Crry等的调节,并通过介导活性氧和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影响细胞凋亡等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补体攻膜复合物诱导足细胞损伤体外模拟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过程,探讨疏利分消方冻干粉对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酵母多糖活化血清(ZAS)体外组装C5b-9,并建立C5b-9损伤足细胞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和模型+中药组,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自噬标记蛋白LC3及自噬底物蛋白P62荧光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3.
膜性肾病(membrane nephrapo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类型,肾脏局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上皮下沉积可以活化补体形成C5b-9,MN的发病机制不仅与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有关。目前研究表明,C5b-9还和许多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主要涉及PLC—PKC—PLA2,ROS,p38,NF—kB和TGF—β等,它们的激活与许多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透析膜对血浆补体终末复合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透析膜对补体系统激活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不同种类透析膜透析膜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血浆SC5b-9(补体终末复合物)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用CU膜(cuprophane membrane,铜仿膜)透析,透析过程中血浆SC5b-9浓度变化最大;其次是用PMMA膜(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HE膜(hemophane membrane,血仿膜)、PSN膜(polysynthane hemodialyser,仿生膜)透析;HE膜用过氧乙酸和福尔马林消毒第4次复用,血浆SC5b-9浓度变化幅度较首次使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种类透析膜激活补体的能力不同,依次为:CU>PMMA>HE>PSN;HE膜用过氧乙酸和福尔马林消毒复用可在一定程度降低其激活补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学相关因素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瘢痕疙瘩患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其活化产物——可溶性补体末端复合物(SC5b-9)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由此表明,患免疫系统状态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笔对补体末端复合物(C5h-9)及C3、IgG、IgA、IgM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观察,为研究瘢痕疙瘩组织局部的免疫状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足细胞与膜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性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动物实验,即对海曼肾炎动物模型这种类似人类膜性肾病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这种模型中,免疫复合物在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形成,导致补体途径活化进而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导致补体介导的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C5b-9复合物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5b 9复合物是补体激活后形成的C5b 8与多个C9结合后的产物 ,可形成跨膜通道 ,介导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 ,参与肾组织的损伤 ,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C5b 9受多种补体调节蛋白如CD5 9、Crry等的调节 ,并通过介导活性氧和花生四烯酸的释放 ,影响细胞凋亡等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免疫复合物(immunecomplex,IC)造成肾脏损伤的类型取决IC形成的机制、位置及IC的成分和数量。IC通过吸引循环中的炎性细胞、补体活化或活化肾小球固有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产生损伤效应。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attackcomplex,MAC)即C5b-9是主要炎性介质。通过对肾脏特异性抗原的识别,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干预IC导致的损伤,这将是未来治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补体系统迅速激活,激活后的补体蛋白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攻膜复合物(MAC,C5b-9),C3a和C5a等补体成分,通过MAC的直接及中性粒细胞的间接损伤作用,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采用肝素及相关的氨基葡聚糖类(AGA),补体抑制剂(C1-INH,sCR-1)和C5a抗体等药物可抑制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末端补体复合物 (terminalcomplementcomplex ,TCC)是补体系统活化后C5 -C9形成的 ,结合在细胞膜上的称为膜攻击复合物 (MAC) ,而存在于血浆中的为SC5b - 9。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 ,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 - 9与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1] 。由于补体系统在肾病患者免疫学研究中所处的地位重要 ,故此 ,我科于 1997年 12月~ 1999年 1月应用ELISA方法测定 10 3例患者血浆SC5b - 9的浓度 ,旨在探讨其在肾小球疾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0 3例全部为我院住…  相似文献   

11.
补体系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补体系统迅速激活,激活后的补体蛋白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攻膜复合物(MAC、C5b-9)、C3a和C5a等补体成分,通过MAC的直接及中性粒细胞的间接损伤作用,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采用肝素及相关的氨基葡聚糖类(AGA)、补体抑制剂(Cl-INH、sCR-1)和C5a抗体等药物可抑制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补体旁路途径(alternative complement pathway)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方法(1)选取本院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50例为病例组,零点行肾穿刺活检的供肾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及尿液中的补体旁路途径活化起始B因子、正向调节P因子、负向调节H因子及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3a、C5a水平。(2)免疫组化法检测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5b-9、C4d及凝集素途径活化产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肾活检组织的沉积;免疫荧光双染检测C5b-9与CD34(内皮细胞标志物)在小动脉内皮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的沉积。结果(1)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及尿液中补体B因子、P因子、C3a及C5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H因子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中补体P因子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s=0.465,P=0.001),而补体B因子、H因子、C3a、C5a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无明显相关性。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尿B因子/尿肌酐、尿P因子/尿肌酐、尿C3a/尿肌酐与血肌酐均呈正相关(rs=0.483,P<0.001;rs=0.352,P=0.012;rs=0.319,P=0.024),尿H因子/尿肌酐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均呈负相关(rs=-0.299,P=0.035;rs=-0.342,P=0.015),尿C5a/尿肌酐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rs=0.525,P<0.001;rs=0.496,P<0.001)。(3)免疫组化显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C5b-9沉积于小动脉壁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而正常对照组肾组织中未见沉积。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肾脏C5b-9沉积强度评分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s=0.791,P<0.001;rs=0.345,P=0.014)。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可见C5b-9、CD34沉积于小动脉内皮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4)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中B因子与C3a(r=0.331,P=0.022)、P因子与C5b-9评分(rs=0.300,P=0.034)均呈正相关;尿液中补体旁路途径活化B因子与C3a、C5a及C5b-9均呈正相关(rs=0.311,P=0.028;rs=0.465,P=0.001;rs=0.428,P=0.002),P因子与C3a、C5a也均呈正相关(rs=0.307,P=0.030;rs=0.442,P=0.001)。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免疫组化可见C4d沉积于小动脉及肾小球,而未见凝集素途径活化产物MBL沉积。结论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可能参与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生。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严重程度与补体旁路途径的活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在生理情况下,补体系统各成分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之中,当其被激活物质活化之后,才表现出各种生物学活性。补体在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清除免疫复合物和凋亡细胞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疾病特别是免疫复合物相关性疾病的损伤。然而补体异常活化时又可出现补体过度消耗、自身正常细胞受到攻击,大量炎症反应介质释放,诱发免疫炎症反应,从而造成机体损害。因此,补体活化的调控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补体系统由大约30种水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组成.通过不同的补体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新近发现的第4途径),补体蛋白被相继活化,形成一系列生物效应分子,如C3a、C5a,C5b-9等,在血浆或病原体中发挥免疫作用[1].  相似文献   

15.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补体系统包括大约30种血浆蛋白和与膜结合的蛋白质。补体系统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及清除免疫复合物、凋亡和坏死的细胞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补体系统在众多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有些情况下,补体系统能防止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Heymann肾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330和受体相关蛋白(RAP)是Heymann肾炎的病理性抗原,其分子上存在着病理性抗原决定簇。循环中抗gp330和抗RAP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抗Crry和/或抗CD59的参与下激活补体,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导致肾小球上皮损伤、肾小球基底膜损害,最终形成蛋白尿。在主动型Heymann肾炎发病中,细胞免疫导致的肾小球上皮细胞损害及基底膜的破坏可能是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约80%原发性膜性肾病存在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以IgG4亚型为主,肾小球免疫复合物中可见C_3和C_(5b-9),因此补体激活是其公认的效应机制。原发性膜性肾病补体激活一般通过凝集素途径,可伴旁路途径过度激活。补体调节蛋白H因子(CFH),是旁路途径的抑制因子,控制着细胞表面补体的激活。The New Englan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命名的C3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明确血浆补体活化状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月至2010年6月符合最新C3肾小球肾炎定义的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区分为膜增生型(MPGN)和非MPGN型。测定肾活检当天血浆部分补体成分水平以明确补体活化途径,分析补体活化产物与临床的相关性。 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为非MPGN型,2例为MPGN型。所有患者均有蛋白尿。10例非MPGN型中2例为肾病水平蛋白尿,6例伴镜下血尿,1例伴肉眼血尿,2例伴肾功能减退。2例MPGN型中1例为肾病水平蛋白尿,伴镜下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另1例为单纯蛋白尿,伴高血压,而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血浆C3均在正常范围,但血浆B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n=10),Ba、C3a、C4a和C5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Ba水平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而C3a、C4a、C5a与尿蛋白量、Scr无相关。非MPGN型C3肾小球肾炎多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新月体。MPGN型则与I型MPGN类似,其中1例47.1%肾小球出现新月体。 结论 本组C3肾小球肾炎中以非MPGN型为主;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多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补体旁路活化在C3肾小球肾炎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MN又称膜性肾小球肾炎、膜上性肾小球肾炎、膜外性肾小球肾炎,也称为膜周性肾小球肾炎。Gluck等描述MN的病理特点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膜上皮侧有弥漫、均匀的颗粒状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一般不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殖和局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膜攻击复合物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攻击复合物形成是补体激活造成肾脏损害的主要途径,在体内,MAC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调节,从而保护自身无辜细胞免受损害,MAC形成可通过细胞溶解,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释放,协同细胞因子作用,促进胶原Ⅳ合成等多种途径参与介导多种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