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附睾中肾管囊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6岁。因右侧阴囊肿块进行性增大3个月入院。主诉右侧阴囊有坠胀感,无疼痛,无盗汗发热,无尿路刺激症状。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右侧阴囊内扪及一巨大包块,约10cm×8cm×6cm大小,囊性感、光滑,无触痛。透光试验阳性。右侧睾丸触诊清晰但附睾未能触及,左侧阴囊及阴茎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AFP、HCG等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显示右侧阴囊内液性包块,大小约80mm×55mm,不与腹腔相通,内部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右侧睾丸31mm×22mm,右侧附睾显示不清;左侧睾丸及附睾未见明显异常。拟诊右侧附睾头精液囊肿。在腰麻下行右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2岁。双侧阴囊肿胀2个月,加重10 d。长期站立和运动后疼痛加重,无发热,畏寒。查体:双侧阴囊皮肤无红肿,局部皮温不高,透光试验阴性,右侧阴囊内可触及3 cm×3 cm×2 cm大小肿物。左侧阴囊内可触及3.5 cm×4 cm×3 cm大小肿物,均为不规则肿物,位于附睾部位,质韧,与阴囊皮肤无粘连,有轻度触痛,双侧输精管无增粗,无念珠样改变。  相似文献   

3.
阴囊内巨大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8岁.右侧阴囊无痛性,渐进性增大肿物伴下坠感3年.因影响行走于2001年1月10日入院.体查:右侧阴囊明显增大,右阴囊内可触及约20cm×15cm×1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无囊性感,无压痛,右侧睾丸附睾触不清,透光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自诉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阴囊内肿物,未行治疗,近2个月肿物逐渐增大,伴阴囊坠胀不适.体检:右侧阴囊及睾丸、附睾正常,左侧阴囊略增大,表面无红肿,睾丸触诊正常,附睾尾部可触及约3 cm×2 cm×2 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良好,无波动,轻微触痛.附睾肿物透光试验阴性.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血沉正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9岁。右侧阴囊肿痛12 d。久站久行后肿痛加重,无发热、畏寒。体检:阴囊皮肤不红,局部触之不热,透光试验阴性,右阴囊内可触及8 cm×5 cm×5 cm不规则肿物,呈结节状,质韧,与阴囊皮肤无粘连,触痛,睾丸及附睾触诊不满意,右精索增粗,直径0.6 cm,质硬,无念珠样改变。B超:右侧睾丸及附睾体积增大,呈结节状,密度不  相似文献   

6.
患者,66岁。发现左侧阴囊皮肤赘生物20年,逐渐增大1年。无疼痛及压痛,阴囊无肿大、下垂,睾丸及附睾无异常,无坠胀感,排尿正常。查体:左侧阴囊皮肤可见25cm×10cm×10cm皮肤赘生物,无压痛,质软,有蒂,蒂直径约2cm,阴茎、睾丸、附睾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阴囊肿物呈等回声,偶见彩色血流。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3岁。因发现阴囊右侧空虚20年,婚后0.5年未育,于2005年10月17日入院。体检:外生殖器正常,阴囊右侧空虚,右腹股沟内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0.8cm圆形肿物,无触痛。左侧睾:丸质地稍软,附睾正常。入院后行精液常规检查未见精子。B超右侧阴囊内未探及睾丸、附睾;右侧外环口可见1.23cm×0.63cm不均匀低回声软组织影,其内可见点状血流;盆腔腹膜后未  相似文献   

8.
患儿 ,4岁。 2年前其母给患儿洗澡时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 ,局部无红肿热痛 ,全身亦无不适。 2年来肿块逐渐增大。当地医院诊为右侧附睾炎性包块、附睾结核样病变 ,经抗痨、抗感染治疗无效。体检 :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右侧阴囊内可触及 4cm× 3cm× 2cm实性肿块 ,位于右侧睾丸上段。肿块质硬 ,活动度可 ,触痛阴性。B超检查 :右侧阴囊内可探及一 4.0cm× 2 .5cm× 2 .5cm实性肿块。血常规等正常。2 0 0 4年 1月 1 0日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下 ,行右侧阴囊内肿块切除术。切除的肿块 4.0cm×3.0cm× 1 .5cm。肿块位于附睾 ,头…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6岁.主因右侧阴囊内肿物10余年,明显增大1年,于2006年9月18日入院.体检:右侧阴囊内睾丸下方附睾尾部可扪及3 cm×3cm×3 cm实性圆形肿物,无触痛,边界清,活动尚可,与阴囊内容物相连,可触及正常睾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2岁。自诉2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睾丸处肿物,未行治疗,近半年来肿物逐渐增大,无疼痛等不适。体检:双侧阴囊内睾丸正常,左侧附睾尾部扪及约3.5cm×2.5cm×2.0cm大小肿物,右侧附睾尾部扪及直径约1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好、无触痛。附睾肿物透光试验阴性。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血沉正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5岁。因3个月前阴囊外伤后出现右侧阴囊疼痛,逐渐增大,表面无红肿、破溃,排尿正常,无放射性疼痛。于2006年11月22日入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阴囊增大,阴囊表面无红肿、破溃及渗液,阴囊正中偏右侧可见一约12cm×6cm大小肿物,肿物质韧有弹性、轻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双侧睾丸、附睾未触及异常。B超提示右侧鞘膜腔积液(血肿伴机化?)。心电图、X线、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等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右侧鞘膜腔积液。于2006年11月24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阴囊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右侧阴囊肿大17月余于2013年3月入院。查体双侧腹股沟区未见异常,右侧阴囊肿大明显,阴囊皮肤无异常,阴囊内扪及大小约10.5cm、质地较硬的实性包块,未扪及睾丸、附睾组织,压痛不明显,包块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肿块相连处及近侧精索柔软无压痛;左侧阴囊、睾丸附睾未见异常。肿瘤大体外观见图1。阴囊彩超提示:右侧睾丸肿大回声不均,考虑畸胎瘤?其他良性肿瘤待排,左侧附睾头囊肿。盆腔MRI结果:右侧睾丸占位性病变,考虑精原细胞瘤可能,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全腹部CT平扫+增强:未见腹腔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稍大,约8mm,未见粘连;睾丸肿块考虑生殖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可能。生化  相似文献   

13.
睾丸交叉异位临床罕见。2005年7月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10个月。家属发现患儿左侧阴囊内有2枚睾丸,右侧阴囊空虚而就诊。查体:左侧阴囊发育良好,右侧阴囊明显萎缩。左侧阴囊内可触及大小相等、质软有弹性上下分布的睾丸2枚。右侧阴囊空虚。超声显示2枚睾丸分别为14mm×8mm×7mm、14mm×8mm×6mm、附睾头5mm×3mm、4mm×4mm,轮廓规则,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81岁,因疑诊"乙状结肠癌"就诊,入院查体发现右侧阴囊有一质硬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透光试验阴性,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精索无增粗,输精管无串珠样变.追问病史,五十多年前阴囊突然肿大,此后未消退,发病前无外伤史.行彩超检查示右睾丸肿瘤可能,彩色血流示右睾丸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予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阴囊内被一大小约13cm×8cm×8cm的肿块占据,质硬,呈黄褐色,包膜完整,未见附睾,左侧睾丸、附睾轻度萎缩.  相似文献   

15.
双侧阴囊巨大脂肪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双侧阴囊肿大4月余于2004年5月24日入我院.缘于4个月前洗澡时发现双侧阴囊内有鸽蛋大肿块,不伴任何不适.此后肿块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因影响排尿及行走而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精神、食欲一般,睡眠欠佳,体重减轻2 kg.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阴茎相对缩小.右侧阴囊16 cm×13 cm×11cm,左侧阴囊约15 cm ×12 cm×10 cm,局部皮肤无红、热及触压痛,双侧阴囊内包块呈分叶状,质稍硬,表面光滑,可移动,透光试验阴性.双侧睾丸、附睾及精索可扪及.B超:双侧阴囊多发性囊肿.  相似文献   

16.
<正>附睾横纹肌肉瘤临床罕见,我们发现并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5岁,因右侧阴囊坠胀不适3个月于2014年4月10日以"右附睾占位"收住入院。曾在外院予抗炎等治疗症状无缓解。查体:右附睾可触及一直径约4 cm大小球形质韧包块、无触痛,包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超声提示右阴囊探及一40 mm×37 mm大小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清结核抗体(-),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相似文献   

17.
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坠胀不适伴阴囊肿块9年"入院。入院查体:腹股沟至阴囊可触及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3 cm×8 cm×8 cm,质软,表面光滑,无触痛,挤压肿块不消失,透光试验阴性。血液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正常。B超检查:股沟至阴囊内条索状致密影,睾丸、附睾形态无异常。以"右侧腹股沟斜疝伴大网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单侧附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组(A组, 18例)和开放附睾囊肿切除术组(B组, 1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阴囊疼痛程度、术后阴囊水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小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术后阴囊水肿较B组症状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阴囊血肿、阴囊感染以及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阴囊彩超, A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睾丸鞘膜积液, 随访6个月积液无进展, 所有患者均未见附睾囊肿复发。结论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安全有效, 具有手术微创、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阴囊水肿消退快的特点,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右阴囊隐痛坠胀不适3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3年前偶然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直径约2cm大小,不伴明显胀痛。后肿块逐渐增大,出现隐痛、坠胀感,近1月来症状加剧。既往无附睾炎、腹股沟斜疝及多囊肾病史。查体:右侧阴囊明显增大,输精管无明显增粗,右侧睾丸无明显异常,睾丸上方触及囊性肿块,无触痛,大小约10cm×9cm×7cm,透光试验阳性;左侧阴囊及内容物未及明显异常。超声检查为睾丸鞘膜积液。入院后行探查术,术中发现右附睾头部巨大囊肿,囊液清,量约350mL,行囊肿切除,并鞘膜翻转。术后病理示:良性囊肿,囊壁纤维化,囊内有扁平上皮及立方上皮被覆,符合副中肾管囊肿。随访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患者69岁,因右侧阴囊肿块4个月于2008年1月入院。曾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并发现肿块逐渐增大,近2周增大明显,伴有隐痛。T:37.9℃,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阴囊肿块约10cm&#215;6cm&#215;5cm,质硬,有结节感,压痛不明显,睾丸稍肿大,与附睾界限不清。精索、输精管无增粗,无结节状改变。胸片及肺部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